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旗下淘宝平台推出新的品质消费业务“淘严选”,主要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商品。该业务经过长期筹划,旨在改变以往以价格战为主的竞争模式,转向以服务和品质为核心。阿里投入资源扶持优质品牌和商家,并重视AI技术的应用,以推动平台健康、可持续的增长。
阿里巴巴逐步调整策略,不再盲目追求低价,而是将GMV增长作为第一优先级。通过扶持优质品牌和商家,提升平台商品的整体品质。
阿里对优质品牌和品质直播的资源投入增加,推出限时返佣政策,帮助品牌商家实现业务增长。同时,阿里聚焦自身优势领域,推动平台GMV健康、可持续增长。
AI成为阿里的核心战略,未来三年将大力增加在AI基础设施、基础模型平台、AI原生应用等领域的投入。阿里未来将持续聚焦国内外电商业务、AI与云计算结合的科技业务以及互联网平台产品。
电商平台为了打破内卷态势,纷纷开始探寻新的发展方向。除了阿里,其他电商平台如京东、拼多多也在避免恶性竞争,提升商品和服务质量。
看来,淘宝现在要大搞品质消费。
最近淘宝上线了
高品质消费业务
“淘严选”,也叫“国货严选”,
Tech
星球独家获悉,淘严选主要
汇集了中国产业带的优质国产品牌,由官方严格挑选来自全国的优秀商家和源头工厂,
为消费者提供更具性价比的品质商品
。
木易进入淘宝内的
“国货严选”,其中专区定位为“好国货,放心买”,还打出了品质新国货、
100%
溯源、
100%
严选的字样,并且国货严选内所有的商品都享受
正品和质量保障,假一赔十。
图源:淘宝
国货严选提供的商品种类丰富,覆盖了个人护理、酒水茶饮、运动户外装备、汽车配件、鞋包及内衣、日常收纳用品、宠物用品、家电家具
、
生鲜食品以及厨房用具等
16
个大类,基本上能够满足消费者在日常生活各个方面的需求。
实际上,
淘宝此次推出的
“淘严选”业务是经过深思熟虑和长期筹划的
。众所周知,淘宝打造的淘工厂汇聚了大量产业带工厂,为消费者提供高性价比的源头好货。而
“淘严选”业务就是起源于淘工厂。
早在去年
7
月,淘工厂就启动了“星厂牌”计划,在淘工厂中挑选出一大批更优质的工厂,力图从中打造产业带新品牌。
到了双
11
期间,淘工厂进一步强化了品质战略,与众多品牌和第三方检测机构合作,正式发布了《淘工厂产业带(国货严选)品质标准》,明确了产品的具体品质规范和标准。去年年底,淘工厂又推出了“国货严选”战略计划,并增加了第二批符合品质要求的商品品类。
再到现在上线品质消费业务
“淘严选”,可见,从战略层面的决策到具体执行落地,该项业务进展十分迅速。
业务加速推进的背后,是集团层面的风向变了。具体而言,阿里巴巴自去年下半年开始,已经逐步调整策略,不再盲目追求低价,而是将
GMV
增长作为第一优先级。
那么,如果不依靠低价策略,阿里又该如何找到新的增长点?阿里电商事业群
CEO
蒋凡在
2
月初的一次小范围高管会上给出了答案,即通过
扶持优质品牌和商家来做增长
。
这里的优质品牌和商家不单单是头部品牌商家,而且还包括了中小品牌商家。因为只有更多的优质商家和品牌,提供更高品质的商品和更专业的服务,才能转化为消费者的复购率和品牌忠诚度。
近期天猫总裁家洛就公开谈到,
“
优质品牌不单单是
GMV
头部品牌,更是有原创性有创造力,能引领消费需求创造出好产品获得新用户,产生黏性用户,可长期持续经营发展的品牌。
”
如今,通过严格挑选和扶持优质国产品牌,阿里巴巴能够提升平台商品的整体品质,改变以往以价格战为主的竞争模式,转向以服务和品质为核心的新常态。
总之,对于阿里来说,目前最重要是事情,就是帮助优质品牌做增长。
今年,阿里对
“品质、优质”两个字似乎十分看重,对优质品牌和品质直播的资源投入,只会多不会少。
不仅天猫在快消、服饰、运动户外等行业试点推出优质品牌限时返佣政策,给优质品牌倾斜更多资源,而且淘宝直播也投入几十亿元资金补贴,大搞
“品质直播”,用户侧和商家侧都有对应的补贴金额。
这再次印证,如今的阿里的确已经改变了发展策略,不再搞恶性竞争式的增长,而是追求高质量发展。
以往和对手为了流量大打价格战的做法,不仅消耗资源,还难以持续。
