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创新工场
搭建创新工场和创业者的沟通交流平台,在这里,您可以学习创业相关的法务、市场、财务、HR等各个业务领域所需的知识干货,还有机会参与到工场举办的创业者培训、沙龙和其他各类活动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创新工场

天花板低、利润薄,迷你KTV的账算得过来吗?| 工场前沿社

创新工场  · 公众号  · 科技创业  · 2017-08-08 19:46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迷你 KTV市场先是由热变冷,如今正在 重新变


搭着共享经济大潮、抓住碎片化娱乐的迷你KTV项目,自诞生起就争论不断。 有人看好,有人看衰,投资人分化出两个阵营,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 迷你 KTV到底是不是一门好生意?

▎先遇冷再变热

迷你 KTV市场的火热 ,始于友唱 m-bar 和咪哒 minik。2016年底至2017 年初,它们分别拿到友宝集团和唱吧的高额 投资 。在这之后,媒体、投资机构都被吸引着开始寻找各种标的。

但当时市场上其他的可投资标的有限,投资机构寻找未果,之后风口逐渐沉寂。媒体和 VC 的注意力大部分被刚刚兴起的网红奶茶店、狼人杀、无人便利店等“风口”夺走,迷你 KTV 被冷落了。

不久前,文化部发布了《关于引导迷你歌咏亭市场健康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把已沉寂多时的迷你 KTV 重新拉进公众视野。

《通知》中说,据行业估算,迷你 KTV 目前 投放已超 3 万台 ,分布在商场、影院、飞机场、高铁站等场所,并向社区、企业、乡镇等地纷纷布局。

在过去几个月,迷你 KTV 创业公司密集涌现,星糖 KTV、迷你 KTV,雷石 WOW 屋、聆哒 miniK、爱唱 Love sing, 入局者已经有十多家 ,吸引了包括经纬创投、祥峰投资、金沙江创投、险峰长青、DCM、云启资本、IDG、初心资本等 VC 的投资布局。

资本加持下,经过半年的摸索,迷你 KTV 的商业模式究竟有没有被验证?玩家密集涌入,市场容量是否接近触顶?

▎行业天花板不高?

目前,迷你 KTV 已经形成了三种不同的经营模式:

  • 一类是 机器售卖模式 ,比如咪哒 minik,多数机器直接卖给第三方,由对方独立开设自负盈亏;

  • 一类是 代理加盟模式 ,比如友唱 m-bar,相当一部分机器是由掌握渠道资源的代理商负责运营维护、分享收益;

  • 一类是 直营模式 ,比如雷石 WOW 屋,由公司负责生产、铺点以及后续运营。

三种方式 各有利弊 ,售卖方式利于回笼资金、降低风险;代理模式可以快速铺量;直营模式由总部直接管理,方便后续运营维护。

但无论哪种模式,迷你 KTV 公司都面临同样的问题:行业天花板不高。

在一些市场推广文案中,迷你 KTV 经常拿来和共享单车相比,但它的市场规模实际要小得多。

迷你 KTV 和娃娃机有相似的消费场景和人群,分析迷你 KTV 的市场容量,可以参考娃娃机的现状。

在中国,娃娃机有 200 万台,四台一组出现,共有 50 万个点。做一个大致的对标,迷你 KTV 两台一组出现,市场空间应该在 100 万台。考虑到很多娃娃机没有激活,再打个对折, 50 万台,这应该是市场容量极限

从人群看,迷你 KTV 吸引的是两种人:一种是 消磨零碎时间的年轻人 ,一种是 喜欢唱歌的发烧友 。大部分消费者是 一男一女或两女 ,两男或带孩子的很少见。从场景看,主要集中在 MALL、影院、商超,社区、商务区很少见。人群和场景受限制较多,虽然也是一部分人的 刚性需求,但并不像共享单车一样普遍。

这笔账算得过来吗?

