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也谈钱
从草根起步,为最终财务自由而奋斗的也谈钱。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基金报  ·  见证历史!超2000亿元! ·  16 小时前  
参考消息  ·  遭弹劾后,菲副总统首次发声 ·  昨天  
世界说  ·  印尼立法设立国家投资机构 ... ·  2 天前  
中国基金报  ·  OpenAI,放大招!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也谈钱

财务自由以后,我打算这么投资

也谈钱  · 公众号  ·  · 2019-10-14 13:00

正文

写公众号这么久,一个判断不断得到印证——我的读者里面真的是各路牛人,经常遇到一些让我忍不住佩服的留言。前几天后台留言区又惊现大佬,提问财务自由的本金攒够了以后应该怎么投资。还好对于这件事我规划已久,好歹也 YY 了很多年,丝毫不露怯 😆。

长期投资,增值还是收入?

估计大部分读者对于理财四笔钱的配置逻辑已经比较清楚了,四笔钱按顺序即

  • 活钱管理和备用金;

  • 保险相关配置;

  • 三五年内要用的资金;

  • 长期投资。

毫无疑问,不管是为了实现财务自由,还是财务自由以后的投资都属于「长期投资」的这个范畴。但是,其实长期投资也是可以再往下划分成两个方向的——增值 和 收入。

大部分投资者在投资时主要考虑的都是增值问题,尽可能快的积累本金。关注收入的可能不是很多,或者也有人误以为只要快速增值就等于收入,其实这两者区别还是很大的。

同样是长期投资,如果以增值为目的,追求的目标就是长时间内的收益最大化,短期波动可以统统无视。比如 2018 年的行情,小亏个 10~20% 都是可以接受的,后面几年的上涨很快就会把这些钱赚回来。

但是如果以收入为目的,需要投资收益支付生活,那亏个 20% 就是很头疼的一件事,取钱来支付生活的时候就会特别焦虑。

所以进入财务自由状态以后,主基调应该从增值向收入切换。求稳、相对保守的基础上,追求相匹配的高收益。 实际的投资收益大概率会比财务自由以前追求快速增值的时期低一些

我的投资安排

进入财务自由状态以后,我会按照如下的思路调整投资

增加备用金的占比 ,有可能会预留个两三年的基本生活费,而不是像工作时期只留几个月即可。不管投资多么求稳,股票类投资都必然占较大比例,就必然要面对偶尔的亏损年度。因为没有了工资作为支撑,自然就需要一个更大的“蓄水池”。

增加债券基金占比 ,债券基金的回报虽然不及股票基金,但是胜在稳定性高,每年都有收益,不过是赚多赚少的问题。传奇经历彼得林奇在退休以后也是大幅度增加的债券基金的占比,股神都这么操作,更何况我等凡人。

增加高分红基金占比 ,股票分红同样是非常重要的收入来源,胜在熊市派息稳定有保障,牛市赚钱不含糊。关于股息和分红这个问题我之前也写过, 两步拿到稳定收益

总而言之就是在一定限度内增加投资组合的容错性,即使在熊市时期,市场整体下跌的情况下,依然有钱赚、有钱花。虽然整体净值可能是亏损的,但是一定要有正在赚钱的仓位。

另外钱多了也可以小小膨胀一下,最近机缘巧合了解了一些私募,虽然门槛高点,但是很多另类投资品胜在与资本市场相关性低,用来降低组合波动效果会很好。不过现在还是菜鸟一个,等我以后真的段位够了再来分享吧。

生活还在继续

但是写到这里其实还没完,可以预见实现自由以后的几年,我的投资目标很可能还会再从「收入」转回到「增值」。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