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不止读书
从读书开始,尝试不粗糙的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十点读书  ·  真正的治愈,是活得接地气 ·  3 天前  
十点读书  ·  最适合自驾的北方城市,海景和海鲜都绝了 ·  3 天前  
上海书评  ·  曹蓉|家住动物园边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不止读书

豆瓣9.0分,他是世上最会说情话的男人

不止读书  · 公众号  · 读书  · 2017-02-14 19:05

正文

今天情人节,推荐两本情书集,助大家一臂之力。好好学习一下。



第一本  《朱生豪情书全集》



朱生豪最有名的身份是翻译家,目前国内流通最广,最受欢迎的莎士比亚译本就来自于他。


不过,读莎士比亚的时候,万万没有想到,翻译这些剧本的时候朱生豪才二十多岁。以前总觉得,翻译家多是经验老道的中年人,不料这世上果然还是有天才的。可惜的是,朱生豪32岁便因病去世,还没来得及看到自己翻译的成果出版。


后来,了解得多了,才知道朱生豪还是一位说情话的高手,写起情书来,肉麻得一派天真。如果要评选世上最会说情话的男人,他必定能够当选。


说起朱生豪和宋清如的爱情故事,并没有什么荡气回肠的戏剧化情节。他们在大学诗社里相识,当时朱生豪21岁,读大四,宋清如22岁,读大二。虽然年龄上宋清如比朱生豪大一岁,却又实实在在是朱生豪的学妹。朱生豪喜欢上宋清如,开始追求。难办的是当时朱生豪即将毕业,当年7月就去了上海工作。


不过,异地并没有难倒朱生豪,不能见面,就见字如面。从1933年7月到1937年8月日军进攻上海,四年时间里朱生豪写给宋清如情书,留下来的就多达307封,总计有60万字。这些情书,集结起来,正是这本《朱生豪情书全集》。



朱生豪的情书,是民国那些情种里面写得最好的。徐志摩,抒情太过,腻得慌;鲁迅先生,深情有,可爱地方也有,但究竟还是拘谨了些;沈从文也是靠写情书追到张兆和的,但看着总有点苦。


还是朱生豪,甜而不腻,既深情又烂漫,同时还一派天真。这一派天真,是最难的。


看朱生豪的情书,会看得笑起来。他写情书的第一要诀,就是取外号,不仅给宋清如取,还给自己取。每封信的开头,他都会变着法儿的叫宋清如:


宝贝、好人、无比的好人、哥哥、傻丫头、阿姊、小弟弟、祖母大人、婆婆、二哥、宋神经、清如我儿、女王陛下,宋宋,妞妞……


他自己则是:


小弟朱生,一个臭男人,爱你的,傻老头子,鲸鱼,小物件,顶蠢顶丑顶无聊顶不好的家伙,黄天霸,丑小鸭,综合牛津字典,和尚,吃笔者,你脚下的蚂蚁……


他信中的句子,更是深情满满。比如这一句,简单简单几个字,却一刀致命:


“醒来觉得甚是爱你。 ”


还有这样宽慰人,同时又表达爱意的:


“不要愁老之将至,你老了一定很可爱。而且,假如你老了十岁,我当然也同样老了十岁,世界也老了十岁,上帝也老了十岁,一切都是一样。” 


还有这样宠溺到不行的:


“我是,我是宋清如至上主义者。” 


还有这样耍小孩子脾气的:


“今天中午气得吃了三碗,肚子胀得很,放了工还要去狠狠吃东西,谁教宋清如不给信我?” 


还有这种,正经起来深情到天地间只有你我的:


”我们都是世上多余的人,但至少我们对于彼此都是世上最重要的人。”


还有这种清新又甜的:


"我想要在茅亭里看雨、假山边看蚂蚁,看蝴蝶恋爱,看蜘蛛结网,看水,看船,看云,看瀑布,看宋清如甜甜地睡觉。" 


当然除了这些还有很多,自个去看吧。



第二本   《爱你就像爱生命》


王小波的情书,和朱生豪一样天真烂漫,肉麻指数只升不减。


不过肉麻和肉麻也是不同的,一种肉麻是恶心的肉麻,酸,比如那种天空云朵四十五度角形容词大爆炸式的写法外加谁也读不懂的诗;一种肉麻是被击中的肉麻,比如你听见一首特别的歌,看见一幅巨美的画,不知哪里漏了电,鸡皮疙瘩猝然落了一地。


肉麻是电流的表现形式,电流的发生在于真诚。而真诚比那些花里胡哨的文字重要千万倍。


王小波的情书,开头就很有特点。你看朱生豪写情书,几乎取了几百个昵称来拉进彼此之间的距离,但是王小波却永远是很简单的“你好哇,李银河”。虽然很简单,但细想一下,也不是谁都能写出来的,重要的是那个“哇”字,把亲昵的情绪给带了出来。如果只是干巴巴的“你好,李银河”,那就完了。


看王小波的情书,你会发现,情书的真相并非摆弄那些聱牙诘屈的词句说些连自己都听不懂的话,而只是诉说你自己。


当然,王小波说起情话来,也是金句频出。


比如书名这句就让人无话可说:


“爱你就像爱生命”。


而且,人家还会退一步,并表示自己的忠贞不渝:


“不一定要你爱我,但是我爱你,这是我的命运。”


还有这种俏皮,又深情的话: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