天花板低,并不意味着这门生意玩不转,有较高运维能力的团队仍然有赚钱的机会。

有媒体曾给迷你 KTV 行业算过一笔账。在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每台机器的每天有效时长约 2 个小时,按每个小时的点歌费用 60 元算,一天营收在 120-150 元左右。一个月下来,会有 4000 元上下的收入,扣除每月约 2000 元租金和运维费用, 毛利润仍然有 2000 元。 每台机器的成本是 1-1.5 万 ,大概半年就可以打平。利润虽薄,但也不是没有盈利空间。

蛋糕小,争抢就更加残酷。创业者需要在生产、选址、铺量到维护多个环节,做好 精细化运营 。比如铺量,能不能最快地把机器铺到商场、MALL、影院里,并占据好位置,非常考验渠道能力。

以上讨论了迷你 KTV 的 行业趋势、天花板、利润、团队 等问题,你是否同意这些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下面这篇文章,从更微观的角度,观察了迷你 KTV 的火热和困境。



本文转载自商业人物(biz-leaders)

原题《娃娃机、迷你 KTV 真的是门好生意吗?》

作者何思妤


“早先投的钱,还是该全部弄娃娃机的,那两台 KTV 机器,我都算是白折腾了。”张平说,“不过还行,当时没弄 VR,那玩意儿更没啥赚头。”

一年前,在中关村某商场附近看到娃娃机和迷你 KTV 后,张平觉得这个生意挺不错,形式也很新颖,但张平对迷你 KTV 更加中意些,按他的话说,一来他觉得娃娃机是小孩玩的,没多大利润;二来,当时迷你 KTV 的成本远高于娃娃机,毕竟一分钱一分货嘛,投入高些,今后的利润肯定也不错。于是,张平买了两台价格昂贵的 KTV 机器,顺便又买了两台便宜的娃娃机当添头。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 廉价的娃娃机为张平带来了不错的收益,可昂贵的 KTV 机器却成了鸡肋 。他思考再三,索性把 KTV 机器亏本处理,一赚一赔,算白忙活了半年。


用心观察不难发现,如今在北京各大商场、影院里,娃娃机和迷你 KTV 已悄然兴起。在投资者眼中,二者俨然成为 时下的新风口, 既有“线下终端”,“线下流量入口”的时髦概念作为噱头,又有“躺着都能赚钱”、“一本万利”等接地气的口号鼓噪,在资本的推动下,市场规模快速往前涌动。

以娃娃机为例,从 2013 年开始,抓娃娃机出货量几乎以 每年 50% 的速度增长 ,目前全国的抓娃娃机总量已经 超过 200 万台 ,年营收入约 600 亿元


而迷你 KTV 作为新生事物,其声势也不容小觑。据艾媒咨询发布的《 2017 年中国线下迷你 KTV 专题研究报告》显示,2017 年中国线下迷你 KTV 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 31.8 亿元 ,较 2016 年增长 92.7%,而 2018 年线下迷你 KTV 市场规模将继续增长至 70.1 亿元 ,增长率达 120.4%。


2016 年下半年,线下迷你 KTV 开始席卷全国。目前迷你 KTV 入局者已经达到 10 多家 ,主流 KTV 玩家目前有友唱 M-bar、咪哒 miniK、WOW 屋、聆哒 miniK、爱唱 Love sing 等。2017 年,友唱和咪哒 miniK 等均获得资本融资。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还有 若干小道消息充斥期间 ,“娃娃机套路深,一台娃娃机每年可赚 30 多万元。” “迷你 KTV 有逼格能赚钱,三个月包回本,月利润不少于两万。”这些消息让不少找不到好项目的创业者眼睛一亮,而张平就是这创业大军中的一员,但骨感的现实很快就给他丰满的想象 重重一击

