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香港国际矿业协会
香港国际矿业协会成立于亚洲金融枢纽-香港。协会致力于为会员提供矿业项目交流合作的机会,通过召集各种知识讲演、人脉交流会议及实地考察活动加深了东西方文化及各国间经商模式和地理差异的理解,为国际矿业建立一个资金、项目及人才的服务平台,提升中国矿业公司在全球的知名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广东台今日关注  ·  断电、断油、断网!泰国最新宣布→ ·  2 天前  
广东公共DV现场  ·  太羡慕!这些人不用抢票 ·  3 天前  
开平广播电视台  ·  7天狂揽过亿元!开平楼市“春节档”,热辣滚烫! ·  3 天前  
广东公共DV现场  ·  突发意外,女演员演出时摔落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香港国际矿业协会

新兴战略性矿产资源成为“主角”——对我国矿产勘查市场形势的研判及其对策思考之十

香港国际矿业协会  · 公众号  ·  · 2017-07-19 17:04

正文

不管你愿不愿意,有没有准备好,后工业化时代就这么来了。

这种以高效服务经济、高新技术优先、推崇创新知识为特点的时代势必将使整个社会 轻装上阵 ”“ 绿色运行 。而与之相匹配的一个名词叫 战略性新兴产业 ,它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而支撑其结构的最基础部分依然离不开矿产资源,但这已不再是传统的大宗类。

有人说,后工业化时代将是属于 非金属矿物 三稀 的时代,因为它拥有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需的全部 能量块

2017 中国探矿者年会上也专设了 新兴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 板块。相比 地勘单位改革 板块的火爆场面,尽管这里关注者寥寥,但依然以其详实的行业调查、超前的视角和准确的预判,竭力呼唤探矿者们在各自套路熟知的领域里停下来,变更惯有的思维方式,尽快抢位向前。

最好的时代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发达国家推进高起点 再工业化 ,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一国产业结构升级和抢占世界经济发展制高点的关键。我国顺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国际竞争力,已经取得初步成效。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成为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的中流砥柱。

中国再不能与新科技革命失之交臂,必须密切关注和紧跟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大趋势,在新的科技革命中赢得主动、有所作为。 这是中国在经历了金融危机、环保压力,重新探寻新的经济增长方式过程中发出的心声。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点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从 1992 年起,中国正式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 2002 年重组后,对其发展的推动从未停止。

在经历了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对传统产业的冲击后, 2009 9 21 日、 22 日,时任总理温家宝召开 3 次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座谈会,会议最终的结论是,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是中国立足当前渡难关、着眼长远上水平的重大战略选择,要以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来选择和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

有专家预测,未来 5 10 年,是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从蓄势待发到群体迸发的关键时期。信息革命进程持续快速演进,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广泛渗透于经济社会各个领域,信息经济繁荣程度成为国家实力的重要标志。增材制造( 3D 打印)、机器人与智能制造、超材料与纳米材料等领域技术不断取得重大突破,推动传统工业体系分化变革,将重塑制造业国际分工格局。基因组学及其关联技术迅猛发展,精准医学、生物合成、工业化育种等新模式加快演进推广,生物新经济有望引领人类生产生活迈入新天地。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助推绿色低碳发展大潮,清洁生产技术应用规模持续拓展,新能源革命正在改变现有国际资源能源版图。数字技术与文化创意、设计服务深度融合,数字创意产业逐渐成为促进优质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的智力密集型产业,创意经济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正在兴起。创新驱动的新兴产业逐渐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和增长的主要动力,引发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格局重构,全球创新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

2016 11 29 日,国务院印发《 十三五 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明确,到 2020 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 15% ,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制造、生物、绿色低碳、数字创意等 5 个产值规模 10 万亿元级的新支柱,并在更广领域形成大批跨界融合的新增长点,平均每年带动新增就业 100 万人以上。到 2030 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成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主导力量,我国成为世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的制造中心和创新中心,形成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和主导地位的创新型领军企业。

登场的主角

过去数十年的资源粗放利用,使环境承载力几近触顶。而科技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战略性新兴产业跨越式前进,也为相关的矿物材料开辟了巨大的需求市场。但目前国内对新兴战略性产业与矿物材料供给能力是怎样的呢?

