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公务员说公考
部委体制老司机出品,必属精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江西发改  ·  今天,央视《新闻联播》报道江西! ·  19 小时前  
都市现场  ·  2月底截止!江西居民抓紧办理 ·  2 天前  
江西环境  ·  正月初八,开工大吉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公务员说公考

拼了命考个普通学校普通专业的研究生,屁用没有

公务员说公考  · 公众号  ·  · 2024-12-01 22:40

正文

文/体制老司机
最近几年考研极其之火热,搞得很多学校的研究生都比本科生多了。尽管近三年的考研人数不断下降,但依然有很多人,蹲考两三年,就为了考一个普通学校普通专业的研究生。
其实很多人还是被洗脑了,盲目跟风。
近几年考研成风,绝大多数大学生,本身对未来规划是缺乏方向的。
看到师兄师姐,身边的人,以及互联网上所有的大学生都在考研。 虽然说他并不是很清楚考研有什么意义,能说出来的那些好处,基本上都是网上名师告诉他们的,师兄师姐口口相传的,但他也忍不住会有这样一种想法:
人人都去考,跟着干准没错。
而且在一个人人都去干某一件事情的氛围中,你不去跟着做,你就会失去安全感,觉得一种不赶紧跟上自己就要大祸临头的不安全感。
从众,是人们获得安全感最重要的方式。
01
现在就业确实很卷,学历也非常卷,很多学校的研究生数量已经超过本科生了。
研究生在就业市场上也丝毫不稀奇了。
于是,就业市场上就会存在一种无效内卷,本来本科生就能干好的工作,都要研究生了,这导致很多本科生不得不去跟着内卷学历,也去考研。
三年前跟着卷学历的研究生毕业出来,发现自己现在是研究生了,同样找不到什么像样的工作。
现在研究生毕业找的工作,和三四年前本科毕业找的工作,似乎没什么区别,甚至还不如那个时候。
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一个更为关键和根本的问题,就是你花了大量时间备考研究生,又花了三年的时间读研,读研期间也需要花费很多,这三四年的读研时间,以及经济支出,其实是一项非常大的成本开支。
还有一个更为重要,但很多人并不注意的机会成本: 如果本科毕业就去工作,三四年的收入和这几年的职业经验技能积累。
成本如此之高,你会发现自己除了拿到一个硕士文凭之外,并没有提升什么实质性的就业技能,或者说工作能力。
尤其是百分之七十甚至更多的普通学校的研究生,说实话,扪心自问,也都是混出来的。
但这个惨淡的经济时代,研究生遍地跑的时代,哪个用人单位会仅凭一个普通学校普通专业的研究生的证书就给你很好的工作呢?
02
很多人还是 被考试思维控制了。
小学成绩好,就上好的初中。初中成绩好,就上重点高中。高中成绩好,就上重点大学。
于是,他们有一种非常可笑甚至幼稚的思维定势,认为 只要考试,只要不断拿证书,在学历上提升,自然而然地,不需要多做什么,就可以得到很好的工作和报酬。
确实,在2015年之前的几十年里,那时候经济非常好,学历也没这么卷,研究生还是比较少的,这个定律一定程度上是符合事实的。
尤其是八九十年代,那时候人才奇缺,只要上个大学,更不要说读研究生了,都能包分配,有铁饭碗,好工作。
很多家长于是就形成了读书改变命运的固定思维。
也才有很多人对于自己辛辛苦苦读十几年的书,拿到硕士博士学历,一年工资收入还不如一个网红一条广告费高的愤愤不平。
这种愤愤不平是很可笑且幼稚的。
时代已经大大不同了,甚至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这个时代, 光是读书和学历改变不了命运,只有个人的价值提升,才能改变命运。
读书只不过是提升自身价值的一种重要方式而已。
而很多人读了十多年的书,其实并没有提升什么有用的个人价值。
相比之下,很多人并没有读什么书,但他们利用现在的互联网,去学习琢磨流量密码,想方设法拍粉丝的马屁,提供情绪价值,甚至就只是扭屁股跳舞,这些都是他们的价值。
在互联网上,我见过修驴蹄子的火了,发修车视频的火了,模仿鹿晗的火了,剪辑电影片段的火了。这些人之所以火,就是因为他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价值,有人为其买单。
但想想很多大学生,能拿出什么让人花钱买单的价值呢?
还记得我大学毕业的时候,简历上赫然写着:熟练使用office办公软件。
现在看来,这真的是个笑话。
ai的横空出世,让很多大学生那点浅薄的知识和所谓能力,正在被无情地抛弃。
什么都好像会一点,懂一点,但有什么都不精通,都不擅长。
所以,如果不从考试升级思维转变为个人价值思维,是走不出就业的困局的。
03
那怎么才能提升个人实际价值?
学历只是一个证据,而不能代表实际价值。因为学历不能拿来吃拿来喝,更不能让人花钱买。
学历只是能证明你可能会有价值。注意,是 可能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