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钉科技
钉科技是中国家庭互联第一平台,以家庭为核心,服务智能硬件、软件和解决方案发展的网络平台,支持家庭互联网产业上下游沟通与联动,推动互联网+家发展进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浪科技  ·  【#全球第三大车企计划搁浅# ... ·  昨天  
36氪  ·  连微商都嫌弃玛莎拉蒂了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钉科技

长虹技术长板能量再释放:华意商用研究中心锚定“全球最强”

钉科技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9-10-28 17:29

正文

[钉科技述评] 创新从来不是单点,而是上下游的联动。 深谙这个道理的企业很多,但真正能做到的却很少,所以近年来常常可以看到不同外观设计的各类电子产品井喷般推出,但在产品能力和用户体验上却并没有许多实质提升,因为这些“创新”,大多单纯来自下游,缺乏产业链上游的关键技术支撑。


其实,真正的创新仍然来自于少数能够打通产业链的企业。 长虹正是其中之一,按照长虹的视角,创新始终是上下游协同的系统性工程。 日前,长虹华意(中国)商用研发中心揭牌,旨在充分整合华意系商用研发资源,发展商用产品技术,增强竞争力。 在钉科技看来,这是长虹华意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出的又一步,更是对长虹创新理念的一脉相承。


图-长虹华意(中国)商用研发中心揭牌仪式


长虹华意从“全球第一大”到“第一强”,商用领域正是关键


当长虹美菱冰箱的制冷保鲜能力越来越被消费者认同,同样不可忽视的,是作为冰箱心脏的压缩机,长虹华意正是包括长虹美菱在内的全球数个知名品牌冰箱压缩机的提供方。


从2007年长虹入主华意推进转型至今,长虹华意已成为全球冰箱压缩机行业的龙头企业,连续十多年保持着国内冰箱压缩机行业市场份额第一的地位,并连续多年产销位居全球行业第一,全球市场份额超20%,覆盖海尔、海信,博世西门子、伊莱克斯等品牌产品。


据估算,目前全球每四台家用冰箱的压缩机中,就有一台来自长虹华意。 可以说,长虹华意是很多家庭中那个“看不见的朋友”。 与此同时,其旗下的加西贝拉压缩机有限公司(是国际高新技术企业、冰箱压缩机国家标准修正组长单位,国家技术创新示范单位。


在规模上,长虹华意已经坐稳“全球第一大”。 但在钉科技看来,对于长虹和长虹华意而言,规模的“大”,很多时候仅仅表现为一个数字,毕竟,早在2013年,长虹华意的产销量就超过3000万台,其中海外出口在1000万台以上,当时家用压缩机产销量在行业内已经达成全球第一。


“大”当然可以展现部分实力,但如果只“大”不“强”,便会存在隐患。 近年来,国际经济形势波谲云诡,由“大”到“强”,已经是不少制造型企业转型的方向,长虹华意也不例外,其在长虹由“大”到“强”的转型背景下,也早已走上了“自强”之路,近10年,华意系用于生产技术改造的投入就达到了近18亿。


木桶理论认为,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一块板。 在压缩机领域,长虹华意算不上有短板,但如果要真正做到由“大”到“强”,在商用压缩机领域的发展是关键,毕竟,相对于家用压缩机产销量多年保持全球第一的亮眼成绩,在商用压缩机领域,长虹华意还是全球第二位。 商用领域,正是那块相对的“短板”。


就此,钉科技认为,成立商用研发中心,以全球市场为目标,加速商用压缩机产业发展,更向“全球第一强”迈进,对于家用压缩机产销量全球第一、商用压缩机全球第二,一度凸显规模优势的长虹华意而言,适逢其时。


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再迈一步,延续长虹创新精神


掌握更多关键技术,才更有可能把握未来,这并不是危言耸听。 长虹从来深知这个道理,正是创新驱动与技术引领,让已经60岁的长虹仍然保持着“青春”的状态,在近年来整体走势并不高涨的家电业持续着良好发展。


今年5月,长虹公司董事长赵勇考察长虹华意时,已经表示为充分整合华意系商用研发资源,发展商用技术,增强公司竞争力,需要成立商用研发中心,进而完成商用业务“坐二争一”的目标。 5个月后,长虹华意(中国)商用研发中心揭牌,进一步发展商用技术迈向了实质阶段。


长虹华意加西贝拉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商用中心主任张勤建就表示,长虹华意步入发展快车道同时,许多国际行业巨头先后退出舞台中心。 长虹华意能够走在世界行业前列,战略视野,抢占技术制高点是关键所在。 而成立商用研发中心,长虹华意其实是在延续自己的脚步,为在商用领域抢占技术制高点求索,保证商用业务“坐二争一”目标的实现。


长虹华意对技术的执着,其实是对长虹创新精神的延续,这种精神,是长虹入主华意后持续为后者注入的。


之前,有两个节点颇为关键: 一是,2009年,华意景德镇本部筹建新厂,在加西贝拉建立技术研究所,1年后,新厂筹建完毕,实施战略搬迁,当年投产、达产创造行业奇迹; 二是,2016年,世界领先水平的压缩机科研中心——长虹华意技术研发中心投入使用,1年后,长虹华意本部景德镇工厂再投上亿元进行技术改造。


从生产制造到不断寻求技术创新,这是长虹华意对从“制造”向“创造”转型的最好证明。 近10年近18亿的投入,是长虹华意持续进行技术创新的注脚,同样是长虹创新精神的注脚,因为,长虹也保持着不断追求日新月异的状态:


为迎合互联网、智能化时代的发展要求,长虹提出以“智能化、网络化、协同化”为重点的“新三坐标”智能战略,积极推动智能化转型; 在巩固家电版块优势的基础上,长虹向更具发展空间的平台型的科技创新领袖转变,从单纯的硬件制造企业,进化为用户服务的平台和开放的智能制造的服务平台; 由产品运营向用户运营转变,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型,由硬件制造向平台生态进化,长虹率先深度布局AI+IoT,打造智慧家庭生态体系。


无论是从旗下长虹华意还是从长虹自身战略的高度来看,执着技术,寻求变化,都已经深入了长虹体系的骨髓。


戏剧家杜伽尔说: “生活是一种绵延不绝的渴望,渴望不断上升,变得更伟大而高贵。 ”冷链的建设仍将日新月异,长虹华意正要用技术的创新满足其中不断变化的需求; 这个世界也在日新月异,长虹同样要用创新的思维和能力让对美好生活的想象不断发生。 持续满足那些“绵延不绝的渴望”,技术创新将让长虹、让长虹华意“变得更伟大”。 (钉科技原创,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钉科技网”)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