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辛德勇自述
發佈本人學術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  ·  早安·天津 ·  23 小时前  
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  ·  早安·天津 ·  23 小时前  
生态梦网  ·  全球最大!投产!距滨海新区约170公里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辛德勇自述

泡饃的雛形——切麪粥

辛德勇自述  · 公众号  ·  · 2020-01-05 06:55

正文

雖然陝西特產的泡饃我是絕對不吃的,但再難吃,它也是飲食史的一部分,還是得研究。

這就像歷史上陝西出的那些暴君,從秦皇漢武往下數,一長串兒,它再噁心,你也得研究,因爲它存在,就陳列在你的面前。




在《齊民要術》中,還記載了一種比較特殊的煮麪——“切麪粥”,其製作方法如下:

切麵粥〔一名碁子麵〕……法:剛溲麪,揉令熟,大作劑,挼餅麤細如小指大。重縈於乾麪中,更挼如麤箸大。截斷,切作方碁。簸去勃,甑裏蒸之。氣餾,勃盡,下著陰地淨席上,薄攤令冷,挼散,勿令相黏。袋盛,舉置。須即湯煮,別作臛澆,堅而不泥。冬天一作得十日。 [1]

這裏所說的“剛溲麪”,除了字面的和硬麪之外,應該還是一種不發酵的死麪。大致切作一個圍棋子兒般的麪塊兒,蒸熟後放在袋子裏掛在高處,需要時取出下到湯鍋裏去煮,煮透後再澆上臛汁食用。

實際上這是一種蒸、煮結合的製作製作方法,而這種做法和吃法,若就其以熟餅重煮後再與有味兒湯汁結合食用這一點而言,與現代的泡饃頗有幾分相似之處,因而也可以看作是最早的泡饃的雛形。當然這種切麪粥同泡饃還有很大的不同,即它的主體成分是一種形制特殊的蒸餅,而現代泡饃的“饃”實際上是一種烤餅;同時,泡饃是把掰成小塊兒的饃兒放到肉湯裏去,煮好就吃,而切麪粥是把碁子狀的餅塊兒放到湯鍋裏煮透後再澆上臛吃。

《齊民要術》說這種切麪粥做一次可以食用十天,是講蒸熟的碁子狀餅塊兒,掛在高處,能夠不發霉變質存放的時日。正因爲切麪粥所用餅塊兒的這一特性,這種麪食可以用作出征軍兵的乾糧。《舊唐書》記載懿宗三年夏,“南蠻陷交阯,徵諸道兵赴嶺南。詔湖南水運,自湘江入澪渠,江西造切麪粥以饋行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