本来想出去浪一浪,雨一直在下,就不出去给办正经事的人添堵了。在后花园码到哪算哪。
how old are you,这句话如果逗闷子说梗,便可以中式地翻译成“怎么老是你?”,通常翻译为“你多大了”。但我发现,可能我们都翻译错了。我慢慢扯,别着急。
我小的时候,数学有个地方闹短路。4乘以8等于32对不对,我脑抽了就36。所以一旦我数学不是百分,检查这个短路点就行了。直到现在,如果我在心算的时候,经常都会恶狠狠地念一句“四八三十二”。没办法,病根在那。
数学是抽象的东西,一旦脑子不行,不管是注意力不够,还是脑子疲劳,只要脑子不行,就会出错。比如首钢增长了5688%,我瞅一眼,嗯,今年5倍多,不错。其实脑子里过的数量是50倍,但另外一条神经就会蹦到5倍多。
这种错乱,在脑子没有发育好的时候,会有。比如小屁孩,你问他几岁了,他会说三岁,然后又说不对,再掰出一根手指加上去,说四岁了。因为三岁才有数字概念,但还没有年的概念。他要从三岁开始回顾。
这样的事情还经常我还有更糗的,做2009年年度计划,洋洋洒洒写上2008年准备交付印刷。领导说“报告不错,就是封面太马虎了”。
时间本来是一条线,即使我们人为地把他分割开,也依旧是一条线。线长了,刻度就会模糊。
扯到这里,我非常同情《这个男人来自地球》里的不死男。14000年,怎么记得清?怎么分得清哪件事是哪件事?
我觉得,如果我活这么久,一定是活糊涂了。
最近,我已经要算自己的岁数了。自打不过生日以后,岁数就有点乱。所以填表之前都要算一下:上个世纪出生的。2017年取117,减去出身年份,等于当前岁数。瞧,数学逻辑多好(然后记性跟屎一样)。
不仅自己的搞不拎清,很多时候还会把周围的人搞混。头几年,我算错我妈岁数的时候,她还挺高兴,觉得我是逗她开心。等她发现我是真的会搞混搞错的时候,就开始替我操心了。是不是工作不顺心?有没有检查身体?头发怎么开始白了?诸如此类。
我当着我好几个叔叔的面,算错我爸的岁数(记住没用啊,转年又要+1)。算少了十岁,然后我的叔叔们都各种鄙夷我。其实他们不知道,虽然我爸天天在变老,可是驻留在我印象里的,依旧是那个会拿军用皮带追着抽我的人,依旧是那个和我一起刷完牙,比谁憋气久吐水远的人(练我肺活量)。
和我刷牙的时候,他不到30岁。拿皮带抽我的时候,他不到40岁。然后我就被大学妹子吸引走目光了。
或许,用心理学更容易解释这种抗拒和算错吧。
how old are you?
一开始这道题的答案是填空题,后来这道题是计算题。当填空题的时候,翻译为你多大了。当是计算题时,翻译便是“你多老了”。
有一年,被抓壮丁帮着做登记。遇到一个大爷,真的是“老掉牙”那种大爷。他要戴上假牙,说话才利索。问他多大,他就叫老伴拿身份证,意思是:你算算,填上就完了,别为难我说话。
现在想来,只要豁达了,不仅可以不记得要算算,还可以“我这个老不死的,算都懒得算”。
要是换成这个男人来自地球的主角,真的懒得算,算不清楚,算不过来。
当我们算不清楚的时候,小屁孩们就开始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