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最极客
首个关注前沿科技与极客文化的新媒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宛央女子  ·  穿真丝内衣的福报来了 ·  昨天  
彬彬有理  ·  48岁病逝,谁书写了大S的人生剧本 ·  2 天前  
彬彬有理  ·  大S猝然去世:活到最后是慈悲 ·  3 天前  
彬彬有理  ·  过年社交潜规则,没人明说,但很重要 ·  4 天前  
重庆共青团  ·  25岁徐枫灿,二级机长! ·  4 天前  
重庆共青团  ·  25岁徐枫灿,二级机长!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最极客

从“免费”到免费,网文行业16年后重回“起点”?

最极客  · 公众号  ·  · 2019-12-16 16:34

正文

最极客
最具极客精神的新媒体

近日,字节跳动的投资实体“北京量子跃动科技有限公司”成为了“北京吾里文化有限公司”的新增股东,持股比例为13.04%。后者旗下的原创阅读网站以免费模式为主,此前还曾获得来自青锐创投与越榕资本的投资。


而本月初,成立刚刚一年多的免费网络文学平台“米读小说”宣布争取在今年年底将DAU(日活用户数量)提升至1000万。这款趣头条旗下的应用于2018年5月上线,到2018年下半年新增激活用户就已达到4000万。2019年3月,米读小说的DAU已经达到622万,日人均使用时长150分钟,在免费小说APP中排名第一。在内容付费模式方兴未艾的当下,免费网文阅读平台的迅速崛起有些出人意料。


从起点中文网2003年推出VIP付费制度至今,已经过去了16个年头。迄今为止,中国的网文行业经历了无付费意识野蛮生长的“免费”状态,到行业逐渐探索付费机制,再到最近涌现出的合法的免费阅读平台,如同经历了一个“轮回”。




免费到“免费”,网文产业16年一轮回?

在中国网文市场发展初期,付费模式尚未兴起,第一批网文写手如痞子蔡、安妮宝贝、天下霸唱等,这些作家的作品都不是凭借付费模式火起来的,而是以论坛为起点逐渐广为传播。 例如痞子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是从1998年3月起在BBS上开始连载,安妮宝贝的《告别薇安》、《七月与安生》等作品在出版之前也是连载于文学网站“榕树下”的,而天下霸唱的《鬼吹灯》的起点则是天涯的“莲蓬鬼话”。


早期的网络写手发表网文的平台最大的共同点就是“免费”。 在论坛盛行的那些年,没有“IP”这种说法,也没有什么包装、营销、宣传等“套路”,全靠内容吸引流量。 即使是第一批写手中的这几位站在金字塔尖的人,如今能够凭当初的作品赚得盆满钵满,也是因为后来网文产业链的成熟,使得他们的作品得以与付费网站、出版社签约,可以受到资本的青睐,得以影视化,成为大IP,最终实现营收。


但是不论在何时何地何种行业中,能够进入第一梯队的毕竟是少数。 在网文界,多得是苦撑苦熬数年,每天勤奋更新,却迟迟看不到希望的作者们。 那时没有付费阅读这一说,就连首创该模式的起点中文网,在上线之初的思路也不过是给作者和读者提供一个“相互连接”的平台而已。


因而作者们都是“用爱发电”,凭着一腔热诚作为动力写下去,然而这样只有付出没有回报的结果就是创作热情、作品质量和创作者的生活都难以得到保障。 当热情褪去,作者就没有了维持创作的动力。 哪怕有读者的点赞、好评和催更,在现实的窘境面前也是微不足道的。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放弃,其中包括相当一部分有潜质的作者。


起点中文网最先在这种危机中窥见了机遇。 其创始人之一吴文辉策划了首套网文有偿阅读系统,即VIP付费制度。该方案让起点在三个月之内就成为了行业第一的原创小说网站,也让其在后来成为了70%网文版权的拥有方,掌握超过60%的IP改编素材,年营收达到50亿元人民币,并开启了网文付费阅读的新时代,为之后的网文界提供了商业逻辑基础。


然而在付费模式成为网文行业主流的十余年之后,我们发现近两年出现了不少免费阅读网文的平台,并且其背后的资本和企业都不容小觑。例如上文中提到的吾里文化,其背后现在有了字节跳动这样风头正劲的大企业,而趣头条的米读完成了1亿美元的B轮融资,创下了在线阅读平台的融资纪录。


有趣的是,米读背后的趣头条的CEO,是与开创网文付费模式的吴文辉同样出身于盛大文学的谭思亮。多年之后,两位老同事又在网络文学领域秉持着不同的模式成为对手,这似乎也是一种轮回。


免费平台的出现,让付费平台受到了一定的打击。去年付费网文代表平台减少了80万付费用户,而免费网文平台却迅速火爆,米读小说、连尚免费读书与爱奇艺阅读进入了排名前十的网文平台行列中。免费网文阅读平台出现仅一年多,热度就已空前高涨,入局者也不乏互联网巨头。从“免费”到免费,网文行业的流行模式成了一个“轮回”。


那么这种“轮回”的出现,难道是在昭示网文付费模式探索的失败?免费阅读模式又会成为网文最终的归宿吗?

