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少加点班
我是李少加,《进化式运营》作者。哭笑不得,本号被读者评价为「唯一不舍得分享的运营类公众号」。这里有运营、职场、创新方法。每周一更,少加点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少加点班

建构20201215-持续的自我改善

少加点班  · 公众号  ·  · 2020-12-15 17:04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持久的改善「自我(人格)」很难。 但在剧变的现代社会中,终生持续的自我改善变得越来越重要。
如何确保自我的进步不会在一段时间后“打回原形”?
重温《心智社会》第 4 5 章,我得到的启发是:当我们反思「自我」时, 别把自己当人,把自己看做一种 AI 人工智能 )。

具体践行思路:

当你 负面 「反思自我」——通常表现为悔恨、自我憎恶、消极、不自信等等——请尝试把「自我」看成机器人,看成一种人工智能,然后再将这种 反思转换成 AI 语言
诀窍是: 把“我”( I )转化成“我的” (my) 某某
通常将自我评价转换成 AI 语言,能够最大程度削弱自我阻碍,释放思维的潜力,以此实现「自下而上」的自我(人格)改善。
暗智能关联书籍《心智社会》、《语言的魔力》



示范:
  • 我不会说话,有点社交恐惧——我的“语言表达程序”缺乏测试、反馈、改进;

  • 我不自信,遇上略微有挑战的工作就逃避——我的“工作责任感”需要被赋予更高的优先级

  • 我常常犹豫不决——当前的选项激发了我的两个“相互冲突的进程”,找到它们;

  • 我不擅长理科——我的“符号思维”需要多在实际环境中调适;

  • ……


在践行 AI 自我转换时,务必回归你自身, 用心细细的反思 到底是“我的哪方面程序”出了问题,因为同一个问题在不同人身上都是不同的程序问题,所以 不要参考他人的,你只需要直面自己 ,对自己诚实。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把“自我看作 AI 仅适用于 当你进行「 自我反思 」时。
如果你是学习新知识( 客体知识 ),千万不要把自己看作 AI ,而是一定要回归人性——热情、好奇心、探索欲望……缺一不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