现在,阿里选择聚焦自身的优势领域,全力帮助品牌商家实现业务增长,通过这种方式,推动平台
GMV
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增长。
除了优质品牌,
AI
也被阿里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上。
当下,电商行业增速逐渐放缓,与此同时,
AI
赛道却热度飙升,成为炙手可热的风口。在这样的形势下,
把
AI
和电商有机结合,为电商行业开辟新的增长路径,这对包括阿里在内的电商平台而言,都是一次新的发展机遇。
两年前马云曾谈到,
AI
电商时代刚刚开始,对谁都是机会,也是挑战。两年后,
AI
仍然是阿里的核心战略。
在最新的财报分析师电话会上,阿里巴巴集团
CEO
吴泳铭,清晰地表明了阿里未来的战略布局。
AI
已成为阿里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未来三年,阿里会以
AI
作为战略核心
,大力增加在
AI
基础设施、基础模型平台、
AI
原生应用,以及现有业务
AI
转型等领域的投入。
基于这一战略方向,阿里未来将持续聚焦三大业务板块:国内外电商业务,
AI
与云计算结合的科技业务,以及互联网平台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在
3
月
25
日的汇丰全球投资峰会上,阿里巴巴主席蔡崇信突然宣布重启招聘,扩充人才储备。而在前段时间,阿里就开启了春季
2026
届实习生招聘,仔细观察会发现,
AI
相关的岗位占比近半。
图源:阿里巴巴官方公众号
可以预见,扩充
AI
人才储备的
过程中,阿里将充分发挥
AI
技术的赋能作用,推动业务实现创新升级
,尤其是发挥
AI
对核心电商业务的引领作用。
话又说回来,阿里巴巴之所以大力投入
AI
,是因为
AI
带来了显著成效。
今年
2
月底,阿里巴巴发布的
2025
财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其
88VIP
用户数已达
4900
万,增长迅速,商家服务费也同比增长
9%
。电商和阿里云业务增长加快,特别是
AI
产品收入已连续六季度保持三位数增长,预示着
AI
将成为阿里巴巴未来发展的新动力。
可见,对阿里巴巴来说,
AI
将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如今,各大电商平台都在为了实现业务增长,纷纷开始探寻新的发展方向,从而打破当前电商行业内卷的势态。
比如阿里通过扶持优质品牌,最核心的目的就是
重回用户价值的轨道
。换句话说,阿里不再盲目追求业绩指标,而是专注于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与体验,为用户创造价值。
在过去一年多以来,阿里都在为这一方向努力。去年年底,阿里成立新的电商事业群,加强国内外电商业务的协同,全面整合淘天集团、阿里巴巴国际数字商业集团以及
1688
、闲鱼等电商业务,构建起覆盖国内外全产业链的业务集群。
通过整合集团内所有电商资源,阿里可以更好地服务国内和全球消费者。
与阿里相类似,京东也在极力避免
“恶性内卷”导致劣币驱逐良币、损害消费者权益。在这一问题上,京东选择从自身入手,通过精简机构、压缩管理层级等方式提升服务业务效率。
拼多多也从过去的低价竞争迈向品质竞争,专注于提升商品和服务质量,同时还注重平衡平台和商家的利益关系,比如近期拼多多拿出了巨额资金扶持中小商家,帮助其高质量转型升级。
抖音电商则加大对中小达人和店播的流量扶持力度,对头部主播的带货行为严加管束,防止各种带货翻车现象的再次发生。
显而易见,各大电商平台深知行业深陷增长瓶颈、内卷严重,必须要不断做出调整,才能引领电商行业突破现有困境。
仅限淘系、京东、拼多多、快手、抖音等
平台卖家入群
商务合作请联系微信/电话:
18576718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