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澎湃新闻
有内涵的时政新媒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华社  ·  以你为傲! ·  2 天前  
中国新闻网  ·  丁真工作室道歉 ·  4 天前  
新华社  ·  韩东勋:不后悔 ·  4 天前  
新华社  ·  今起,全面实施!有这些优惠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澎湃新闻

捂脸,我竟然被一个国产综艺节目给吓到了

澎湃新闻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3-29 18:23

正文

影视吐槽姐 | 文


相信不少朋友看了标题就知道吐槽姐说的是哪个综艺,就是芒果TV推出的《明星大侦探》(创意来源于韩国JTBC台的《犯罪现场》),模式是明星扮演案件中的角色,寻找蛛丝马迹破案。


《明星大侦探》的播放量不错,第二季上线7案时播放量已经突破了10亿,可话题度似乎总是欠些火候,直到《恐怖童谣》案上线,凭借着把不少人吓坏的剧情,节目收割了一波话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恐怖童谣》案上下集,在剧情铺排和气氛营造上,已经超越了绝大多数大概是拍来搞笑的国产恐怖片。


《恐怖童谣》案一开始,“暴雪封山”和“古堡”元素迅速上线,形成了推理文学中的“暴风雪山庄”模式,在这个封闭的环境中,谁都可能被害,谁都可能是罪犯。



短暂的人物出场之后,诡异的童声歌谣响起(这首童谣真的很瘆人,保证让你看完节目后“余音绕梁”几个小时):


“一个,两个,三个小朋友,


四个,五个,六个小朋友,


七个,八个,可爱小朋友,


一起,手拉手,玩雪球。


一本,图书,看到第八页,


一首,歌谣,唱完第四句,


……”


对推理小说有点了解的观众应该很快就反应过来了,剧情灵感来自于阿加莎的《无人生还》,而这首童谣应该就是死亡预告。果然不出所料,第一位死者出现,他的桌上有一本书,正好翻到第八页。


这时候,本期扮演侦探角色的撒贝宁开始组织破案,从时间线整理到现场搜证,从人物关系梳理到作案动机推断。不断出现的线索,让人物关系变得越发错综复杂,每个人背后都似乎隐藏着巨大的秘密。


节目组布置的场景。


而就在他们抓住凶手后,凶手却在唱完四句童谣后被杀,说明死亡预告并没有结束……



《恐怖童谣》上集到这里戛然而止。带着诸多未解之谜,我们迎来了《恐怖童谣》下集,大家在之前的搜证中,发现了一篇孤儿院遭屠杀、仅一人存活的报道;另一边,大家在开启孤儿院新地图后,发现了7个墓碑。



墓碑信息透露出墓主人几乎都是同一天死亡的,而在交流过程中,玩家们都互相目睹了各自的死亡,就是说……



没错……现场的所有角色其实都已经死了……到这里我就不剧透了,因为案件至此已经进入了另一个维度,也是对另一部经典电影的致敬。


本来只打算随便看看《恐怖童谣》上集的我,没想到连着两期看了整整4个小时。


吐槽姐个人觉得,《恐怖童谣》绝对属于《明星大侦探》中的上乘之作。首先在故事性上,编剧团队将节目设定和多部经典作品糅合得相当不错,人物丰满,剧情立体,没有出现之前很多期中遭人诟病的情节狗血问题。


同时,节目在恐怖气氛的营造上,也算煞费苦心。反复播放的童谣预示着杀人事件,这在一定程度上给玩家和观众造成了一种条件反射,以至于每次童谣突然播放,大家自然会联想到死亡,浑身起鸡皮疙瘩。明星玩家也被剧情带动,他们的反应又对观众形成了二次影响,增强了这种恐怖气氛。



