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加州正经历40多年来最严重的冬季火灾。该区域一般不会在此时节发生火灾,但由于多项特殊因素的共同作用,野火快速而致命地重创了城市。
首先是南加州季节性强风圣塔安娜焚风(Santa Ana winds)以每小时160公里的速度席卷,而且它极度干燥,为火势蔓延提供了超强动力。再者,该地此前生长了大量植物,现在创纪录的冬季高温又使植物身处干燥空气中,成为优质燃料。另一方面,温度骤降的异常急流与风中摇曳的脆弱电线也是关键推手。
2025年1月8日,在加州阿尔塔迪纳(Altadena),一名男子走过一家被伊顿大火烧毁的企业
科罗拉多大学火灾科学家珍妮弗·巴尔奇(Jennifer Balch)表示,随着全球变暖,过去几十年来美国西部遭遇了很多又快又猛的小规模火灾。2024年10月,巴尔奇于《科学》杂志发表新研究,介绍了2001~2020年间美国发生的6万多起火灾——其中火势蔓延最快、破坏力最强的火灾的发生频率,在这20多年里增加了约1.5倍;它们造成的损失远非那些发展速度较慢的大规模火灾可比。“火灾的蔓延速度变得越来越快。我们怀疑罪魁祸首是气候变暖。当条件合适时,燃料会更容易燃烧。”夏季火灾通常规模更大,但燃烧速度没冬季的那么快。美国地质调查局的火灾科学家乔恩·基利(Jon Keeley)表示,冬季火灾“破坏性更强,因为它发生得更迅猛”。宾夕法尼亚州的气象预报公司AccuWeather估计,此次加州火灾造成的损失可能高达570亿美元。公司的首席气象学家乔纳森·波特(Jonathan Porter)判断:“根据烧毁的建筑物数量和经济损失,这可能是加州现代史上最严重的野火。”
1月8日,加利福尼亚州阿尔塔迪纳,一名消防员正努力扑救伊顿大火
另一家位于内华达州的气象研究机构西部区域气候中心(Western Regional Climate Center)指出:大气中各种要素都完美地形成了合力,从而产生这种模式和强风。 加拿大汤普森河大学火灾科学家迈克·弗兰尼根(Mike Flannigan)表示:风速越快,影响就越大。如果消防员能于10分钟左右的时间内赶到火场,火势就可得到控制;若等上15分钟,就为时已晚。加州水资源研究所的气候科学家丹尼尔·斯温(Daniel Swain)解释道:圣塔安娜焚风是源于内陆的下坡风,具有快、干、热的特点,加速进击南加州非海岸,极大助长了火势。但这些风与人类造成的气候变化之间并无确切联系。加州大学默塞德分校气候学教授约翰·阿巴佐格鲁(John Abatzoglou)则判断,导致这些强风的原因之一是急流温度骤降——它们也将冷空气带到了美国东部2/3的地区,使当地遭遇极寒。急流是地球大气层中快速流动的狭窄气流带,是大气环流的重要环节。一部分学者目前认为急流温度骤降与气候变化相关。根据基利博士的说法,圣塔安娜焚风每年出现的时间越来越晚了,从干燥的秋季推后至潮湿的冬季。按照常理,这应当降低火灾风险,但现在我们看到了不正常情况。
1月8日,消防队员开始清理洛杉矶太平洋帕利塞德社区大火过后倒下的树木
斯温和阿巴佐格鲁都认为,经过两个湿润的冬季,大气层河流(atmospheric river,位于对流层下层的狭长水汽输送路径)向南加州地区倾泻了大量水,使众多植物得以生长;但很快地,干旱来了,植物也都成了干燥的燃料。此类天气骤变正越来越频繁地发生。气候变化问题与越发频繁的秋冬季节干旱之间存在明显关联,而秋冬干旱是火灾的重要基础。如果缺少干和热的条件,就难以出现毁灭性的火灾;少了极端的风速,火灾也难以肆虐。
1月8日,山火产生的浓烟飘过洛杉矶的好莱坞招牌
基利指出:“类似于气候问题,人口增长也是一个全球性的变化。过去20年间,加州人口增速惊人。人口增加意味着输电线增加,电线出故障的风险也会增加。” 虽然加州大火的源头尚未确定,但弗兰尼根相信,被大风吹倒的电线就是灾难起点——加州于2016年和2017年经历的毁灭性火灾就是由于电线问题,需为事故负责的太平洋煤气电力公司在扛不住巨额索赔而宣布破产。
1月7日,帕利塞兹大火在洛杉矶太平洋帕利塞兹社区的强风中肆虐有研究者整理了自1984年以来加州经历的423场野火(波及范围至少达到39平方公里),结果发现,其中只有4例在冬季,大约2/3都发生于6月、7月和8月。美国联邦数据显示,自1984年以来,加州于1月份遭遇的森林火灾中,仅有6起的烧毁面积超过5平方公里。在今年的帕利塞兹大火和伊顿大火之前,最大规模火灾是2001年爆发于圣地亚哥以东山区的维耶哈斯大火,烧毁面积达44.3平方公里。“冬季与野火本该相互矛盾。因为降温意味着降水。” 巴尔奇说道。
来源:世界科学
原标题:在加州干热的冬季里,焚风、草料与电线合力推动惊天大火
编辑:yhc
转载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
不代表中科院物理所立场
如需转载请联系原公众号
扫码进入“科学与中国”小程序,可观看以院士科普视频为代表的优秀科普视频,第一时间获取中国科学院公众科学日、科学节等科普活动报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