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Sir电影
曾经,爱电影的人都关注了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豆瓣电影  ·  这种“毒碗”,你家可能天天都在用 ·  6 天前  
张小北  ·  转发微博-20241102233748 ·  5 天前  
深焦DeepFocus  ·  展览项目全揭晓|2024(第十届)集美·阿尔 ...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Sir电影

对不起,这次我给不出差评

Sir电影  · 公众号  · 电影  · 2024-11-03 23:56

正文

这个话题太难讨论了——


“去死”。


不是在骂人。


而是指一个自主决定、按计划推动的进程。


说它难,是因为我们长期处于的氛围便是“数字4不吉利”——将其当成一个禁忌,刻意回避;也因为,当电视上笑“死”了都必须打上引号,我们每说出这个字时,好像内心都要经过一遍自我审查。‍‍‍‍‍


当然,Sir也无法对一个这么终极的问题下定论。


今天更想来聊一聊电影。‍


为什么电影,尤其是一些经典电影的主人公,频频地——‍‍‍‍


去死。




01

我们在否认什么‍‍‍‍‍‍‍‍‍‍‍‍‍


求生,是人的本能。


这也是许多电影推进剧情的核心动力——‍‍‍‍‍‍‍‍‍‍‍


《127小时》《生死时速》《异形》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因为死,是一个消极的结果。‍‍


人往往穷尽一切力气和手段去避免它。‍‍


但。‍


这是全部吗?


于此同时,也有许多我们熟知的电影,选择了相反的方向。


而且,导演并没有批判这样的选择,相反还将他们塑造成了备受推崇的角色。


还记得《海上钢琴师》吧。


1900最终也没走下那艘船,选择了在爆炸中与船同归于尽。‍‍‍



《醉画仙》。


画家张承业决然地进入炽烈的窑火,烧成灰烬,把自己熔进了罐子,好似要用生命炼成壮烈和悲悯的艺术珍品。



《死亡诗社》。


正值青春年华的尼尔,在知道注定要被剥夺演员梦的时候,半夜悄悄溜进父亲的书房,拿出那把手枪,朝嘴里扣下了扳机。



《霸王别姬》。‍‍


程蝶衣在舞台上,居然和戏中的虞姬一样,拔出霸王的宝剑自刎。


电影在那一幕戛然而止。‍‍‍‍‍‍



《哪吒闹海》。


尤为激烈,因为其中“割肉还母,剔骨还父”是对深厚的孝道传统的质疑,简直大逆不道。‍‍‍‍‍



更不要说爱情片。


一段爱情的凄美动人,几乎总与死亡紧密相连。


《梁祝》《罗密欧与朱丽叶》《蓝色生死恋》……‍


就连我们中学课本里的《孔雀东南飞》,也写到“自挂东南枝”。



为什么?


不怕产生不良影响、引起效仿、“教坏小孩子”吗?


其实。


在我们努力否认的时候,已经忘了——


人并不必然在死亡中看到消极,不是吗?


是的,我们总说“轻生”。‍


但这些电影里选择赴死的人,却让我们看到了什么是沉甸甸的人生。


1900的传奇经历,程蝶衣的从一而终,张承业的不同流合污,尼尔自由意志的觉醒……‍‍‍‍


这些,是否都因为他们的死,而被抹杀了?‍‍


恰恰相反。‍‍


在戏剧中,死亡常常是创作者用来提炼主人公的精神的手段。


仿佛是经过烈火试炼,显露真金。


回想那一幕幕。‍‍


当主角的生命像风筝挣断了线,你是害怕和厌恶吗?‍


还是被震撼、感动,乃至肃然起敬。


这看上去完全是反常识、反本能的。‍


我们或许更应该再进一步问:‍‍‍


为何如此。



02

他们在追求什么


当然,Sir并不鼓励都应该效仿电影中的做法。‍‍


而是说,当我们看到那些,或壮烈或从容的抉择时,不该简单粗暴将他们定义为——呵呵,怯懦的人,自私的人,“轻生”的人。‍‍‍


关键是要看到。


他们并非在终结生命,而是在终结现实对生命的异化。‍‍‍‍


1990年,诞生了一部非常凄厉又唯美的电影。‍‍


《出嫁女》。


这部片在今天看来,绝对是离经叛道。


它竟然将一群花季少女的集体自杀,拍摄得热情洋溢,充满仪式感,宛如一场浪漫的世纪婚礼。‍‍‍


而且她们更相信她们去的地方是,天国。



电影中,女孩们在一桩桩婚事中,提前预习了自己的未来。



出路呢?


