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眼中,人的肉体只是一个杯子,重要的是内容物。中国人非常重视内在,重视精、气、神。精神、魂魄、意志、气势、胆略、心量、气魄,还有气血、气机格局……
这些全都是无形的东西,或者说一个人的软实力。
学习任何一个学科,首先要了解,这个学科研究的对象和涉及的范围。中医,不光考虑治疗疾病以及养身,这只是肉体的部分,它也考虑精神和能量的部分。
中医眼中的人体,跟现代科学眼中的人体最不一样的地方,是注重观察和研究生命的大背景。
这个背景大家应该很熟悉,就是四个字——天人合一,或者天人相应。它把人的健康与疾病,放在一个很大的时空架构里面。
举个例子,我住在江苏,来上课前在上海住了一个晚上,没睡好。我住的是浦东新区的张江高科,旁边有很多软件开发园区。上海在中国东面,和北京比是南方,又是大城市,整个上海的气是什么特点?
东南方气是往外开的,温度还比较高,大城市的气又是升浮躁动的。
所以我在上海没睡好。
昨天来了之后,感觉北京辛庄这里的土地的气还很厚,收得住,而且气温比上海要低一些,凉降,容易阖,结果今天一觉就睡到七点半。在过去的一个月,我在江苏五点就醒了。
这就是地域和环境带来的“开阖”。
对于一个小小的人体,环境的温度、土地的状态、气候的变化,它有一个大的场域,而这就像是全球的经济形势一样,是一个很大的力量。作为个体,就像是一个小公司,当全球经济都在往上走的时候,小公司就跟着往上走,当全球经济都下滑的时候,也往下滑,这个就是天人相应。
再比如,同样经济都下滑,那么,什么样的公司更容易倒呢?第一,资金量不够,
对应人体就是身体比较虚,能量不足
;第二,内部管理不善,进货的质量有问题,或者是销售渠道没做好,公共关系也没理顺,
这个在人体就是经络或者五脏六腑堵塞,内外、表里接通得不好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条,
最高领导不是一个明智清晰的人,这样的公司很危险,对应人体,就是“神”不定。
这是中医判断健康与否的三个基本点:就是
资源“有没有”,渠道“通不通”,神“定不定”。
什么样的人容易生病?很简单,不能跟着这个大形势共进退的,或者没有资源,跟不动了的。这跟打牌一样,对吧?像周星驰的电影《赌王》,一赌就是几千万,要跟着赌得有钱,没钱就跟不上了。
为什么变季的时候,老人容易生病呢?资源不够了。为什么现在年轻人也容易生病呢?
因为小公司管理不善,提前把自己的资源消耗掉,提前衰老了。
在中医来看,不管这个病叫什么名字,甚至还没有取名字,都不重要,它看的其实是这个无形的东西。
“开”就是把钱花出去,
钱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的“精、气、神”,就是我们的气血。
它从人的精神和肉体能量上能反映出来。
“阖”是什么?“阖”就是能量收回来的状态。自然界,冬天是阖,晚上是阖,人体也是顺应这样一个节奏,这个叫天人相应。
所以《黄帝内经》有句话“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很美吧。
在夏天的傍晚散步,能看到空气中有很多小虫子,一团团地在飞;潮闷的时候,你能看到湖里有千万条小鱼浮在水面上呼吸,小嘴一张一张地。
人其实也是在这样一个能量的海洋中,在这个宇宙间一起共振,其实世间所有的一切都是这样。
这个过程中,每一个人的能量,每一个人的思想,以及所有有形、无形、有生命、无生命的一切,
它们的能量和信息都是在互相地连通交流,这个就叫做“感应”。这个词我今天提到好几次,“感应”。
那么,在肉体层面,比如我们被病菌感染了,或者受伤了,这些都是看得见的有形层面。而无形层面呢,比如思想,或者像快乐、悲伤的情绪,
这么一种无形的信息场,它也会传播和影响我们。
南怀瑾老师的书里经常有两个字:精微。
有形的物质,其实是一种比较粗大的东西,我们要尝试去体会一些精微的东西。
我们学习中医,不仅仅是学习理论思想,还要把我们的感受打开。前几年网络上流行一句话“一个从来不仰望星空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其实仰望的是什么东西?大家仰望过吗?看过不同的星星吗?体会过它们的不同吗?
你能分清楚哪些是你的感觉,哪些是你的思想吗?
这些问题大家要想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