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宣布颁给迪伦后一天,中国网络上就流传开了一篇文章《鲍勃·迪伦拒领诺贝尔奖:不需要诺奖肯定》。这本是一篇国产洋葱新闻,其特点是以最正统的新闻报道手法,报道纯粹虚构或真假掺半的新闻事件,从而达到娱乐或讽刺的目的。这篇新闻中充斥着“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我一个搞音乐的,怎么就得文学奖了呢?”、“鲍勃•迪伦断定,这里面肯定有不可告人的目的。”、“我们美国人的音乐,不需要欧洲人指手画脚。”等貌似正经,实则一眼就能看出是恶搞的语言,很明显是用中国人的说话语气去冒充老外讲话。以洋葱新闻的风格,这篇算是恶搞痕迹非常明显的了。
但即便是这样的恶搞文章,也迅速刷爆朋友圈。令人尴尬的是,很多人并不觉得它是恶搞,而是真的相信了其中所说,当正经新闻来转发的。当时点开微信朋友圈,到处都是“美国人的脊梁”、“真正的觉醒者”、“有种,真正的摇滚巨人!”、“需要这样的人给诺贝尔奖一点教训!”这类评价。
如果说上一个是明显的戏谑之作,那另外几个拒绝领奖的“新闻”就更逼真一些。在一篇名为《鲍勃迪伦发布拒领诺贝尔声明:接受比谢绝危险》中,鲍勃迪伦发表声明,称他在《费加罗文学报》上读到该报驻瑞典记者发回的一条消息,知道自己获奖了。觉得不安,并洋洋洒洒写了几千字的拒绝理由,并诞生了金句“在我看来,接受该奖,这比谢绝它更危险。”
这个新闻貌似逼真,但其实漏洞也很明显。从常理判断,除非迪伦长后眼,否则不太可能在宣布得奖结果第二天,就在拉斯维加斯巡演之余,鼓捣出颇具思辨水准的几千字长文谢绝领奖。其次,你不觉得在今天的信息时代,一个美国人要靠看报纸才知道自己得奖,很蹊跷吗?而且还是《费加罗xx报》,这听着就像个欧洲报纸啊,美国人要看报纸也得看《纽约xx报》、《华盛顿xx报》吧?
稍加搜索便会知道,这篇号称鲍勃迪伦的声明,是从1964年法国作家萨特拒绝领取诺奖的声明修改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