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车之乱,早就不是新闻。
去年年底,人人车经历了一次危机公关。
重庆的雷先生在网上发了一封“控诉信”,称他在人人车买了一辆车,到车管所验车时,警察掀开引擎盖后发现,这是一辆事故车。
而在此之前,车辆经过了所谓人人车的“249项检查”。
此后,人人车CEO李健在朋友圈承认:“人人车在其中担有99%以上的责任”。
广州的孙刚则更惊险。
他从瓜子二手车买了一辆宣称“里程9166公里的准新车”。
在高速路上行驶时,车辆时速由110公里突降至60公里,车辆变速箱突发故障,险些酿成后车追尾事故。
孙刚事后发现,这辆车实际行驶里程已超5万公里,曾作为滴滴网约车使用。
如今,人人车、瓜子、优信等二手车电商平台,仍不断曝出用户买到事故车、涉水车的新闻。
“99%的二手车都会调表”,周瑜直指行业痛处,“检测是二手车行业最大的痛点。”
但现状是,国内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也没有具备公信力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而商家喊出的数百项专业检测往往沦为走过场,买卖双方存在严重的信任危机。
在美国,每辆车都有一份档案,包括了下厂后的每一次维修、保养、出险等记录。在二手车交易过程中,根据档案信息,就能得出一个公允的价格。
但中国,并没有这套体系和标准。
如何给二手车定价?各家都是自建体系和堡垒。
诸如优信瓜子等二手车电商平台,都是自建的检测团队。各家对外宣称的上百项检测标准,既不透明,也没打通。
实际上,最好的解决方式,就是出现一个大家公认的独立第三方。
而行业的尴尬是,监管和行业巨头还未出现,没人一统江湖。而像精真估、车鉴定、车300等第三方检测机构,都还属于起步阶段,江湖地位未稳。
因为没有行业的统一标尺,汽车的流通黑匣子难以打破。在这样的背景下,所有的检测只能依赖于线下实体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