村里的仙娘给了她们提醒:未出嫁的女儿最纯洁。


如果在未出嫁时就去逛花园(赴黄泉)的话……


这样就能永远做一个快乐美丽,不受俗尘玷污的姑娘。‍‍‍‍‍



当然你可以说——


别人不都这么活过来的么?结婚、生子、继续生、三从四德……你们为什么就不行?‍‍‍‍


Sir想说,大多数的、沉默的、接受世俗安排的人,并没有错。


但你也得承认,人和人是不同的。‍‍


有人认为活着就是为了活着。


也有人认为,不按自己的想法而活,就不算真正活过。


电影中,这些主人公们不是厌倦了生命。


相反他们依然热爱着。


只是他们更敏感地发现了,现实似乎给了你一个活下去的机会,但这机会,不过是一堵沉重的围墙下单独留出的狗洞。


《太阳照常升起》里。


梁老师阴差阳错地被诬陷成摸人屁股的流氓。



他被迫写下了认罪书。


后来,他的嫌疑被洗清了,他也可以沉冤昭雪。


甚至,都有食堂的女工向他表白,告诉他,有人是多么仰慕他。


似乎他的冤屈会慢慢过去了,生活也会好起来,还会再次弹唱起那首《美丽的梭罗河》……


然而,他选择了用母亲送给他的枪带,上吊自杀。



太意料不到了。


他明明可以继续活下去。


母亲的枪带,好像变成了脐带,他是在说,他希望自己没有来过这个世界。


好像想不通。


但他用死给这个世界留下一个形单影只的惊叹号——我不和你们过了,哪怕,你说你会改的。‍‍‍


《太阳照常升起》充满了狂想和诗意。


或许我们还可以看一个更现实的人——


《生之欲》的主角渡边。


当公务员几十年了,毫无生气,同事也叫他木乃伊。



然而只有得了癌症,他好像才被唤醒,终于对生命的活力有了追求。


如何让生命发挥出最后的余热呢?‍‍


他选择了一件很小,又很实在的事情:把没人愿意管的污水渠改造成了公园。


在这个岗位上这么久了,总得为人民做一回实事吧。‍‍‍



电影的讽刺就在于。


一个将死的人,在最后关头短暂“活”了过来。‍


而其他生命延续的人,却继续麻木,只会继续“死去”。


葬礼上,大家借着酒劲高呼着“要像渡边这样活一次”。


但是。


到了第二天酒醒,大家的工作状态依旧如往常,推诿拖延,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那渡边白死了吗?


其实也没有。


至少他真正地活过了,就够了吧。‍‍‍‍‍‍‍‍‍‍‍‍



03

就只是终结吗?


那些越过生死边界的电影,本质都是创作者和观众的心灵对话——


你,活出自己的价值了吗?


而那些认为谈论死亡或自杀,只能带来消极效仿,其实逃避了最本质的一点——


当一个人选择死亡的信念,已经坚硬得可以摧毁生存之本能。


那就说明。


他或许存在高于生存,而现实却无法满足的更高级的理想。


当你阻碍人去思索死亡,和选择死亡背后更深的动机。


这其实只能说明——


拒绝谈论生存之上的价值。


这时,to be or not to be,不再是一个 question了。‍‍‍


因为。


好像人不能主动去选择生存或毁灭。‍‍‍


好像死亡成了禁忌,任何的苟延残喘都有了更高的优先级。‍‍‍


那种过去由作家和哲学家不断追问的,人之所以为人的东西,在今天被模糊掉了。


而且是以“尊重生命”的绝对道德优越性。


诚然,轻率的、无力的自杀并不该提倡,而且值得帮助和挽救。‍‍‍‍‍‍‍


但其实我们不该忘了。‍


还有另一种挽救——


那就是给在麻木的人生,一点清醒的阵痛吧。


你忠于自己内心了吗?‍‍‍‍‍


你对得起自己现在的生活吗?