张平不是没有自己的主见,他觉得娃娃机都存在这么多年了,这个市场应该不太好做,而迷你 KTV 应该会受年轻人喜欢,玩的人肯定不少,市场空间也应该会比娃娃机好些。


“本来是快六万块钱买下的两台机器,买过来没多久就 开始降价 ,后来两万多钱就能买两台,再后来又说不要钱了,只要交 3000 块钱押金就行。”事实上,张平的烦心事还不止于此,各大品牌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开始不约而同的 烧钱抢位


“我买的那两台机器,刚进入商场时,运营商跟我说有点位保护政策,也就是说我的机器放进这个商场后,运营商就不能让别的代理商进来了。问题是,商场不管这套啊,只要你给钱,其他啥牌子都能进来。”

据业内人士透露,对于做迷你 KTV 的人来说, “点位”特别重要 ,在同一个商场,点位好的位置月收入能超过两万元,这些特别好的位置一般人很难搞到手,即使到手了租金也会特别高,而点位在犄角旮旯的机器月收入可能只有几千元。很显然,张平属于后者。

痛定思痛后,张平一咬牙,把两台 KTV 机器转让给了别人,扣除各种折旧费用后,这笔生意,他亏了两万多,张平说他准备在娃娃机上把损失找补回来。

但娃娃机真的就是“躺着数钱”的买卖吗?干这行将近十年的赵先生听完张平的经历后,感慨道:“事情哪有那么简单,这哥们不过是运气好,商场的负责人估计也不太懂,白给了他两个好点位而已。”

赵先生说,10 年前,他就在广东番禺经营娃娃机,这个地方生产了全中国 90% 以上的娃娃机,要是娃娃机那么挣钱,那些工人不都早就发财了?实际上,最开始的时候,娃娃机大多还是游戏厅的娱乐设备,直到这两年才开始从游戏厅往外搬,能否 抢到好的地段 ,才是娃娃机能否盈利的关键。

赵先生说,在他经营的娃娃机场地中,最贵的租金一个月要 5 万元,最便宜的也就 1000 多元。“早先我一个朋友通过我拿到接近成本价的娃娃机,前前后后大概有 两百多台 ,如今一个月平均摊下来也 挣三万多 ,挣钱哪有那么容易。”

通过多方走访了解,张平买的娃娃机算是此类产品中极其廉价的,实际上,娃娃机的 产品价格极其悬殊 ,从不足千元到 5 万左右,各种价位的娃娃机应有尽有,而价格昂贵的机器就相当智能了。“你想让娃娃什么时候掉,就什么时候掉,啥都可以调,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我们不能调的,只要娃娃吸引人,三个月肯定回本!”生产娃娃机的厂商坦言:“就是要让人抓不到,才能挣到钱啊!”

对于娃娃机背后的猫腻,赵先生透露道:“娃娃机的那个爪子,你知道吧,是可以通过调整电压来 控制手抓力度 的,一般都有强抓和弱抓,设定成弱抓的话,差不多四五十次才能抓中一个,另外,娃娃抓起来的时候,一般就是强抓,时间是两秒,两秒后,娃娃被抓到空中时变成弱抓,娃娃就掉下来了,总有一种让人差一点点就成功的感觉,引起顾客连续投币非要抓回来的欲望。”

“当然,这个尺度要控制好,毕竟概率太低也就没人玩了,所以,我给客户的建议是设置成 30 次一个娃娃,这样的效果最好,另外,商家也经常遇到玩娃娃机的高手,遇到这种人,就算倒霉了” 赵先生说。


一个商业模式是否可行,不在于 PPT 上的天花乱坠,在中国,其产品本身是否 能够被大范围山寨 往往是一个重要指标,而娃娃机的赚钱能力已经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但其他诸如迷你 KTV 和充电宝等,都还属于线下的新设备,市场需求 尚未被大范围验证


一位专门为商场提供迷你 KTV、VR 体验、娃娃机等娱乐设备的业内人士刘先生说,“从去年开始, 迷你 KTV 卖得最好 ,娃娃机的势头也很不错,广东很多生产涉赌设备的企业都在改行生产娃娃机,其实各个品牌的产品都大同小异,这些品牌在市场上极力扩张,主要为了圈地。”


