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介绍了中国知识产权在“一带一路”中的重要作用,与共建国家的知识产权合作不断扩大,形成互利共赢的“朋友圈”。文章强调了知识产权作为创新之源在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中的重要性,并给出了在共建国家的相关专利申请和授权数据的具体增长情况。同时,文章还提到了启动新的务实合作项目以及未来合作展望。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中国知识产权在“一带一路”中的重要作用
文章强调中国知识产权与共建国家的知识产权合作不断扩大,为共建国家的发展注入动力,形成互利共赢的“朋友圈”。同时,中国在全球创新指数中的表现也备受关注。
关键观点2: 知识产权在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中的重要性
文章指出知识产权作为激励创新的基本保障、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在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作用更加凸显。
关键观点3: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和绿色低碳方面的专利数据增长
文章提供了详细的专利申请和授权数据,包括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和绿色低碳方面的专利增长情况,显示了我国及共建国家在相关领域的迅速发展。
关键观点4: 新的务实合作项目的启动及未来合作展望
文章提到大会宣布将启动一批新的务实合作项目,进一步深化各方合作,外方专家分享和中国的知识产权合作故事,并对未来合作表达期许。
正文
知识产权是创新之源,知识产权制度对促进共建“一带一路”具有重要作用。
与60余个共建国家知识产权机构、国际和地区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实施中的知识产权领域合作文件达110余份……正在召开的第三届“一带一路”知识产权高级别会议上,一组组数据显示出中国知识产权“朋友圈”不断扩围,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发展注入源源动力,奏响互利共赢新乐章。
不断深化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知识产权合作,推动形成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科技发展环境。数据显示,2013年至2023年,我国企业在共建国家及相关组织累计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到7.0万件和3.5万件,同时,共建国家在华累计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到28.5万件和18.2万件。“朋友圈”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逐步实现共同发展繁荣。
当下,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创新引领发展的趋势更加明显。知识产权作为激励创新的基本保障、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作用更加凸显。2013年至2023年,我国在共建国家及相关组织获得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明专利授权2.7万件,年均增速达16.9%;共建国家在华获得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专利授权5.5万件,年均增速达11.6%。数字技术创新正有力支撑共建“一带一路”数字化转型。
2016年至2023年,我国在共建国家及相关组织的绿色低碳发明专利累计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为3637件和1664件,年均增速分别为26.0%和21.3%;共有63个共建国家在华进行绿色低碳发明专利申请,累计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为16507件和9930件,年均增速分别为7.7%和3.1%。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正不断提速。
新时代以来,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快速发展,有力促进了创新型国家建设,同时始终致力于推动更加有效地保护和使用知识产权,共同建设创新之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GII)报告》先期报告显示,中国的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连续第二年位居世界第一。
外方专家在会上分享了和中国的知识产权合作故事,并对未来合作表达期许。
“引进来”“走出去”,丰硕的合作成果沿着“一带一路”不断延展。
启动专利加快审查试点项目,助力各国创新成果更快在中国获得保护;启动地理标志保护和合作试点项目,为促进优质地理标志产品的互认互保和跨境贸易奠定良好基础……大会宣布将启动一批新的务实合作项目,进一步深化各方合作。
十余载春华秋实,“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合作跨越山海,正不断促进着全球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更好造福各国人民。
增强保护意识 绘就更具活力的新时代图景 ——写在第23个世界知识产权日之际
探馆新奇特 触摸高科技——记者探访第二十四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
“绿色丝路”上的新机遇——绿色低碳技术合作惠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
来源丨新华社 记者丨宋晨 徐鹏航
责编丨陈麓伊 监制丨杨翼
投稿/纠错:[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