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文化有腔调
文化高地,文艺之美。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当代  ·  星河 / ... ·  3 天前  
坦克的书摊儿  ·  江桥——角色图! ·  3 天前  
坦克的书摊儿  ·  江桥——角色图! ·  3 天前  
福建高院  ·  山河不改 日月常新 | 法影斑斓 ·  4 天前  
福建高院  ·  山河不改 日月常新 | 法影斑斓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文化有腔调

鲍勃迪伦领奖这事儿俗得可爱,可中国网民脸还疼着呢丨文化观察

文化有腔调  · 公众号  · 文学  · 2017-04-01 19:05

正文



透过被我们封圣的迪伦,

照出的是我们自己的尴尬




如果你在网上以鲍勃·迪伦和诺贝尔文学奖为关键词搜索,可能会觉得上了假互联网:“鲍勃·迪伦拒绝领奖”、“鲍勃·迪伦决定领奖”、“鲍勃·迪伦接受奖项但不亲自领奖”、“鲍勃·迪伦不屌诺奖”、“鲍勃·迪伦表示受众若惊”……如此矛盾的信息都能搜到,并且好像都是真的,这人是有毛病吗?


终于,这一切貌似要结束了。在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将近半年后,获奖者鲍勃·迪伦终于决定前往斯德哥尔摩,领取获奖证书与奖牌。这小半年里,迪伦本人的纠结与反复,中国网民的热情与段子,都非常值得回味。


从被宣布得奖以来,迪伦一直处在“领不领奖”的彷徨状态,不见大师风骨,倒是俗得可爱


2016年10月13日,瑞典学院宣布鲍勃·迪伦获得该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按照正常流程,他们将在两个月后把奖杯给迪伦,结束这一个周期。当时他们肯定想不到,这两个月的周期,生生被这位爷拖成了近半年。如果他们事先知道鲍勃·迪伦后来的举动,估计会后悔当初的决定。

 

迪伦同学的反复拉抽屉一共分以下几步:

 

鲍勃·迪伦

第一步:诺贝尔奖?Who cares!

 

得奖当天,评委就联系不到迪伦本人,而其实迪伦在获奖当天正在拉斯维加斯巡演。之后几天,他也跟没这回事儿似的,一点没对此发表过讲话。巡演时他翻唱的一首歌,Frank sinatra的《Why Try to Change Me Now》(为什么现在要试着改变我),也被媒体解读为迪伦对诺奖的不屑。

诺奖评委

第一次反击:爱领不领吧,真烦!


10月17日,瑞典学院宣布,由于一直未联系到鲍勃·迪伦本人,打算放弃继续联系他了。瑞典学院常务秘书萨拉·丹纽尔给比较亲近迪伦的人打了电话也发了邮件,只是得到了友善的回复,而迪伦本人还是保持沉默。

鲍勃·迪伦

第二步:官网承认,自己还是不出声


10月18日,在瑞典学院宣布放弃继续联系迪伦后,鲍勃·迪伦官方网站“承认”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官网在宣传迪伦的新书时,悄没声在他名字前面加上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称号。“领不领奖再说,我先拿它宣传着”,迪伦方面此时已经有点鸡贼的迹象了……

 

鲍勃·迪伦

第三步:官网撤掉获诺奖信息


10月21日,可能迪伦自己也觉得一边不说话,一边拿诺奖宣传有点不合适了,于是在官网上将其获得2016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相关信息移除。此后,有关迪伦将拒绝接受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更是沸沸扬扬。

诺奖评委

第二次反击:这个“无礼、狂妄”的家伙!


评委这个时候真的气炸了,对冷暴力的迪伦采取了回怼的方式。瑞典文学院成员、作家佩尔·韦斯特贝里批评迪伦的态度“无礼、狂妄”,令文学院陷入“前所未有的窘境”。在他那个身份,说出这样的话,几乎等同于老百姓嘴里的“给脸不要脸”,“给你奖是瞧得起你,你给我来这套”等很粗的骂街话了。

鲍勃·迪伦

第四步:误会误会,获奖消息“让我感动得说不出话来”


10月28日,正当全世界以为这哥们将不领取诺奖,并且很多人都已经把他吹成反体制、反权威的模范时,迪伦同学突然“醒了”,态度来了180度的大转弯。在接受英国的《每日电讯报》采访时,迪伦说,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令人“难以置信……太棒了,不可思议。谁会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呢?”