以娃娃机为例,目前星奈吉、娃娃攻略等主流厂家两年间逐步在北京各大商场、影院、娱乐场等场所全面铺开,累计投放了约 1.4 万台娃娃机。“只要能 抢到好的地盘就能盈利 ,钱只是挣多挣少的区别。迷你 KTV 倒也不能说盈利不如娃娃机,主要还是看地段。”


实际上,娃娃机和迷你 KTV 的骤然兴起,也是 对线下商业购物生态的补充甚至重构 ,并且在互联网线上红利逐渐疲软之际,有机会成为 新的流量入口 ,这也给了投资人更多的想象空间。

所以,对于涌入这两个领域的投资人而言,“ 时间意味着一切 ”,或者说,“ 点位意味着一切 ”。赵先生从去年开始就想办法认识北京各大商场的管理人员,但各品牌竞争激烈,生意没以前那么好做了。“以前做的时候,进商场还很好谈,只要钱差不多到位就行,但现在只能靠认识熟人,租金也涨的非常凶。”

此外,赵先生坦言,投资人找到他们做娃娃机和迷你 KTV 的线下渠道明显是 经过深思熟虑的 ,从存量市场的角度看,其他人还得从头开拓新渠道,但娃娃机的渠道运营商已通过多年经营牢牢 占住了原有的线下渠道 ,还能实现盈利。另外,眼下他们占有的娃娃机线下渠道大多能迅速铺上迷你 KTV,在市场份额上抢占先机。


迷你 KTV 到底能火多久 ,谁心里也没谱,但既然是打仗,就得做两手准备,毕竟谁也不能保证迷你 KTV 就不是下一个娃娃机,万一哪天火了呢?这叫东边不亮西边亮。”赵先生说道。


说起迷你 KTV,得先说说 KTV。 KTV 起源于日本的 Karaok ,本意是“没有人伴奏的乐队”。上世纪 90 年代满大街都有“卡拉 OK ”和“练歌房”,但是环境水平良莠不齐,歌曲版权基本为 0,所以它们很快被一些平地而起的 KTV 巨头取而代之。环境好、服务规范,还提供酒水和餐饮,迅速成为了情侣约会、朋友聚会、公司团建的首选。


现在这些大型 KTV 依然还在,但是 生意却每况愈下 ,不是大家的需求发生了改变——事实上朋友聚会大家除了吃饭、唱歌,依旧很难再想出什么别的更有创意的方法——而是 文化现象有了很大不同


以前大江南北同唱一首歌是很普遍的现象,大家到了 KTV 很容易找到共鸣。现在 文化的多元化和圈层化 导致每个人几乎都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甚至哪怕是最要好的朋友,喜欢听的和喜欢唱的歌已经完全不同了。


迷你 KTV 找到了这个痛点,它的空间决定了它是 小圈层 ,甚至就是自己去唱,同时迷你 KTV 集唱、录和线上分享功能于一体,又满足了 社交需求 ,而且掐准了顾客在商场吃饭排队等位等 碎片时间 并将其转化为商机。


都说 女人和小孩的钱最好赚 ,这句话放在娃娃机和迷你 KTV 上同样适用。

在娃娃机时代,不少人将自己的“战利品”拍照发布在社交网络上,各种“抓娃娃大神”也开了直播,传授自己的“独门绝技”。据报道,厦门有位抓娃娃大神,半年抓了 3000 只娃娃,老板甚至请他吃饭,恳求他别玩了。


“实际上,娃娃机旁边永远不乏可爱的萌妹子,高冷的女神,她们在心爱的娃娃面前屡战屡败,一筹莫展。这时候我淡定地上场,一抓一个准,这一大帮软妹子发自 异性崇拜、欣喜雀跃 的眼神中,我觉得很满足,顺便把抓来的娃娃送给她们, 非常有成就感 ,也是这个游戏值得享受的部分。”在网上的一则视频中,抓娃娃玩家小 A 如是说。