战略性新兴产业构成包括:新能源产业、可再生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清洁煤技术及核能技术、新能源汽车;传感网、物联网、信息网络产业;微电子和光电子材料和器件、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纳米技术和材料;由生命科学推动的农业和医药产业发展,如新药物研发和先进医疗设备制造;空间、海洋和地球深部探索技术等。从更宽泛的角度归类,未来重点发展产业包括: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

回到矿业的话题上,据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崔荣国介绍,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矿物原料包括:节能环保产业中, LED 所需的硅、锗、镓、磷、硼、砷,显示器所需的铟、锡,净化设备所需的石墨、粘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中,集成电路所需的硅,智能手机所需的硅、石墨烯、铟、锂等;药用矿物则包括雄黄、雌黄、石膏、滑石、方解石、高岭土;医用矿物包括粘土、钛、镍、铬、金、铂、钯、银等;高端装备制造所需的原料包括金刚石、钛、钨、钴、铌、钽、铍、锆;新能源领域中,则更多需要硅、硒、铟、锂等。

而就重要矿物原料供给能力来说,在稀有、分散金属方面,铟是一种共伴生矿产,中国生产量占全球消费的 1/3 ,回收率高,高端产品依靠进口。铌在我国的资源禀赋相对很差,全球资源主要集中在巴西,我国 95% 以上依赖进口。钽多用于医疗设备、汽车安全气囊、汽车制动系统、移动电话、全球地位系统、油井探测仪、计算机、服务器、直流交流电转换、武器、航空航天等。其在我国资源禀赋很差,全球资源主要集中在巴西、澳大利亚,我国 70% 以上的钽依靠进口。锂也在医药、能源和原材料等领域应用广泛。我国资源比较丰富,但技术不成熟,全球资源主要集中在南美、澳大利亚和中国,我国锂 70% 以上依靠进口。锶的全球资源主要集中在中国、墨西哥和西班牙,锶的国内产能过剩,供大于需,未来需求增长有限。镓主要用于电子工业、医药、光伏、太空等领域,是一种共伴生矿,全球资源主要集中在非洲、澳洲,我国产量过剩,需要必要的储备。锗多用于半导体、光纤通信、红外光学、太阳能电池、航空航天测控、核物理探测、化学催化剂、生物医学等领域,与煤、铅锌矿等共伴生,全球主要集中在美国和中国,我国产量过剩,回收率低。铍是原子能、火箭、导弹、航空、宇宙航行、 X 射线领域、高频音响行业、铝合金,镁合金和钛合金中、高端燃料,惯性关键装置等领域不可或缺的材料,我国资源匮乏,资源和产业均控制在美国,我国 70% 以上依靠进口,资源潜力小,对外依存度不断扩大。锆多用于陶瓷、耐火材料和铸造、核反应堆的结构材料和核燃料包壳材料等领域,国内调查评价、勘查不足,应用技术落后。

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发展,当然绕不开石墨烯。

北京化工大学教授毋伟介绍,石墨烯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和优越的机械性能,应用的重要方向多在储能领域,柔性电极、传感器及电子墨水、复合材料、电子、水处理、健康和供暖等方面。我国在石墨烯领域的研究起步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晚,但在近些年的努力下,文献发表量和专利数量都已经位居全球首位。 2015 5 月,国家金融信息中心指数研究院发布的全球首个石墨烯指数评价结果显示,我国全球石墨烯产业综合发展实力居美国和日本之后。从石墨烯专利技术申请领域看, 2013 年之前,石墨烯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制备领域, 2011 年至 2013 年间,制备技术专利占石墨烯专利申请比例达 38% 。随着制备技术的完善与成熟,石墨烯专利申请不断向下游应用拓展,并开拓出新的领域。 2013 年至 2015 年间,全球新增大量关于复合纤维、涂层、功能薄膜、水处理等新兴领域的石墨烯技术专利申请,其中关于石墨烯基复合材料的专利申请几乎翻番,而制备技术专利的申请比例降至约 29% 。目前,由于石墨烯的总体发展受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且高校和研发单位态度积极,各地石墨烯产业园、研究院如雨后春笋,石墨烯新的研究性质的应用也是不断见诸媒体。但企业观望居多,已有的企业大多亏损,且产能并未达到声称的量。业内人士人为,主要问题在于我国产品质量总体较低,大规模应用领域尚未打开。

谋定而后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