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介绍了《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的内容,包括男女职工退休年龄的延迟、弹性退休制度、基本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的提升、为临近退休失业人员缴纳养老保险费、特殊工种提前退休、加强对就业年龄歧视的防范和治理以及健全养老托育服务等要点。同时提供了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对照表,并提醒关注家庭育幼问题。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男女职工退休年龄的延迟
从2025年1月1日起,用15年时间逐步延迟男女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男职工延迟至63周岁,女职工(包括女干部和女工人)分别延迟至55周岁和58周岁。
关键观点2: 弹性退休制度
职工可以选择弹性提前或延迟退休,提前或延迟的时间最长不超过3年,且不早于原法定退休年龄。决定强调不得违背职工意愿强制选择退休年龄。
关键观点3: 基本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的提升
从2030年1月1日起,将职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由15年逐步提高至20年。对改革初期已接近原法定退休年龄的职工,最低缴费年限要求不变。
关键观点4: 为临近退休失业人员缴纳养老保险费
对于领取失业保险金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年的人员,失业保险基金将为其缴纳养老保险费,以保障其平稳过渡到退休。
关键观点5: 特殊工种可以提前退休
国家规范完善特殊工种等提前退休政策,从事特殊工种的职工符合条件的可以申请提前退休。
关键观点6: 加强对就业年龄歧视的防范和治理
决定明确要求加强对就业年龄歧视的防范和治理,激励用人单位吸纳更多大龄劳动者就业,保障超龄劳动者的基本权益。
关键观点7: 健全养老托育服务
国家建立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同时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以满足家庭育幼需求。
正文
退休年龄具体怎么延?
何时开始实施?
能不能自愿选择弹性提前退休?
权威专家给出解读
根据决定,从2025年1月1日起,用15年时间,逐步将男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原60周岁延迟到63周岁,将女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原50周岁、55周岁,分别延迟到55周岁、58周岁。
“
原来50周岁退休的是女工人,55周岁退休的是女干部。
目前多数地方主要根据工作岗位确定女性退休年龄,
一般生产操作岗位按照50周岁执行、管理技术岗位按照55周岁执行。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莫荣介绍,决定有一个小细节,就是将二者统一为女职工来表述,避免了身份争议,也顺应了当前社会环境变化。
从实施进度看,改革目标不是一步到位,而是渐进式、以较小幅度逐步推进。
男职工和原法定退休年龄55周岁的女职工,每4个月延迟1个月;原法定退休年龄50周岁的女职工,每2个月延迟1个月。为了让公众更清楚看到自己未来什么时间退休,决定后附了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对照表,可以根据自己的出生年月对照查询。
“临近退休的人,只会延迟1个月或几个月,不会一下子晚退休好几年。”莫荣举例说,以男职工为例,1965年1月至4月出生的,法定退休年龄提高1个月,即60周岁零1个月;1965年5月至8月出生的,法定退休年龄提高2个月,即60周岁零2个月;以此类推,1976年9月至12月出生的,法定退休年龄均为63岁,对1976年12月以后出生的,表格上就不再列举。
决定明确,职工达到养老保险最低缴费年限,可以自愿选择弹性提前退休,提前时间最长不超过3年,且退休年龄不低于原法定退休年龄。
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所在单位与职工协商一致的,可以弹性延迟退休,延迟时间最长不超过3年。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浙江大学国家制度研究院副院长金维刚表示:“决定体现了对个人意愿的尊重,
不强制要求每个人必须达到新的法定退休年龄才能退休,而是可以在前后3年的弹性区间内进行选择,
大家根据自身情况安排何时退休。”
他举例说,1982年1月出生的女职工,改革后新的法定退休年龄为58周岁,她们未来可以选择在55周岁到61周岁之间退休。1976年2月出生的男职工,新的法定退休年龄为62周岁零10个月。如果他往前弹3年,就已经低于原来60周岁的法定退休年龄,按照政策规定,最早只能在60周岁退休。
决定强调,
实施中不得违背职工意愿,违法强制或者变相强制职工选择退休年龄。
决定提出,
从2030年1月1日起,将职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由15年逐步提高至20年,每年提高6个月。
“决定明确这一项调整从2030年才开始逐步实施。也就是说,
在2025年到2029年期间退休的人员,最低缴费年限的要求不变,
还是现在的15年。”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董克用说,这样能让改革初期离原法定退休年龄较近、已经或快要缴费满15年的职工不受影响。
“大部分劳动者从进入职场到退休的时间都会比较长,
养老金的缴费年限基本都会超过20年。
”董克用分析,对照附表能看到,2030年以后退休的职工,最低缴费年限也不是一步提高到20年,而是逐步过渡到位。
我国退休人员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决定也提出,国家健全养老保险激励机制。
“根据养老金计发办法,一般来说,多缴费1年,退休时基础养老金提高1个百分点;晚退休1年,个人账户养老金也会相应增多。粗略估算,
缴费年限由15年增加到20年,退休后每月领取的养老金大概能增加三成。
”董克用说。
决定提出,对领取失业保险金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年的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年限延长至法定退休年龄,在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期间,由失业保险基金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养老保险费。
“大龄失业人员再就业的难度较大,缺乏稳定收入。”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赵忠表示,决定也考虑到了他们的实际困难,免除其后顾之忧,使其平稳过渡到退休。
“一方面,政策安排了
继续发放失业保险金
,为其兜住基本生活的底线;另一方面,
为他们缴纳基本养老保险,
避免发生缴费中断从而影响领取待遇。”赵忠说。
决定提出,国家规范完善特殊工种等提前退休政策。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等国家规定的特殊工种,以及在高海拔地区工作的职工,符合条件的可以申请提前退休。
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原新认为,国家以法定退休年龄为基准,同时也考虑了不同行业、不同岗位劳动条件、就业环境的差异性,对部分特殊群体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安排。
“
对部分从事特殊工种岗位的职工适当降低退休年龄,
也是对现有政策的延续。”原新说,相信随着政策不断完善,职工权益将得到更好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