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偶俚张家港
最权威的新闻发布、最及时的便民信息、最畅通的交流渠道。张家港市融媒体中心(传媒集团)是地区唯一官方主流媒体,旗下拥有日报、广播、电视、网站及粉丝总量超300万的新媒体矩阵。“偶俚张家港”为旗下唯一官方新闻公众号。
51好读  ›  专栏  ›  偶俚张家港

12款酱油超标!很多张家港人家里常用……

偶俚张家港  · 公众号  ·  · 2025-03-22 06:3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图片


近日

一款“千禾0”酱油中检测出镉

引发关注

有网友表示

“千禾0”只是一个商标

并不意味着“零添加”


据消费者报道,今年3月,该杂志向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送检了13款宣称零添加的酱油,测评指标为总砷和镉。


测试结果显示,送检的13款宣称零添加酱油中, 12款检出镉,7款检出总砷。 其中,千禾御藏本酿380天酱油中, 检测出0.0110mg/kg的镉。 该检测结果引发大量关注议论。


图片

千禾御藏本酿380天酱油中检测出镉 (图源:消费者报道官方微博)


3月20日,相关话题冲上热搜。不少网友评论表示: “我一直以为是零添加”“原来我被忽悠了两年”。

图片
图片

图片


3月20日深夜

知名酱油品牌千禾味业发文道歉



千禾味业表示, 媒体报道所述千禾御藏本酿380天酱油的配料为水、非转基因黄豆、小麦、食用盐, 未外源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剂和其他化学剂。 “镉”存在于水、土壤、各类农产品中, 酱油产品检出的微量“镉”来源于原料。 根据 GB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酱油主要原料中“镉”的限量为:大豆≤0.2mg/kg,小麦≤0.1mg/kg,食用盐≤0.5mg/kg。 我公司使用的原材料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关于商标与零添加关系,千禾味业在说明中表示, 该系列产品不存在蹭热点混淆零添加概念的行为。 该商标设立的初心是为了对零添加产品做区别,便于广大消费者选购,不存在误导消费者的行为。 虽然公司产品符合相应国家标准,但因为前期与消费者沟通不到位,让消费者产生了误会, 我们对此深表歉意。



律师说法



据极目新闻,湖北好律律师事务所主任陈亮认为,该公司注册“千禾0”这个商标本身并不违法,但在实际使用时,因其同时宣传“零添加”产品,易让消费者产生概念混淆,以为“千禾0”即是“零添加”产品。故此他认为, 如果“千禾0”并不意味着“零添加”,该公司主观上存在故意误导消费者的嫌疑,辖区市场监管部门可介入调查,令其改正。




重金属到底多可怕?



镉是1类致癌物, 在人体内的生物半衰期长达10-30年,长期低剂量摄入,20-30年后健康就可能出问题, 日本“痛痛病”的元凶就是镉。这次检测到的镉含量在0.00572 -0.110mg/kg,虽说没超标,但让人担忧的是, 国标里压根没对镉含量设限, 而且积累效应不容忽视。

总砷里含的砒霜成分,0.1克就能要人命。虽然这次检测总砷检出值在0.00606-0.102mg/kg,低于国标限值,而且酱油里的总砷包含毒性较低的有机砷形态。但专家敲了警钟: 这些毒素会日积月累,20年后可能集体“算总账”。

这些重金属从何而来?主要是酱油原料,像大豆、小麦等农作物在种植时,吸收了土壤里的污染物。哪怕是有机酱油,也很难躲开,中坝有机酱油镉与总砷总含量排第二,就是最好的证明, “零添加”和重金属含量并无直接关联。

此事一出,争议不断。有人觉得检测数据没超标,这是在“制造焦虑”,得结合剂量评估风险。也有人指出,国标对酱油中镉没限值,是监管空白。对咱们消费者来说, 大家别迷信“零添加”,有机酱油照样可能含重金属, 关键要看检测报告;控制用量, 成年人每天别超10ml,高血压患者更要减半;开封后冷藏保存,才能吃得安心。

对此你怎么看?
欢迎评论区留言


来源:千禾味业 橙柿互动·都市快报 济南时报 央视网等

融媒编辑:王怡心

校对:闵雪莲

责任编审:侯沁莹 胡瀚文

图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