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50号文对地方融资的冲击不亚于“三套利”、“四不当”对银行冲击,显示了政策层自上而下对防范金融风险的高度重视,标志着中国广义信贷与财政周期正在从全面宽松转向紧缩,幅度也可能相当急剧
。
金融缩表一波未平,财政收紧冲击再袭,监管大年切勿掉以轻心
。
昨日,财政部、发改委、司法部、央行、银监会和证监会等
6
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行为的通知》(财预【
2017
】
50
号),财政部负责人同时进行了答记者问。
50
号文对地方融资的冲击不亚于
“
三套利
”
、
“
四不当
”
对银行系统的冲击,这再次显示了政策层自上而下对防范金融财政风险的高度重视,预示除了金融机构的全面去杠杆和影子银行缩表外,财政领域也正在开启一轮防风险监管整治风暴,标志着中国广义信贷与财政周期正在从全面宽松转向紧缩,而且在强势监管下,短期收缩降幅很可能更加急剧。
50
号文重点落脚在摸底整改地方违规担保、清理地方借道融资平台和
PPP
项目变相隐蔽融资等行为,尽管多数规定在
43
号文、
16
年
4
号文、
88
号文等曾提出,但亦有些措施和要求具有新意,主要包括
4
大方面:
1
)禁止地方政府违规担保,开展地方融资担保清理整改。
(
1
)设立政府性债务领导小组,尽快组织地方政府及其部门融资担保行为摸底排查;(
2
)于
17
年
7
月
31
日前清理整改到位;(
3
)逾期不改的部门、市县政府,依法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2
)加强平台公司融资管理,加速向市场化国企转型。
(
1
)地方政府不得以公益性资产、储备土地注入平台,不得承诺将储备土地预期出让收入作为平台公司偿债来源,不得利用政府性资金干预金融机构正常经营;(
2
)强调融资平台在境内外举债时,地方政府应向债权人主动书面声明不承担政府融资职能(这是新提法);(
3
)金融机构不得要求或接受地方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提供担保函、承诺函、安慰函等任何形式的担保。
3
)首次提出规范地方
PPP
融资。
(
1
)不得以借贷资金出资各类投资基金,严禁地方利用
PPP
、产业基金等变相举债;(
2
)不得以任何方式向社会资本方承诺回购投资本金、承担投资本金损失、承诺最低收益;(
3
)不得对有限合伙基金等任何股权投资方式附加额外条款变相举债。
4
)再次强调规范地方政府融资。
(
1
)一律只能在国务院批准的限额内发行地方债融资;(
2
)
不得以文件、会议纪要、领导批示等任何形式,要求或决定企业为地方政府变相举债;(
3
)不得为任何单位和个人以任何方式提供担保,不得承诺为任何单位和个人的融资承担偿债责任。
50
号文对财政风险监管全面加强,厘清地方政府与融资平台、城投平台和
PPP
主体的边界范围
,
避免地方政府显性或隐性大量举债带来金融风险的上升,我们认为,将对年内地方融资和城投风险估值具有深刻影响:
50
号文标志着持续近
2
年的广义财政宽松周期终结,地方准财政、融资和投资遭遇收紧。
15
年以来在稳增长和金融宽松大环境下,各类准财政工具层出不穷,创造了极为宽松的广义财政融资环境。地方政府借道影子银行、
PPP
、政府产业基金、项目收益债进行各类明股实债、变相融资和违规担保等层出不穷,
2016
年仅城投债、专项建设债、产业基金和
PPP
相关融资就高达
6.5
万亿。
50
号文标志着准财政风向从宽松转向收紧,地方对城投平台、
PPP
等的隐性担保面临剥离,变相举债受限。由于地方政府是基建投资的最重要驱动力,融资收缩将引发地方投资和经济减速风险加剧,压低贷款和社融规模,债务压力骤增。
PPP
、产业基金等准财政的变相融资受限,对信贷和社融撬动明显降温,对基建拉动作用减弱
。在
43
号文限制融资平台举债后,一些地方政府开始通过
PPP
和政府产业基金,以明股实债和夹层融资等方式变相融资,一定程度上绕开了严格管制,出资方金融机构也认为这些企业与地方政府联系密切,具有隐含的政府担保,导致了广义政府债务的快速积累。
50
号文发布后,我们认为这一变相融资通道将大幅收紧,一旦资金成本大幅攀升,则不少项目的
IRR
恐难以满足要求,地方、企业和金融机构三方均面临缩表和潜在不良风险。
城投债信用利差面临进一步走扩风险,但相对产业债的风险溢价难上更高。
从
16
年
12
月以来,城投与国开债的信用利差从
30Bp
左右走扩至