 

至于为啥过了这么久才回应,这哥们的说法更是让人无语——他非常感激这个荣誉,听闻自己得奖时“感动得说不出话来”(以至于这么多天都没说出话来)。

 

诺奖评委

第三次反击:呵呵,你高兴就好


诺奖评委此时可能真正明白了搞音乐的艺术家是个什么风格。瑞典学院常务秘书萨拉·丹纽尔的回应充满了无奈:“(12月举行的颁奖典礼)如果他不想来,也随他吧。诺贝尔奖是为表彰他们的成就,而非诱惑他们来斯德哥尔摩……无论发生什么,这个奖项属于迪伦”。

 

鲍勃·迪伦

第五步:那什么,我还是不去领奖了


12月10日,诺贝尔颁奖典礼在斯德哥尔摩举行,迪伦最终还是缺席,他的好友“朋克教母”帕蒂·史密斯代其领奖,并现场演唱了迪伦经典歌曲《A Hard Rain's A-Gonna Fall》。之前也有没去现场领奖的,比如2013年文学奖得主爱丽丝·门罗,获奖时已经八十多岁,出不了远门。但人家给现场录了视频,表达了足够的尊重。迪伦虽然也70多岁了,但还能满世界作巡回演出,不去领奖,确实是不太给面子了。

 

鲍勃·迪伦

第六步:我4月要去瑞典巡演,顺便领个奖呗?

迪伦在今年初公布了自己的巡演计划:欧洲巡演从4月1日的斯德哥尔摩演唱会开始,直到5月11日在都柏林结束。6月、7月,他还将继续在加拿大和美国巡演。在经过与瑞典学院的沟通后,瑞典学院公布,鲍勃·迪伦4月1日和2日在斯德哥尔摩进行演唱会期间,将接受2016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诺奖评委

第四次反击(妥协):来吧来吧,做不做讲座随你吧

萨拉·丹纽尔第N次代表瑞典学院出来面对媒体。她介绍,迪伦与文学院成员的会见将是“小型、闭门的”,并且不对媒体开放,“这是迪伦的个人意愿”。“迪伦不会在斯德哥尔摩期间举办他的诺贝尔讲座,文学院可能之后会收到迪伦录制的讲座。具体细节尚不可知。”

 

至此,为时近半年的鲍勃·迪伦“任性秀”终于快要落下帷幕了。根据诺贝尔基金会的规定,诺奖得主必须在12月10日起的6个月内举办一场诺贝尔讲座,才能领取800万瑞典克朗(约合620万元人民币)奖金。迪伦肯定不缺钱,但他是不是因为这个才决定在四月初“掐点”来领奖,就不得而知了。

 

纵观他这半年来的表现,再说他是大师风骨,遗世独立,卓尔不群之类的话,就太矫情了。这明明就是个瞻前顾后,犹豫不决的俗人,很像咱们普通人遇到重大决定时常有的那种彷徨。如果从俗的方面理解,倒是会觉得这老头也挺可爱的。

 

万里之外的中国网络界,集体脑补了一个“音圣迪伦”的形象


如果说章子怡眼里的汪峰是音乐之帝,那汪峰眼中神一样的鲍勃·迪伦就可以称圣了。音乐界的评价如何先不谈,起码在诺奖宣布之后的几天,迪伦真的在中国封圣了。不过这不是因为他的获奖,而是因为他“拒绝”领奖。

诺奖宣布颁给迪伦后一天,中国网络上就流传开了一篇文章《鲍勃·迪伦拒领诺贝尔奖:不需要诺奖肯定》。这本是一篇国产洋葱新闻,其特点是以最正统的新闻报道手法,报道纯粹虚构或真假掺半的新闻事件,从而达到娱乐或讽刺的目的。这篇新闻中充斥着“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我一个搞音乐的,怎么就得文学奖了呢?”、“鲍勃•迪伦断定,这里面肯定有不可告人的目的。”、“我们美国人的音乐,不需要欧洲人指手画脚。”等貌似正经,实则一眼就能看出是恶搞的语言,很明显是用中国人的说话语气去冒充老外讲话。以洋葱新闻的风格,这篇算是恶搞痕迹非常明显的了。

 

但即便是这样的恶搞文章,也迅速刷爆朋友圈。令人尴尬的是,很多人并不觉得它是恶搞,而是真的相信了其中所说,当正经新闻来转发的。当时点开微信朋友圈,到处都是“美国人的脊梁”、“真正的觉醒者”、“有种,真正的摇滚巨人!”、“需要这样的人给诺贝尔奖一点教训!”这类评价。

 

如果说上一个是明显的戏谑之作,那另外几个拒绝领奖的“新闻”就更逼真一些。在一篇名为《鲍勃迪伦发布拒领诺贝尔声明:接受比谢绝危险》中,鲍勃迪伦发表声明,称他在《费加罗文学报》上读到该报驻瑞典记者发回的一条消息,知道自己获奖了。觉得不安,并洋洋洒洒写了几千字的拒绝理由,并诞生了金句“在我看来,接受该奖,这比谢绝它更危险。”

 

这个新闻貌似逼真,但其实漏洞也很明显。从常理判断,除非迪伦长后眼,否则不太可能在宣布得奖结果第二天,就在拉斯维加斯巡演之余,鼓捣出颇具思辨水准的几千字长文谢绝领奖。其次,你不觉得在今天的信息时代,一个美国人要靠看报纸才知道自己得奖,很蹊跷吗?而且还是《费加罗xx报》,这听着就像个欧洲报纸啊,美国人要看报纸也得看《纽约xx报》、《华盛顿xx报》吧?

