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贾圆圆、莫祯贞
GEI新经济瞭望
编者按:
新经济时代,各种具有前沿性、创造性的新场景成为创新生态的焦点和新兴产业爆发的原点,并越来越成为一个区域新经济发展所依赖的稀缺资源;与此同时,围绕场景的创新创业新赛道也成为双创投资的风口和新动能的源头。长城智库基于对国内外新经济场景与创新创业赛道的长期跟踪研究,形成了若干研究成果。本公众号即日起推出【新经济 新场景 新赛道】系列文章,以飨读者。本期为第1期:无人仓储物流新经济。
(一)场景含义
“无人仓储物流”,或称“智慧物流”,是通过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智慧化技术与手段,提高物流系统分析决策和智能执行的能力,实现货物自动化堆叠、分拣、存储与运输,从而提升整个物流系统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目前主要分为以下三类场景:
一是货仓智能化
,即利用条形码、智能标签、无线射频识别等自动识别标识技术、可视化及货物跟踪系统、自动或快速分拣技术,实现对仓库内货物自动化进出库、存储、分拣、包装等操作。
二是运输无人化
,即在仓库间利用无人货车、无人飞机等工具实现货物的远距离运输。无人驾驶车在快递行业应用前景广阔,能自动识别红绿灯、完成自动变道、避让逆行车辆行人等行车操作,从而使车辆能够安全、可靠地在道路上行驶。
三是配送无人化
,即在配送点与消费者之间,利用小型无人机、无人配送车等工具实现货物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无人机对于小批量高频次运输具有天然优势,不仅能够降低配送成本、提高效率,还可以解决偏远地区的配送难题。
(二)产业跨界融合
通过跨界连结,能够整合协同更多利益相关方,推动物流经济高质量发展。无人仓储物流的跨界点主要体现在:
物流和电子商务跨界融合。
部分物流企业投身电子商务, 物流企业和电商平台的相互跨界实现“物流”与“信息流”的融合。“菜鸟网络”即物流和电商企业跨界融合的行业实践。
物流与自动驾驶、无人货车跨界融合。
无人机、穿梭车、智能货车等智能终端设备在无人仓储物流中发挥重要作用,助力物流业运营数字化。2018年,苏宁物流联合百度自动驾驶事业部加速落地物流自动驾驶技术。并且京东、苏宁等企业也宣布生产自动化、智能化货车。
物流与智能机器人的跨界融合。
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对仓储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提出更高的要求。昆船物流的AGV产品——智能分拣AGV系统,是物流系统集成商在智能机器人领域的创新突破。
物流搬运机器人与自动分拣机器人。
广泛使用搬运机器人、自动分拣机器人、智能输送系统、自动装卸等技术设备,实现从订单处理、快速分拣、快速包装的全自动化,真正做到无人化智慧仓储。高工产研机器人研究所(GGII)预计,到2020年,中国智能仓储市场规模将超过954亿元,并随着电商、冷链物流对智能化升级的需求不断攀升,将催生出巨大的市场空间。
自动驾驶货运与物流无人机。
自动驾驶货运与物流无人机使货物的运输、配送过程自动化、信息化、网络化。自动驾驶货运实现货物的长距离运输,而小型较轻的货物通过无人机进行配送,实现迅速高效的“最后一公里”。据圆通研究院预计,到2020年,中国工业无人机市场规模将达到164亿人民币。
物流大数据新应用。
以对货物出仓、运输、中转、签收全程追踪的数据为基础,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对流通过程中产生的信息进行自动获取、自动分析,从而做出库存预测、运输最优线路、客户需求预测等相关决策,使商品从源头开始被跟踪与管理。
货仓智能化
涉及AGV、自动货架、自动存取机器人、自动识别和自动分拣系统等先进物流设备,代表企业包括昆船物流、瑞仕格、今天国际等。
运输及配送无人化
场景下,无人货车、无人机以及无人配送车是主要的实现工具,参与企业以国内外无人驾驶企业、电商、物流巨头企业为主,如Uber、顺丰、京东、亚马逊等。目前国内外无人仓储物流典型头部企业包括菜鸟网络、京东物流、亚马逊等。
(一)菜鸟网络:未来物流园区