110bp
以上,尽管创下
16
年以来新高,但与历史相比仅处于
30%
左右分位数水平,随着广义信用收缩、政府隐含担保消退,信用利差仍有进一步走扩空间。而从城投与产业债的相对信用利差看,目前
3Y
、
5Y,AA
城投债与产业债的相对利差从
16
年
4
季度的
-40bp
和
-85bp
(当时是城投国开化)飙升至
180bp
和
150bp
,已调整至历史高位,在没有城投违约爆发情况下,相同期限、评级的城投债已相对产业债更具有一定性价比优势,相对利差上升空间有限。
紧缩政策多面来袭,城投债一级发行利率跳升恐将持续。
4
月以来央行、财政、银监、证监和保监会对金融财政风险监管不断升级,广义信贷和广义财政均大幅收紧,地方担保清理,政府刚兑和救助信仰全面打破,城投平台无论从银行机构还是债券市场的融资面临全面收紧。
17
年
1-4
月城投债发行量
4275.3
亿,净融资仅
-712.3
亿,较
2016
年同期下降
5643
亿和
7203
亿,为历史最低水平;不仅发行缩量,一级招标利率还出现跳升,受中证登将可质押债券的评级提高至
AAA
级,
AA+
及以下评级的债券将无法入库冲击,新发城投的流动性溢价大幅走高,部分银行也收紧对城投平台的放贷规模,市场需求遇冷,一级发行利率跳升恐将成为常态。
由于自身造血能力较差,城投债在紧缩周期中更易遭受
“
戴维斯双杀
”
。
在
2011
年和
2013
年的紧缩大环境中,当时央行和政策层均严厉收紧了地方融资平台和影子银行的融资,同时房地产市场降温,土地资产和出让收入大幅下滑,地方财力下降,导致城投公司面临净资产和经营收入双重下降风险,尤其中西部地区可能尤为明显,持续融资能力恶化,直至新一轮宽松周期到来才得到缓解。因此,我们担心如果本轮影子银行、财政风险监管全面收紧,地方财政、融资、基建下降风险将大幅升温,城投债的后续调整空间恐怕仍然较大。
政策风向是决定城投债风险的关键。
根据多年以来的情况看,对于地方融资平台和城投债的各种政策理解,要把握大方向而不能仅纠结于文字,制度通常都会讲的很严格,但实际执行会在
“
防控增量风险
”
和
“
化解存量风险
”
之间摇摆,而政策本身尤其是再融资政策也会根据不同时期的环境而大幅调整。把握政策风向和主要矛盾,是理解城投债投资风险和机会的关键。
债市最好的策略仍是等待。
昨日股债商品再遭大跌,虽然经济与投资出现见顶拐头迹象,但债市短期仍难以乐观,随着
6
月美联储加息再起、券商清理资产池类债券业务开展、银行委外持续赎回、半年末
MPA
考核和资金紧张来袭,
影响市场的负面因素仍然持续。我们也相信,绝望的背面是希望,未来将会迎来一个更富弹性、更具安全边际的债券市场,但眼下,债市最好的策略仍是休养生息,等待冬天过去。
资金利率先紧后松,股债商品全线下跌。
昨日,央行公开市场逆回购
500
亿,净投放为
0
,央行仅对冲到期量,显示资金面仍维持中性偏紧基调不变。银行间资金面整体先紧后松,延续紧平衡状态。债市走势疲弱,国债期货高开低走,午后跌幅扩大,
T1706
大跌
0.44%
,
5
年主力合约
TF1706
跌
0.37%
,银行间现券利率大幅上行,
10Y
国开活跃券上行
5-6bp
至
4.33%
,国债活跃券上行
3-5bp
至
3.54%
,信用债成交活跃,收益率多数上行,城投债利率走高。昨日
A
股低开低走,跌势延续,上证综指和创业扳指分别下挫
0.25%
和
0.13%
,商品期货大面积暴跌,尤其黑色板块铁矿石封死跌停。
【货币市场:央行零投放,紧平衡延续】
货币市场先紧后松,央行零净投放。
昨日,央行公开市场进行
300
亿元
7
天,
100
亿元
14
天,
100
亿元
28
天逆回购操作,同时有
500
亿逆回购到期,实现零净投放放,资金面较前一日有所缓和。隔夜利率下行
2bp
至
3.05%
,
7D
下行
9bp
至
3.83%
,
14D
利率下行
15bp
至
4.26%
。长端
Shibor1M
、
Shibor3M
分别上行
1bp
、
2bp
。资金交易量较前一交易日均有所减少,隔夜、
7D
、
14D
成交额分别减少
189
亿,
264
亿、
187
亿。交易所资金
GC001
加权平均利率大幅上行
270bp
至
7.09%
,
GC007
加权平均利率下行
28bp
至
3.58%
。
在岸人民币继续贬值。
截至昨日
21:00
,美元兑人民币在岸即期汇率为
6.8971
,相比前一日上升
54bp
;美元兑人民币离岸即期为
6.8935
,相比上一日下跌
12bp
,低于在岸
36bp
;离岸人民币
12
个月远期汇率为
7.0247
。
【利率债市场:收益率继续上行】
利率债一级市场招标降温,需求分化严重