 

稍加搜索便会知道,这篇号称鲍勃迪伦的声明,是从1964年法国作家萨特拒绝领取诺奖的声明修改而来。

 

而第三个版本的假消息,就更具逼格了:弄了个中英文对照版,即使有些人有所怀疑,但看到英文“原文”,也就信了。而且这版的金句更加闪亮:“扼杀一个反叛者的最好方式,是给他颁发一个奖项,至少好过使用监狱和坦克”,这特别符合人们内心对于一个反抗体制,铁肩担道义的侠客的期待。于是,也成了朋友圈爆款。

 

在这几篇假新闻的助推下,很多以前根本不知道他得奖,没听过他唱歌,甚至压根没听过鲍勃·迪伦这个名字的人,纷纷加入到转发点赞的大军中,将迪伦的美名传遍网络界。在那几天,中国网民合力将迪伦推上圣坛,将一切美好的词语加在他身上,他俨然是真理他老人家本人。

 

然而这一切,都被鲍勃·迪伦自己的声音击碎:“获奖消息让我感动得说不出话来”。

 

迪伦领奖,脸最疼的不是他本人,而是“藐视权威”的中国网民

 

很多人说,当你不理解鲍勃·迪伦的所作所为时,那证明你根本就不了解他。然而,他此次在接受诺奖的过程中,给自己加了这么多戏,即使有些是无意的,有些是被人误解的,但总体来讲,是让他掉粉的,甚至被打脸的。用中国古话讲,此人行为做事诡谲乖张;用现在的话讲,这人也太不靠谱了……

 

其实不用跟其他人比,就用同样没到场领奖的往届获奖者来对比,就能看出迪伦的不靠谱之处。上文说到的那篇假冒的迪伦拒绝诺奖声明,原版出自1964年法国作家萨特之手。他在声明中表明了自己的心迹:


“我的拒绝并非是一个仓促的行动,我一向谢绝来自官方的荣誉。”


实际上,几千字的声明也表现了萨特对诺贝尔奖,对评委会的尊重。后来的事实也证明,这次拒绝领奖行为非但没有减损诺奖的权威,反而使萨特和诺奖组委会双赢:萨特将自己的思想传播世界,诺奖也赢得了识才的美名。

 

另一位没到场领奖的爱丽丝·门罗,则在获奖之后即录制了获奖人讲座,在12月的颁奖典礼上播放,也是给足了评委会面子。相对而言,迪伦的行为往轻了说是没太把这奖当回事,往重了说是有些傲慢无礼了,起码担不起人们口中的“大师”二字。当然,也可能像有些人说的,认为他傲慢的,都是不了解他。

爱丽丝·门罗

但整个事件中,脸被打得最狠的,却是跟这事没什么关系的中国网民。一篇篇转发的假消息,一个个激情的点赞行为,在后来都化为一个个尴尬的耳光打了回来:让你装x!


其实社交媒体的装x行为是个了无新意的话题。小到星巴克喝杯咖啡一定要拍照,大到公众话题一定要去凑个热闹,用各种方式显示自己的格调、品味、见识、担当,这种社交媒体键盘侠,我们每个人身边都会有不少,可能我们自己或多或少也是这样。但其实你越想表现什么,可能往往就是越缺什么。把鲍勃·迪伦推成音乐圣人,就很直接地说明了这一点。


那些迪伦拒绝领受诺奖的消息,之所以会短时间内疯传网络,莫不是因为它们符合中国网友的内心设定:觉得诺贝尔奖对中国人不公的,看到终于有人收拾诺奖评委了,内心感到了愉悦;觉得每天的日子过得循规蹈矩,浑浑噩噩的,看到有人在国际舞台玩了一把特立独行,内心得到了释放;觉得领导太傻x,但为了那点可怜的工资,不得不夹着尾巴做人的上班族,看到有人蔑视权威,用行动向那些高高在上的评委竖起了中指,内心有种打boss通关的爽感;觉得世上无英雄,全世界都越来越平庸的人,看到了一出现实版孙猴子大闹天宫,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内心的英雄情结得到了极大满足……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鲍勃·迪伦,当他身上集结了大众内心中那些藐视权威,拒绝被体制框定的诉求时,它就成为了网民心中的一个圣人。然而,这个圣人是大家集体脑补出来的,而且陷入了另一个逻辑悖论:用反抗权威的方式,塑造出了迪伦这个反体制权威;用塑造圣人的方法去反抗神圣化。


在这个塑造圣人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不自知地向着政治正确的方向去使劲儿。真相往往不重要,借物言志更重要。所以当有关迪伦的那些假消息已经被他本人辟谣之后,很多不明真相(或者更确切地说,是懒得管真相是什么)的人依然在转着那些假消息,就像不管辟谣多少次,都依然保有旺盛生命力的那些养生秘方一样。


结语

鲍勃·迪伦领不领奖,其实跟我们中国人都没啥关系。透过被我们封圣的迪伦,照出的是我们自己的尴尬。而中国网民最大的尴尬,可能就是人人都正确,又懒得管真正的真相是什么。不信?看看每天都反转的辱母杀人案吧。


 


本文首发企鹅号“文化有腔调”,更多内容,点一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