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能源网
(公众号
hxny3060
)获悉,
12
月
2
日,江苏常友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常友科技”)深交所创业板
IPO
提交注册,距离正式登陆资本市场又近一步
。
同时,常友科技还拟募资7.63亿元,主要用于风电高性能复合材料零部件生产线扩建项目,轻量化复合材料部件生产线扩建项目,研发中心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等。
早在2022年6月,深交所便受理了常友科技IPO申请,2023年4月上会获得通过,但直到两年半后,才正式提交注册。
自去年以来,风电行业迎来了一股上市潮,接连有公司成功上市,主要集中在上游零部件及下游运维环节。那么,此次即将上市的常友科技又是怎样的一家公司呢?
绑定大厂,营收利润稳定
常友科技成立于2006年,业务涵盖风电和轨道交通等领域,风电产品包括风电机组罩体、风电轻量化夹芯材料等,
今年上半年,两项业务合计收入占总营收的96%以上。
常友科技的客户主要为风电整机企业。目前,常友科技已与国内主流风电整机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包括中国中车、远景能源、电气风电(SH:688660)、运达股份(SZ:300772)、三一重能(SH:688349)、东方电气(SH:600875)、金风科技(SZ:002202)、明阳智能(SH:601615)等。
常友科技的客户相对集中,2021年到2024年1-6月,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总营收比重分别为87.68%、94.31%、85.86%和 91.19%。
为就近配套客户,常友科技在江苏、河北、湖南、内蒙古、云南、四川、甘肃、广西、黑龙江等地均设有生产基地,以降低运输成本、缩短供货周期、提高与客户的协同能力。
在产品方面,常友科技风电机组罩体类产品已覆盖1.8MW机型到10MW机型,覆盖国内全部主流机型的产品系列,目前正从事11MW以上更大型号风电机组罩体的研发。
常友科技的产品主要供陆上风电产品使用。受益于2022年陆上风电市场需求回暖,近三年来,常友科技的经营规模实现同比扩张,风电机组罩体类产品产能和产量同比提升,风电轻量化夹芯材料销量大幅增长。
受此影响,近三年来,常友科技的营收保持稳中增长,2021年、2022年、2023年以及2024年1-6月,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6.2亿元、7.4亿元、8.7亿元以及4.46亿元。
但是,由于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呈波动趋势,利润则也出现小幅波动。2021年、2022年、2023年以及2024年1-6月,公司的毛利率分别为23.91%、25.22%、24.24%和25.56%,对应的净利润分别约为6182.3万元、8753.9万元、8260.3元以及4552.5万元。
近两年来,风电行业价格竞争激烈,风电整机商通过各种渠道降低成本,对供应商要求压低价格也是降本手段之一,在此境况下,作为产业链上游的常友科技能够保持较稳定的毛利率也极为不易。
关联业务亲属“分羹”
华夏能源网注意到,常友科技是一家典型的家族控制企业,董事长兼公司总经理刘文叶一家为公司实控人,并与诸多亲属控制的企业之间有业务往来。
常友科技前身为利恒机械,最初并没有实际业务。2011年,刘波涛、王迎春夫妇(刘波涛系刘文叶之父)收购了其100%股权,正式进入风电领域,同时,利恒机械将厂区出租给常友能源(刘波涛家族经营企业,2009年成立,2020年注销),用于风电机组罩体生产业务。
2015年,利恒机械承接了常友能源风电机组罩体生产业务,开始从事风电机组罩体产品生产,并于同年更名为常友科技。2019年开始涉足轻量化夹芯材料制品。
天眼查显示,常友环保曾于2020年12月引入一笔战略投资,投资方包括中国风险投资有限公司(中国风投)、常州政府投资基金、久润投资、拓邦投资、豪迈资本、杉杉创投、青域基金、伟创投资等。
外部资本进入后,刘波涛和王迎春夫妇均辞去了常友科技的职务。
目前,常友科技实际控制人为刘文叶、包涵寓、刘波涛和刘文君,直接及间接合计持股77.44%。
此四人为亲属关系:包涵寓是刘文叶的配偶,刘波涛是刘文叶的父亲,刘文君是刘文叶的妹妹。
不仅如此,在公司的采购关联业务中,出现了不少亲属的身影,由其亲属控制的关联方公司超过7家:
常友科技采购巴沙木原材料的公司有苏州联恒、东谷新材、中亚包装等,其中,苏州联恒实际控制人为刘文叶表兄陈洪坚;中亚包装由刘文叶姑姑的儿子陈洪坚、陈洪运兄弟二人分别持股33%和67%;东谷新材由刘文叶妹妹刘文君的配偶李可人持股100%。
常友科技采购钣金件及钣金加工服务的公司新春帆,由刘文叶母亲王迎春的哥哥的儿子王一帆持股70%,王迎春的父亲王家宝持股30%;丹阳市皇塘镇友一春能源设备加工厂,由刘波涛的配偶王迎春兄弟之子王一帆完全控股;武进区嘉泽芮军五金厂,是刘文叶舅舅芮林芳之子芮军的个体工商户企业;中亚货运由刘文叶姑姑的儿子陈洪坚持10%股权,陈洪坚堂嫂宗薇持90%股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