费阅读并未失败,但免费模式更具活力

付费模式能够在网文界存在十余年,就足以说明它并未失败。 在起点推出付费模式初期,网络支付远没有现在这样便利,但是平台与作者分账的模式依然吸引了大量创作者的加入,高质量的网文作品得以在此种模式下不断涌现,并聚集起了一定规模的用户。


在付费模式下,每一个用户都是可以实现价值转化的,不管怎样都能给平台和作者带去收益。 这对那些真正能够创作出高质量网文的作者而言是极其有利的,因为决定用户是否付费的直接因素,就是作品的质量。


但还是那个老问题,即能够到达顶端的人是极少的。 即使是第一梯队的网文作者,也常被批评作品中的不足之处,被认为登不得大雅之堂。 何况更多的作者写不出那么引人入胜的内容,也没有好的资源和传播渠道,尤其是在网文行业发展多年之后,内容类型同质化严重,可供挖掘的新方向、新题材的空间日渐收窄。 这类“普通作者”数量庞大,而且也几乎不可能靠网文付费的模式获得更多收益。


此时,免费阅读模式的优势就得以显现。 免费阅读的模式与付费大相径庭,主要是通过平台中的用户基数和流量赚广告费,而广告的收入就几乎成为了平台全部的营收。 对创作者而言,能分到的利润的多少完全取决于文章点击量和广告收益的多少,至于内容质量在其中并没有占特别大的比重。


其实这种模式和互联网发展多年以来探索出的“免费服务+广告营收”的模式不谋而合,这也意味着网文免费阅读模式实际上是顺应整个互联网大趋势的。


免费阅读模式能让平台和创作者受益,并不代表付费阅读模式就没有存在的意义。 多年前中国的版权环境糟糕异常,盗版猖獗,用户基本不存在付费习惯,不管是网文、视频还是音乐,一味去找不花钱的资源不在乎是否盗版。 这种风气阻碍了许多以内容为核心的行业的良性发展,也让许多创作者失去了热情和灵感,最终导致优质内容锐减,用户也成为这种恶果的受害方之一。


之后随着各个行业的成熟以及版权环境转好,用户的付费意识增强,习惯得以建立,许多用户已经学会主动拒绝盗版,甚至不少用户因为十分青睐某些作品,希望自己喜欢的作家能够获得更多动力,而主动为内容付费,就像是用户愿意为了喜爱的作品购买周边,或者为其影视化买单一样。


然而这部分用户与整个网文阅读群体相比依然是小众。 更多的用户需要免费阅读模式,但因此去看盗版内容又很可能会产生道德方面的不适感。 于是免费阅读应用应运而生。 这样一来,用户既可以看到免费的网文,也不用背负道德方面的压力去看盗版,其阅读行为能给创作者和平台带去收益,可谓一举多得。


这样看来,网文行业中没有失败的模式。 从付费模式开始,网文行业逐渐规范化,向着成熟的方向加速发展。 而当付费模式满足不了更多用户的需求之时,免费应用出现,达到网文行业中所需的平衡,也使商业生态多元化。


内容行业免费模式所能产生的商业效益,其实已经有所体现。 免费模式可以达到的曝光量和知名度的增加是付费模式难以比肩的。 这一点从免费的短视频平台的发展状况就可以感受得到,尽管视频和文字属不同的表达方式,但同属内容行业。


比较典型的是抖音,视频是免费模式,其中一个拥有将近2500万粉丝的账号“黑脸V”,做一条留存3个月的视频广告,费用就已经高达72万元。 而像最近火到海外的“李子柒”,虽然不在视频中插入广告,但是平台都有广告分成,例如在YouTube中李子柒的单月收入为38.83万~73.79万元人民币,取中间值推算,一年通过YouTube就能有672万元人民币的收入。


当然这些都是头部账号,估计在免费模式之下,网文行业的头部作者想要达到这个程度也非难事。 而更多的普通作者即使不能年入百万,但想通过入驻免费阅读平台保障生活还是没什么大问题的。 相信免费阅读模式的兴起,可以给网文行业注入新的“活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