另外,小 A 还免费教周围的女孩子如何抓娃娃,通过这个方式,他也认识了现在的女朋友小宛。听说了小 A 的故事后,不少网友跪求小 A 传授抓娃娃的技能,“抓娃娃”俨然成了一种 新的撩妹绝招 ……



如果说娃娃机时代,将抓来的娃娃分享到朋友圈炫耀这一行为尚属用户的自发行为,那么,到了迷你 KTV 时代,社交分享就变成了 商家的营销行为

当用户唱完歌后,系统可以把唱歌的录音发到微信上,鼓励用户转发到社交平台或者朋友圈,并给与一定的优惠券。对于大部分女孩而言,一般都不会拒绝这种社交分享,而对于很多带孩子来唱歌的父母而言,这大概分外有用——一项晒娃新技能已解锁。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看好娃娃机和迷你 KTV

比如,北京国贸某游戏厅年轻的店主小王,他就没感觉到娃娃机有多火爆,只有在节假日时,娃娃机的营收才会飙高,其他时候并没看出娃娃机比其他设备有明显优势。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线下迷你 KTV 多数 背靠传统 KTV ,目前 并未出现垄断性巨头 ;市场上产品 同质化 现象严重,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未来各厂商应结合自身独特优势寻找更加适合的发展道路。


就在迷你 KTV 火热的时候,一些代理商站出来说: 这东西其实很难盈利。 有的厂商对代理商的承诺很好听,这种迷你 KTV 的设备代理费很便宜,1 万来块钱就能买一套。然后 1 台设备你就能月入两万,可以“一本万利”、“躺着挣钱”……但实际上一旦你加盟代理,你会发现商场的场地租金,无数其他品牌的挤压竞争,都是 巨大的运营压力 。迷你 KTV 现在还在烧钱扩张,而未来市场冷静整合的时候,那些 中间代理商一定是最大的输家


而更有意思的是,作为迷你 KTV 运营商最看重的 影院场地 ,其自身经营迷你 KTV 的情况却 极为罕见 ,一位影院工作人员算了笔细账:“我们如果上设备(迷你 KTV )的话,肯定得上档次还过得去的机器吧,成本就得三万多一台。收费一般一首歌 5 块钱,一个小时 60 块钱,就当全天运营 12 个小时,不算电费、版权费等运营成本,一天顶多 700 块钱,实际上平时空闲时间非常多,哪有那么多人玩这个?”

这位影院工作人员继续吐槽,“这东西也就是运营商吹的厉害,但这玩意逼格再高能高的过之前的 VR ?那时候也是天花乱坠的什么互联网新理念,什么风口经济,结果呢,很多人设备上了后,那种胶囊式的 VR 机短片体验也就那么回事,本身内容极其有限,游戏机成本又太高,单次体验动辄几十块,很多人玩了一次后 不再玩第二次 。最后,很多运营商做了一年租金都收不回来多少,干脆就不做了。”

“实际上,VR 被炒得那么火爆,倒不是不赚钱,不过呢, 不是加盟商赚钱 ,而是卖这些 VR 设备的 厂商赚得盆满钵满 。”


说到对娃娃机是什么看法,这位影院工作人员吐了个烟圈,套用了一个段子:“‘等我开娃娃机店回本了,就跟你离婚。’他淡淡地说。听完后她心里暖暖的,她想,没有比这个更海枯石烂、天长地久的承诺了。”(本文涉及人名均为化名)



李开复于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工程学院毕业典礼演讲| 一个工程师的人工智能银河系漫游指南

李开复纽约时报专栏文章| 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的真正威胁

三巨头激辩AI:吴恩达特龙针锋相对,李开复反对脑后插管

李开复的美国来信

李开复Wired专栏文章:人类与人工智能共存的一幅蓝图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