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我还使用交友软件时,我就已经在资料里写明了我是一名女权主义者。我也是那时候才意识到,原来
有那么多人有胆来向一名
女权主义者发出
“挑战”。
我的收件箱里堆满了诸如此类的信息:
“
你对男生不感兴趣吗?
”、“
如果我告诉你我是个男权主义者,你会做何感想?”
、
“女权主义者忽略了数个
世纪以来男性遭受的压迫
”。
我最终只能退而求其次,和一些看上去没那么“直男癌”的男生约会,他们通常会说“男性确实空间思维更强”,但他也会说“但要求女性出门一定要戴头巾的确是一种性别压迫。”
周围的人劝我别太挑剔,他们说
总试图用女权主义的思维方式重新审视亲密关系,绝对是在鸡蛋里挑骨头
。
当我第一次和一个男生约会,他就试图在公园里对我动手动脚时,我的朋友建议我再给这个人一次机会,因为这之间可能存在着某种”误会“。当我的男友在性爱中忽略我的感受,无论我多疼他都不肯停下,一位咨询师告诉我“男人就是这样,他们控制不了自己”。
所以我妥协了,而且不止一次。我假装听不到自己内心的声音,它在说“这不是你想要的”,那时我总以为是我想要的太多了。
几年后,我厌倦了这一切。我决定,
如果和一个男人谈恋爱意味着我要掩饰自己女权主义者的身份,还要忍受种种“直男癌”的言论,那我宁愿保持单身。
所以我花了一年时间专注于事业,把谈恋爱放在次要位置。我最终克服了对单身的恐惧,最终开始享受单身的状态。
当我遇见现在的伴侣时,我决定冒着和他“没戏”的风险,告诉他我是个女权主义者,这次我不想妥协。我们刚开始交往时我就告诉他,女权主义者的身份对我来说很重要,我发誓在这段亲密关系中要照顾自己的情绪,而不是一味忍让。
如果你无法做到和我一样坚持这样的原则,并不代表你是个不合格的女权主义者。
每个不能“坚持原则”的女人,都有自己的苦衷:比如,有些女人可能迫于经济原因,或者因为被威胁,而无法离开一个有暴力倾向的伴侣。
但我向自己发誓,我要坦诚对待自己女权主义者的身份认同,我要在每一段我感到安全而舒适的亲密关系里遵循这些原则。
我不会为了讨好别人而隐藏自己的女权主义者身份。如果有人对此有意见,那我也不会和Ta约会。
“我的长相、阶层和成就注定我不配得到某些人的爱”——对于这种陈词滥调,我从不买账。
我不会仅仅因为对方想“来一发”而感到有义务和TA发生关系。
我不会只因对方“人很好”而感到有义务和Ta交往。
我不会因为对方真的真的很想和我谈心,就觉得自己有义务和Ta聊天。
在必要的时刻,我会为了坚持自己的原则而令周围的人“失望”。
如果有人违背了我的准则,我不会绞尽脑汁想着怎么做才能让他们和我想法一致。
我会忽略那些让我贬低自我价值的意见,那些让我有负罪感的言论,和那些劝我“踏实下来”的建议。
我会远离那些总说弱势群体坏话的人群,而且我不会对此感到抱歉。
在我爱的亲人朋友当中,也有男权主义者、种族主义者,有人存在令人难以忍受的言论、选择和假设,我将用尊重的态度去质疑。同时我相信他们也想变得更好,只是不得要领;我愿意帮助他们。
我不会被某些看似息事宁人的指责说服。例如有人说我对于他人所受的苦痛“太过敏感”,对“微小”的不公“太过愤世嫉俗”,或者因为不认同他们的观点就说我“太顽固”。
我不会为了和身边的绝大多数人一样就改变自己所相信的。
我不会因为跟伴侣表达了不满而道歉。
我不会容忍我的伴侣让我忘记我的想法。
如果我不认同伴侣对我的一些看法,我也不会将这些看法内化。
如果我没有真的在享受一场性爱,那我会停下来。
如果我不确定我想做我伴侣要做的事,我会说“不”,因为我知道我有权改变主意。
当我的意思是“也许”时,我不会说“好”;当我的意思是“不”时,我也不会说“也许”。
我只会和认同女权主义的人约会。
我会离开任何试图说服我女权主义毫无价值或性别歧视并不存在的人。
如果伴侣的朋友或家人有厌女症、种族歧视或其它褊狭的观念,那我不觉得自己有义务陪他们浪费时间。
我不会绝口不提我相信行动可以带来改变的决心,刮掉剃毛,或做任何违背我原则的事,而去迎合伴侣的朋友或家人。
我不会买诸如我“很难伺候”、“很难被hold住”等言论的帐,因为我也有自己的的情感需求要满足。
即使是和最随意的性伴侣做爱,我也希望Ta能礼貌、懂得沟通和体贴地跟我确认我的意愿。
我不需要仅仅为了证明自己“足够性解放”而去和人做爱。
我可以自由地定义性生活的内容。在我不想要的时候,我可以自由地放弃接吻、插入、高潮或任何东西,哪怕它们是性爱中最“正常”的部分。
我的人生的不遵循其他人设定的“时间表”,比方说要在在特定的年纪找到伴侣,结婚,生子。
我不会因为其他人认为自己“与众不同”,或者这样的关系“有违传统”而拒绝Ta们。
我会遵从自己的本心,弄清楚自己对每个人的真实感受,而不是让社会角色来定义我们之间的互动方式。
我尽力去爱每一个人。我反对那种对于爱的狭隘的定义,反对将爱的感受、表达爱的方式以及被爱的对象都做出规定。
我不会因为刻板印象把我的伴侣和朋友进行分类。
我将听凭直觉对关系做出选择,哪怕我自己也不能解释这些,哪怕其他人觉得这样的价值观说不通。
我不会把自己的偏好强加到朋友的身上。我鼓励他们建立自己可以接受标准的人际关系。
我会对“另一个女人”报以最大的同理心,绝不让嫉妒支配我的行动。
我会提醒自己,其他人并不是我真正的“对手”,因为这不是关于优劣的角逐,我追求的是共存和共生。
我不会为了迎合某个伴侣或某种择偶偏好就刻意让自己变得“女性化”或者“男性化”。
不管我的伴侣是什么性别,我都我需要Ta情感成熟、心态开放、思路明晰。
我会毫不避讳地和伴侣讨论性传播疾病。
我不会试图把任何人的“不”或“可能”变成“是”。
我不会仅凭肢体语言、过去的经历或口头确认以外的任何东西就想当然地认为对方是同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