菜鸟网络2013年成立于杭州市,由阿里、顺丰、申通、圆通、中通、韵达等共同组建,可提供仓配网络、菜鸟物流云、快递平台等产品及服务。其自主研发的配送机器人菜鸟小G,通过智能配送机器人解决最后一公里配送问题。
【案例:菜鸟网络未来物流园区】
2019年3月,菜鸟网络宣布,其位于天津武清的未来园区完成IoT(物联网)智能升级并投入使用。园区内大量应用了IoT、AI、边缘计算、机器人调度等技术,可实现智能分拣、搬运,是华北首个“未来园区”。未来园区内,在包裹打包拣选区域,由机器人负责搬运,助力工人完成商品拣选、打包。
菜鸟网络未来物流园区可实现的主要场景包括:
AGV机器人自动分拣。
菜鸟网络通过投用自动化流水线、AGV机器人、机械臂等自动化设备,使分拣效率得到大幅提升。货仓内,由机器人完成货物的上架和下架,可实现全无人操作。以AGV机器人为例,它是仓库里的“大力士”,可以举起500公斤的重物。消费者在网上下订单后,该机器人会立即到存储商品的货架区,将装有消费者购买商品的巨型货架搬运到拣选工作站,拣选工作站的工作人员会把商品从货架上取下。机器人和人工协作完成商品的拣选,后续才能够打包发货。在仓库内,货架的位置会根据订单动态调整,调动机器人时也是就近调配,最大程度上保证了仓库内的运作效率。
刷脸无感取件。
目前,国内所有带摄像头的菜鸟驿站智能柜都已经开通刷脸取件功能,消费者可以在柜子上自主选择、授权,使用刷脸取件功能。菜鸟驿站智能柜是菜鸟驿站最后100米包裹服务的组成之一,覆盖了包括北、上、广、深、杭在内的全国大中城市,作为上门服务的补充,为消费者提供多元可选的取快递服务。它融IoT、人脸识别技术为一体,既实现了取件的智能化,也实现了柜子管理的智能化,可故障自检、远程维护等。
(二)京东物流:亚洲一号智能物流仓
京东集团2007年开始自建物流,2017年4月正式成立京东物流集团,物流服务包括京东供应链、京东快递、京东云仓等。
【案例:京东物流启用亚洲一号智能物流仓】
2019年618全球年中购物节期间,京东物流启用亚洲电商物流领域规模最大的智能物流仓群,全国23座亚洲一号智能物流园区投入运营,截止目前,京东物流智能物流园区已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武汉、沈阳、西安和杭州建设落地,未来五年将在30余城市陆续建造。
今年双十一,京东物流投用25座亚洲一号智能物流仓,25座“亚洲一号”、70个机器人仓,单仓日分拣百万单。1分钟内,智能设备可以识别面单200张,完成2万件商品的上架,为商品拍照32万次;智能大脑1分钟为机器人计算出千亿条路线;分拣机器人1分钟累积跑200公里;拣选机器人1分钟完成商品抓取近2000余次,5000件商品完成智能打包。
亚洲一号智能物流仓可实现的主要场景包括:
机器人自动打包。
京东物流全面升级了磁悬浮自动打包系统,引入了机器人的全自动打包。机器人的打包动作,主要是模拟人体的动作和形态,通过视觉指引进行操作。这个过程中,3D视觉相当于眼睛,可以看到商品形状以及位置,算法作为大脑,指导机器人执行动作,最终完成商品的抓取及摆放动作。
货品自动分拣及拣货路径优化。
京东智能物流仓可实现货品自动出库、补货,利用自动分拣机实现货品自动分拣等,提高运营效率。在拣货路径优化方面,通过蚁群算法计算出从主通道不同入口进入到复核台的所需商品的最短拣货路径,减少员工无效拣货路径。
(三)亚马逊:无人仓库(订单履约中心)
亚马逊(Amazon)1994年成立于美国,是一个综合性全品类电商平台,旗下产品类别包括图书、电子产品、家用百货、服饰鞋类等。
【案例:亚马逊无人仓库(订单履约中心)】
亚马逊无人仓库(订单履约中心Amazon Fulfillment Center)在全球各大站点均有分布,无人仓库内可实现自动采购、自动分仓、自动指导发货、智能仓储、智能收货等,打造亚马逊新一代智能物流。公司布局智能无人仓的时间较早,自2012年开始布局至今,亚马逊全球部署的仓储机器人数量已达10万台,仓库自动化程度、订单处理能力均居全球前列。
亚马逊无人仓库可实现的主要场景包括:
智能机器人作业。
橙色机器人Kiva在亚马逊配送中心帮助运送产品。Kiva系统作业效率比传统的物流作业高2-4倍,机器人每小时可跑30英里,准确率达到99.99%。在自动化技术方面,亚马逊已启用了多款机器人,如摇臂机器人、仓储机器人、智能运算推荐包装、智能包裹分拣等。这些机器人通过数据分析和算法优化有条不紊地“并肩作战”,因此机器人在仓库内并不会出现碰撞等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