如果一个死去的人都活得更加热烈,那么我们又在害怕什么?‍‍


我们在死亡中,看到的不该只有对生命的否定。‍‍‍‍‍‍‍‍


恰恰是对活着的更深感悟。


“活出自我”,是一句人人引用的鸡汤。


但我们并没有那么了解自己。


与其说。


那些选择死亡的电影,是在认识死亡,不如说,它们只是通过很多很多不一样的死亡,来告诉我们——


人还有哪些生的可能。


我们每天都为生存殚精竭虑。


要上班,要结婚,要成功,要谨防阶层滑落。


但电影呢?‍‍‍‍‍‍‍‍‍


它可以在一个光影空间中,替你无损“死去”一次。‍‍


而留给你的,是重新开始生活的机会。‍‍


《荒野生存》会告诉你。


一个家境富裕、名校毕业的精英青年,随便就能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优秀的伴侣,站上无数人趋之若鹜的人生巅峰。


但也选择流浪。


剪掉身份证和医保卡,胡子拉碴地用一双腿,一个背包,走遍天下所有的荒野。


最后,他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24岁,当很多人还在屏幕前敲下没有感情的“收到”,苦恼业绩、房贷和孩子的教育,他来到空无一人的大自然。


24岁,他死于寻找食物和帮助的路上。


但在电影的演绎里。


青年死前,笑得灿烂自足。



看完这个故事,你做不到他这么勇敢。


抛下父母,阉割欲望,蓬头垢面,衣衫褴褛地暴露在危险而不仁的天地之间……


但你会反思自己的生活,没有任何激情和变化的生活。


你可能咬咬牙买下一张机票,厚着脸皮跟领导请假,飞到诗意的远方。


你会被《荒野生存》感动。


恰恰不是因为,你打算死在荒野。


而是在于——


你决定了,要找回自己对生活,哪怕只有一点点的掌控。



看《卧虎藏龙》。


你不会一上来就喜欢玉娇龙。


她任性,自私,天真,撩完就跑,欺骗了俞秀莲的友情,又扰乱了李慕白的内心。



整个江湖,因为她而腥风血雨。


但在玉娇龙跳下悬崖的那一刻。


你又彻底理解了她。



她要的是什么?


不过就是那一句——


“自由自在地生活。”


可当她挣脱了朝廷,被赶出家门,见识了人心与世情的种种险恶。


却绝望地发现——


江湖,哪有自由?


就算是她自由选择的爱情,又哪有真正的平等和赤诚?


玉娇龙的纵身一跃,本质上可以理解为——


像聂隐娘一样,抽身离去,归隐山林。


这不是李安在赞颂死亡。


他只是想通过玉娇龙的粉身碎骨,来表达他对权力和崇高的怀疑。



事实上。


当我们被放弃生命的举动而触动。


这不是对“自杀”的美化,而是心灵的唤醒。


是我们开始思考——


自由、梦想、浪漫、道义……这些更高的价值追求,是不是应该在生命中,占据着比生命还大的重量。


不需要谈论太遥远的例子。


聊一个我们都熟悉的人吧,从小就开始学的屈原。


我们每年都纪念屈原,赞颂屈原。


这难道是因为——


我们认可屈原的“自杀”吗?


恐怕不会有任何一个人这样解读。


是因为,我们从他的死,和他留下的诗篇,看到了一个人对道德和正义,最笃定的追求。


屈原不是为了虚名而死,更不是为了愚忠而死。


他只是为了“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道义和执念而死。


平庸地活着,机械地重复,为了利益同流合污。


有时候,我们就是这么怯懦,为了一个虚妄的活下去,只能放弃自尊地活着……



这是时代加诸个人的无奈。


我们无法苛责。


但这不能成为,活着的唯一可能。


于是,就有了那些关于死亡的故事。


他们离经叛道,冒着被抵制的风险,来呈现一个人为了什么而放弃生命。


当然不是为了教唆自杀。


只是为了让你想清楚——


有时候,虽生犹死比虽死犹生,更加可悲。



就像《霸王别姬》里。


当菊仙悬梁自尽,你不会批评她不尊重生命。


你只会切身体会到。


她对人性的绝望,对时代的抗争,对民粹、无知、霸权……一切系统之恶,最悲痛,最彻底的控诉。



当一个美丽年轻的生命,以不是那么“自然”的方式被结束,是一种遗憾。


但离开既成事实。


或许更有价值的讨论,不是死本身,够不够正确和正当。


而是——


记住她活过,美过,为了去不一样的地方,谈不一样的恋爱,很努力地背过好多好多的单词……


我们还活着。


但我们,敢像他们一样,用一生去找到一个更理想的自己吗?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毛脸雷公嘴榔锤



还不过瘾?试试它们




他当喜剧之王,到底还缺什么
中国万圣节超越了万圣节
11月新片惊到我了(很可能是票房冠军)
香港电影闯入禁区
8.8还在涨,捧他是捧对了
怎么塌房都能翻红,只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