道具中渗透的恐怖元素无处不在。比如古堡中的人偶,它们是会说话的。机械化的声音,支离破碎的语句,绝对能把人逼疯。



人偶本身又因其与人类相似又格格不入的违和感,很容易引发恐怖谷效应。相信不少人看到人偶或者小丑,会产生莫名的紧张感,比如↓↓



我就随便举两个例子,不敢多做,瘆得慌。


再比如节目中处处弥漫的“孤儿院”元素。我们看这张孤儿院的合影,黑白的,孩子们穿着制服,却看不清脸。



木讷,违和,还有模糊带来的一丝不安,使这张照片具有一种莫名的诡异感。同样,孤儿院也是恐怖惊悚题材影视作品的常客。


再有就是节目中的那些机关道具。场景中地窖和暗门应有尽有,关键是你永远都不知道打开后会有什么惊喜……



比如打开上面这个地窖……



迎来了骷髅……


当然,还有音效。吐槽姐就说一句,我为了截图来来回回拖动进度条,感觉音效那个分轨就没有断过,后期为了营造气氛也是拼了。


这两期节目虽然推理部分依旧是短板,但故事铺排和氛围营造绝对过关,非常推荐大家去看。


最后我们回归这个综艺本身,《明星大侦探》第一季和第二季在豆瓣上分别收获了8.6和8.8的评分,而且还得到了不少韩国原版粉丝的认同,确实算得上是“良心之作”。


首先,编剧对节目剧情的把控能力很强,从第一季到第二季,保持了一贯的跌宕起伏的“狗血”风格,且主题没有任何重合。每个明星都会拿到非常详尽的人物故事,他们和死者的故事交织,形成事件的故事网,而这个故事网在时间线和人物关系上基本是相通的。随着节目的推进,还出现了连环案、多凶手、案中案等情况,是难得的第二季还能保持水准甚至有所提升的节目。


其次,道具组确实花了大力气,场景是根据主题精心布置的(大家可以参看有未来感的《2046》和有年代感的《请回答1998》这两期),里面的食物道具都是能吃的,连游戏机都能玩。 



有一次还引入了真人尸体,演员躺在案发现场好几个小时不能动弹。
但是,作为一个推理节目,《明星大侦探》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推理部分不足。


到目前为止,《明星大侦探》故事性和推理性的比重还不够平衡,推理部分相较剧情而言,还是太弱。线索几乎都是比较直白的文字提示(比如借条、情书),人物设定和关系也主要是典型的“非黑即白”。


设置的套路过于明显,基本是每个人都没有不在场证明,都有杀人动机且程度相似,甚至多次出现所有嫌疑人都计划在同一天杀死被害人的情况。结果常常是玩家分析了一整部琼瑶戏出来,却没有太大的用处,因为没有一环套一环的严密逻辑,等于一切回到了起跑线,导致玩家破案主要还是靠猜和感觉,而不是推理。


用来指证凶手的,一般都是极其简单的物证。而且凶手永远会把关键性证据落在现场或带在身上,却几乎没有人能找到。


这自然也是节目为了可看性做的权衡,但吐槽姐还是希望能有所突破。好多期节目逻辑线都不严密,即使解密了作案真相,但说服力不够,反而显得“强行解释”。


第二,观众参与度低。


参与度本来是这个节目的优势,观众可以跟随着线索去寻找凶手。但就像上面提到的,通过已有的线索去分析,只能得到一个结果,所有人都有犯罪时间和犯罪动机,且程度还差不多,而观众又没有办法直接接触现场证据。因此,对于喜好推理的观众来说,这个节目只能起到隔靴搔痒的作用。


第三,“跳戏”情况频繁。


这个点不能完全算缺点,嘉宾时不时跳回自己原本的身份是制造笑点的主要方式,比如动不动就“飙车”的嘴贱撒贝宁。



但是对于注重推理部分的观众来说,这一点确实非常影响整体的气氛和带入。
总的来说,《明星大侦探》是一档非常过关的综艺,完全可以把它当成侦探剧来看。毕竟它集狗血剧情和推理游戏于一身。再说,还能偶尔上上撒贝宁和何炅这两位 “大大”开的车,仅供娱乐足够了。





本期编辑:邢潭




推荐文章
新华社  ·  以你为傲!
2 天前
中国新闻网  ·  丁真工作室道歉
4 天前
新华社  ·  韩东勋:不后悔
4 天前
新华社  ·  今起,全面实施!有这些优惠
5 天前
陈安之  ·  教你如何要回被借的钱?
7 年前
环球时报  ·  绿营连孔子都不放过?
7 年前
詹姆士的厨房  ·  什么是味淋?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