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人人唱衰的时候,越应该打起精神,大机会就在“混沌”之中。
说心里话,我实在不太想写“失业”的相关话题了,搞得自己内心都焦虑了,都不阳光了!
但没办法,谁让这类话题有流量呢。
前几天跟几个朋友吃饭,我“开玩笑”似的跟他们说:
我现在的文章,都是在用“让人焦虑”的标题,然后去传递正能量。
就现在的“就业率”已经崩盘,很多人都会同意,至少不会激烈反对。
在大多数城市和行业,每天都在上演着相似的戏码:“大企业裁员、小企业倒闭、失业、降薪、破产……”
前些日子,刷到一个视频,山东的一位女大学生发出了“灵魂拷问”:
“上大学还有什么用?大学生毕业即失业,出路在哪里?”
这名女孩毕业一个多月了,几乎每天都去投简历,甚至都很难得到面试的通知,宿舍里一共7个人,现在5个人都在失业中。
寒窗苦读十几载,就为了能有个体面的工作,却赶上这么个“经济下行”的大环境。
但是,我们真的只能抱怨、迷茫、焦虑么?
能不能做点儿什么?因为首先可以100%明确一件事儿:
每天在网上吐槽,每天焦虑的睡不着觉,每天迷茫的跟个断线的风筝一样……,这些并不能让你赚到哪怕是一分钱,找到哪怕是一丝的机会。
既然这样,为什么不换一种状态,或许能找到机会呢?
我们先来思考一个特别简单的问题:人为什么会有焦虑、抱怨、迷茫等负面情绪?
其实答案非常简单:自己解决不了问题了。
现在经济确实不好,但如果你还能有轻松赚钱的方法和渠道,还焦虑了毛线?
所以,想让自己没有这些负面情绪,有且只有一个解决方法:不断地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说起来很简单,但到底应该怎么做呢?在这里,我给大家3条小建议,或许不一定让你马上赚到钱,但至少:你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了,至少能不焦虑了。
建议1:停止一切消耗自己注意力的行为
我多次强调一条真理:
对于每个人来讲,唯一有价值且能控制的东西,就是自己的注意力。你把注意力投放在哪里了,哪里就会产生价值。
失业了、没工作了,时间和脑子就被放空了,这时候肯定需要一些东西去“填补”。
于是,在没事儿干的时候,做许多事儿看起来就是“自然而然”的了,比如:
成天刷短视频、看直播、看爽文小说、看短剧、打游戏、发呆、打麻将、追网络综艺、看真人秀、刷微博、在网络上当吃瓜群众……
每个人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尤其是做完时,绝大多数会有明确的感受——空虚。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得到了什么,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刚才在干什么。
想一想,你刷完两三个小时的短视频以后,大脑除了一片空白,还有记得自己刚才看了什么么?
这两三个小时,都不用说去做赚钱的事情了,哪怕睡觉,自己的身体和大脑都还能得到休息了。
有人说,我忍不住怎么办,实在不知道应该干什么。很简单,把这些只会消耗你注意力的APP,全部都卸载掉。
我现在可不敢把这些APP的名字写出来了,否则会被以“侵犯商誉”的名义投诉的,哈哈!
建议2:学点儿东西,啥都行
不做“消耗注意力”的事情了,时间就空出来了,干什么?
答案是,学点儿东西,啥都行。不一定非是马上能让自己赚到钱的,不一定是自己觉得有用的,不一定是跟自己从事过的行业相关的。
只要是你想学的,自己感兴趣的就行,尤其是在不知道学什么好的情况下。哪怕是学学做饭都可以!
当然了,如果有明确的可以让自己赚钱的事情,当然是首选要学习的。顺便做个广告,比如:学习私域。
不知道学什么能赚钱的话,看一下下面这两篇文章吧,能给你很多的启发。
点击阅读👉:
经济下行,这个赛道却成了普通人最好的赚钱机会
点击阅读👉:
未来5年,这个赛道能让你赢麻了、赚翻了!一个人能干,可兼职副业
看看书,实在不知道看什么了,就看看历史类的、思维成长类的相关书籍。
建议3:养成两三个好习惯
什么好习惯都行,这对于你自信心的提升、状态的调整,甚至整个人生的改变都会有莫大的好处。
比如:每天喝7杯水、每天跑3公里、每天做100个俯卧撑(女士可以做仰卧起坐)、每天早起、每天写一篇文章、每天读一些书……
我知道,这些好习惯的养成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很难,没那么简单。
在这里,告诉大家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把习惯养成的目标修改成去做,而不是具体的量。
举个简单的例子,你想每天读50页书,如果给自己定下来这个习惯目标,那我相信:至少80%以上的人是坚持不下来的。
但是如果把目标换一下呢?换成:每天打开书就行。没错,打开书就可以。
只要你把书打开了,就算完成了今天的目标。
千万千万不要小瞧“打开”这个动作,因为你打开了,就可能会去看第一页,看了第一页,就可能看第二页。
你不一定每天都能完成50页,比如有时候只看了10页,但也有时候能看100页。
我举的这个例子,不是瞎说,是有科学依据的,
美国教授B.J.福格写过一本书《福格行为模型》,福格是行为设计学的创始人。
如果不知道看什么书,从这本书开始吧。
我是老高,专注于基于私域的小微创业项目的实践与研究。如果你也想利用私域,脚踏实地的赚钱。
关注我,跟我一起慢慢变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