。昨日一级市场发行三期口行债和四期国开债,其中口行债
1Y
、
5Y
、
10Y
发行利率分别为
3.79%
,
4.34%
、
4.39%
,中标倍数分别为
1.77
、
2.01
、
4.32
,除
10
年期外认购需求偏弱;国开债
1Y
、
3Y
、
5Y
、
10Y
发行利率分别为
3.80%
,
4.16%
、
4.23%
、
4.23%
,中标倍数分别为
1.81
、
1.73
、
3.81
、
2.81
。
二级收益率全面上行
。国债
1Y
上行
7bp
为
3.37%
,
5Y
上行
7bp
至
3.47%
,
10Y
上行
3bp
至
3.55%
。进出口债
1Y
上行
6bp
至
3.81%
、
5Y
上行
5bp
至
4.33%
、
10Y
上行
3bp
至
4.43%
。国开债
1Y
上行
1bp
至
3.84%
、
5Y
上行
6bp
为
4.29%
、
10Y
上行
5bp
至
4.26%
。
国债期货小幅下跌
。
5
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
TF1706
收于
97.765
,相对前一交易日结算价下跌
0.37%
;
TF1709
收于
97.600
元,下跌
0.21%
;
TF1712
收于
97.345
元,下行
0.16%
;
10
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
T1706
报收
95.180
元,下跌
0.44%
。
【信用债市场:收益率震荡上行】
收益率震荡上行。
昨日短融交投活跃,参与机构主要是银行和基金,成交主要集中在三个月以内和六个月附近的
AAA
短融产品。中票交投较为活跃,各类机构均有参与。企业债交投活跃,基金、保险、银行和券商资管均有参与。中债中短期票据收益率曲线(
AAA
)
1Y
上行
3bp
为
4.46%
,
3Y
上行
2bp
为
4.75%
,
5Y
上行
2bp
为
4.83%
。成交活跃的公司债中,
AAA
级的
12
石化
01
收益率下行
13bp
为
3.83%
;
AA+
级的
16
魏桥
03
收益率下行
3bp
至
6.09%
。
所有评级信用利差收窄。
1Y
所有评级信用利差均收窄
3bp
,
3Y
除
AA-
评级信用利差下行
10bp
外
AAA
、
AA+
、
AA
评级均收窄
5bp
,
10Y
除
AA-
评级信用利差下行
7bp
外
AAA
、
AA+
、
AA
评级均收窄
4bp
。从收益率所处位置来看,除了
1
年期
AA-
评级处于
30%
分位数以外,
1Y
的
AAA
、
AA+
、
AA
评级收益率均处于
45%-50%
的分位数水平,
3
年期除
AA
所有评级信用利差均处于
50%-60%
分位数水平
,3
年期
AA
处在较低位置,分位数为
36%
;
5
年期
AA
评级收益率处于历史较低位置,自
09
年起分位数为
24%
【转债及交换债市场:中证转债指数小幅下跌】
昨日,中证转债指数下跌
0.12%
。在涨跌幅排行榜中,汽模转债大涨
6.47%
,
16
以岭
EB
、
14
宝钢
EB
分别上涨
0.75%
、
0.63%
;江南转债和航信转债跌幅居前,分别下跌
0.80%
和
0.70%
。
【股票及商品市场:沪深延续下跌,商品再遭重挫】
沪深延续下跌。
上证综指下跌
0.25%
,深成指下跌
0.36%
,创业板指下跌
0.13%
。建筑材料、建筑装饰涨幅居前,分别上涨
0.88%
、
0.86%
。概念板块中,雄安新区、海绵城市涨幅居前,分别上涨
2.20%
、
1.99%
,航母指数,通用航空表现较弱,分别下跌
2.52%
,
1.90%
。
大宗商品再遭重挫
。黑色系集体下跌,相对前一交易日结算价,焦炭、焦煤、铁矿石、螺纹钢分别下跌
5.75%
、
6.01%
、
7.97%
、
6.15%
;有色板块全面下跌,沪铜,沪银分别下跌
3.23%
,
2.46%
;化工板块中,
PVC
、甲醇下跌
4.02%
、
5.01%
;农产品表现平淡,棉花上涨
0.50%
,鸡蛋下跌
0.75%
。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
固定收益研究
覃汉/刘毅/高国华/尹睿哲/肖成哲
GUOTAI JUNAN Securities FICC Research
国泰君安固定收益研究团队力求为您提供最及时、最深入、最前瞻的独到见解和观点,
请长按上方图片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