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材料在线
新材料在线® 是专注于新材料的行业门户+媒体+智库+创业服务+科技服务平台,致力于打造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新材料行业第一门户、新材料研究咨询第一品牌、新材料创业第一服务平台及新材料创新解决方案专家顾问机构。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深圳教育  ·  当深圳学子有了“AI学伴”,创新变得更easy ·  22 小时前  
深圳教育  ·  当深圳学子有了“AI学伴”,创新变得更easy ·  22 小时前  
一叶目开  ·  新时代的育儿方向——有点学历的韦小宝 ·  4 天前  
一叶目开  ·  新时代的育儿方向——有点学历的韦小宝 ·  4 天前  
班主任家园  ·  大年初五丨迎财神,祝你蛇年大吉,财源滚滚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材料在线

去风格化后的家居设计之路怎么走?

新材料在线  · 公众号  ·  · 2017-10-24 00:58

正文



家居行业正再一次走入死胡同。


这是当下囿于“风格”导向的粗浅思维所带来的必然结果。


就像约定俗成般,家装设计时设计师总会先问,您需要(喜欢)什么样的风格?风格,被当做家居设计中最基础的因素。盘点家居行业近几年,继传统与现代实木风格之后,美式风格、欧式风格、“北欧风格”逐渐出现,随后,又有企业推出所谓“德式”、“意式”等。接下来,也不知道还有什么风格要被拿来说事。


事实上,风格的“套路”已经越来越不得市场心。有业内设计师预测,在下一阶段,去风格化必将成为主流。


图片来源:365家居网


“风格”导向难以为继


当初,风格为什么会被追捧?根本原因是似乎可以更具“价值感”。


在整个行业陷入产品同质化漩涡后,由于行业整体设计水平的欠缺,家居企业皆苦恼于产品价值感不足。而通过添加一些“元素”,冠以一个高逼格的国际化名号,“价值感”似忽地而起。很快,集体争相操作。在短时间里,得益新鲜,也迫于无更好选项,被消费者广泛接受。


图片来源:新浪家居


其实,“风格”这个词被流入中国市场与行业中后,已经完全被严重移位、扭曲、糟蹋,失去其原意,充其量只能称为“伪风格”。历史上,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主义、明式、清式等风格是非常明确和清晰的,而且同一种风格在各地的表现也是不同的。这也是为何每每说到风格打造,我们需要不厌其烦地解释每一种风格来源,正是缘于这些风格的形成,和当地的气候、景观、人文还有恰当的时间点,不可割裂。


不真正理解当地人的思维,完全没有办法把这些风格搬回自己家,照猫画虎而已。


另一方面,风格化家居,企业认为消费者对材质的要求就没那么高,以风格的价值可以置换材料的价值。实际上,在选择风格之前,消费者更希望家居空间是好用的,重点关注在功能设计上。


深圳家具研究开发院院长许柏鸣指出,一直拿所谓的“风格”说事,其实是设计的乏力与无奈下所折射出来的投机心理与对自己所期望目标的想当然,它根本没法成为企业市场萎靡的救命稻草以及产品设计突围的唯一出路。


并且,他表示,更为细思极恐的是这种导向会很大程度上禁锢设计创新的深层意识与广阔视野,遏制设计创新的动力源。在此掣肘上,企业升级战难以突围,整个设计界与行业也将走更多弯路。


设计导向:溯美学、轻科技、可持续


其实,突围路径并不难找,难的是认知。准确说来,首当其冲,是对当代设计本质的捕捉。


纵观千百年来,家居工业设计的进化之路,规律无外乎如此:设计思潮跟随社会生活形态以及消费人群价值取向的不断变化,呈现动态发展模式。

 

图片来源:创意生活


在8090这批新兴消费群体一跃成为家居消费者主力军的新时代,消费观念已从单纯的物质需求向物质与精神并重的多元姿态升级,加之人工智能、家居互联、虚拟现实等新生代物种的强势嵌入,个性化、人性化、美学元素等标配性“功能”添加,成为集体诉求。


正如斯蒂文·约翰森在他《伟大创意的诞生》一书中提到的,当代工业设计归根到底是要通过对技术应用在产品上把对人的情感、精神、文化方面的思考表达出来。生活方式的表达、生活态度的彰显,正主导整个家居设计理念并逐步呈现。根据中国领先设计顾问机构YANGDESIGN发布的最新对中国消费者家居审美偏好的研究显示,预测溯美学、轻科技、可持续三大方向将成为未来家居设计主流理念。

 

图片来源:素材公社


从设计思维的全新进化打开设计视野,在这之后,便是设计创新的手段与表现能力考验。


实际上,所谓去风格化代表的并不是不需要风格,而是在弱化表面教条的基点上,不拘泥于风格,更不止于风格。“既要拥有品质,带来审美愉悦,又要符合人体工程学,带给用户最大程度的舒适。”皇朝家私品牌总监陈瑞鑫说,其实,家居产品包含的是一个产业链,从理念、设计、选材到制作,最后才成为一件符合生活美学+实用功能集合的耐用消费品。


这个过程,是感性与理性的结合。伴随“仪式化”、“艺术感”等新消费标签的出现,家居设计版块都在期待更具包容性的张力。


新材料、新工艺搭建跨界新思路


在工业设计中,CMF设计一直是视觉与功能呈现的核心。近年来,作为产品设计中的重要一环,CMF利用色彩、材料、工艺、图案纹理等元素,为产品在设计端的逐步突破打开了新局面。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不过,家居行业“套路”深,市场需求多变以及个性化的“脉”其实并不是那么好摸。有业内人士如是分析:“与粗放式发展的工业时代不同,在精细化操作的非物质时代,原有的界限被打破,CMF设计更倾向细腻的心理感受和多材料质感的融合使用,这样的家居设计更强调社会符号与产品的链接关系,表现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娱乐方式。”


换言之,CMF设计将从追究生活本源出发,将各种形式、符号、色彩、材质“为己所用”,从色彩搭配、材料选取、工艺艺术等多角度跨界,去改变生活方式,引导生活态度;进而彰显“中国家居设计”的品位。


无独有偶,跨界玩设计,是今年创新思路的一个生动注脚。


从微观把脉上,上游材料与工艺的发展趋势,某种意义上代表的正是整个家居设计的发展趋势。而从全局观念上,家居设计搭建跨界思维是可以互为补足的,冲破行业局限,对于陷入死胡同中的家居行业,是“曲线”破局的最佳手段。

 

图片来源:创意画报


在设计中有这样的一句话:“用材料思考。”材料作为CMF设计中的基础阶段,无论是从风格、功能,还是从档次和产地等因素去分析,对视觉与功能的影响都很大。它能为设计师带来更大的发挥空间,提供新的经验,激发新的灵感。


对此,有家居企业掌门人强烈建议,“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家居设计师应注重对材料语言的探索和把握,并对新材料、新工艺进行充分挖掘与应用。去走更多的地方,看更多的生活样板,从而完成更深入生活的设计,将这些符号转换成家居中的一桌一椅。”


11月2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