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燕大元照
北大社第五图书事业部 · 燕大元照法律图书官方账号,在打造精品法律图书的路上,我们的梦想是星辰大海 ~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闻广角  ·  2025春节档电影票房破50亿 再创新高 ·  昨天  
新闻广角  ·  大反转!即将抵达泉州! ·  昨天  
新闻广角  ·  美国正对DeepSeek开展国家安全调查 ·  4 天前  
新闻广角  ·  知名景区紧急通知:暂停开放!已开始退票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燕大元照

王涌教授讲座实录精华九则

燕大元照  · 公众号  ·  · 2020-12-03 17:16

正文



《私权的建构与分析》

   王涌

一百年前,霍菲尔德发现了法律关系的元形式,今天成为分析民法学的奠基石。一百年前,霍菲尔德发现了法律中的数学,今天成为法律人工智能的本体论。法律背后的理性和逻辑,隐秘至深。霍菲尔德发现了法律概念的“最小公分母”,像一束光穿透了隐秘世界。历经二十年的潜心研究,本书作者王涌老师运用霍菲尔德的法律关系形式理论,最终创建和完善了分析民法学的理论体系。


PART-1


法学教育面临的问题

四年的法学教育面临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考试和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并不完全挂钩,也就是我们围绕课程所进行的那些考试,它能够完成的一个基本的功能就是赋予同学们以基本的知识框架和知识体系,但是它并不能够使得同学们在未来的法学职业当中如律师、法官、检察官、学者,培养出相应的能力。

PART-2


法学生应该具备的三种能力

法学院的同学们经过四年的法学教育之后应该具备以下三点能力:

第一点,写作能力,包括文学写作,专业写作以及具有思辨性的写作。

第二点,演讲和论辩。

第三点,要有一种浩然之气,是一种社会责任感。

PART-3


读传记能和伟大人物做朋友

多读传记你就多了很多伟大的人物做你的朋友。因为我们的时间、思维的空间都是有限的,总是要投放到一个对象当中。如果你不读书的话,只能投放到你身边的人,投放到你眼前的时空当中可以看到的那些,但是你并不一定能够接触到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心理,最伟大的人物,最伟大的脑袋。


实际上通过读伟大人物的传记,你可以跟他融为一体,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学习的方法,思辨的方法就会潜移默化影响你。

PART-4


在大一所读的书很重要

我觉得在大一的时候,你的发展是取决于你读了哪些书,是取决于你遇到了哪些老师,因为那一年太重要了。那一年你所遇到的书和所遇到的老师,大体上可以决定你未来发展的价值观,决定你能走多远。 

PART-5


锻炼写作能力的方法——互译

锻炼写作能力一种很好的方法就是互译,同学们可以选一本英文的经典小册子,也不要太长。这本英文的经典小册子,同时又有一本非常优良的中译本,然后你就把它们进行对读。把英文翻译成中文,把中文翻译成英文。


如果你把丹宁勋爵的文章选这么两三篇来进行互译的话,我觉得收获肯定非常大。还有一本就是卡多佐的《司法过程的性质》,那本书也很好。

PART-6


写散文在于细节

写散文就是注重细节,在写散文的时候,要特别注重把细节写出来。写一个事,一定要积累相当多的细节,然后对细节适当地进行文学处理,这就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了。

PART-7


首先成为法学家

如果一个学者在他很年轻的时候说我要当一个政治家,我觉得这个不是非常现实。如果你就是要当政治家,你也必须首先成为法学家,你也必须要使得你自己有充分的学识,充分的思辨能力,否则你怎么可能在政治上脱颖而出。


你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律师,你也首先要成为一个法学家;你要成为一个伟大的法官,你也首先要成为一个法学家。所谓法学家就是对法学有非常深邃的理解,对法学的技能有非常熟练的把握。这实际上是你成为政治家、成为大法官、成为大律师的前提。

PART-8


法律实务不仅需要法学知识

在处理法律实务的时候,30%是依靠法学的知识体系,而70%的内容需要法学知识体系框架以外的其他东西,这些东西有逻辑学、有社会学、有其他的各种学科所需要的一些东西,都会表现在法律的论辩当中。

PART-9


如何知道有没有掌握读过的书

对于看完一本书如何知道自己有没有掌握的问题,我认为看书的时候不考虑收获,我就是把它看一遍。懂了就懂,不懂就算了;记住多少就记住多少,全忘了也无所谓。


其实在这个程序完成之后,你该获得的都已经获得了,而你那个时候反思自己有没有懂,反而成为一个额外的焦虑了,这种焦虑毫无意义。


本文转自“光石法学院”

摘录自王涌教授讲座:老卡尔与你谈心

不日为读者奉上全文,敬请期待哦



 - 推荐阅读 - 


私权的分析与建构

王涌/著    98.00元    2019年12月版


本书为中国民法领域第一次系统性地用分析法学对私权的理论体系进行分析和构建的重要理论尝试,具有开拓性理论奠基意义。该书初稿完成时,即获得了学界高度关注和认可,王泽鉴老师这样评价该书:“这是一件具有开创性的研究,对中国民法学的发展,将有重要贡献。”经过作者二十年的再思考和打磨,此次出版书稿增加了很多新的篇幅,如中国民法典的编撰、霍菲尔德与法律人工智能等契合当代民法发展进程的新内容,由原来初稿的二十多万字扩展到现在的四十多万字。该书由法学泰斗江平先生作序并鼎力推荐。总之,该书是一本理论性和实践性兼具、集作者二十年研究精华于一册的上等佳作,在民法典即将出台之际重磅推出,必将再次引起民法学界的广泛关注,有很强的基础理论研究价值和现实参考意义。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印签纪念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