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财新网
实时、原创、专业的财经新闻集散地。在信息爆炸的年代,你需要选择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陶博士2006  ·  241005 择股的几个思路 ·  昨天  
神嘛事儿  ·  绿皮车哐当一晚上才到广元 ... ·  4 天前  
哈卡龙  ·  国家最近为什么开始暴拉A股了? ·  5 天前  
哈卡龙  ·  国家最近为什么开始暴拉A股了? ·  5 天前  
有限次重复博弈  ·  有什么区别? -20240928222016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财新网

CSR共创|中国版的谷歌信条: 不做社会的癌细胞

财新网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7-28 11:53

正文

 郭沛源/商道纵横    

7月18日,朗诗绿色地产在北京发布首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我应邀出席并参与“房地产绿色供应链论坛”的对话环节。在我印象中,朗诗有点与众不同,一是因为名字,在国内的房地产行业中,做绿色地产的不多,将“绿色”二字直接写入公司名称的估计只有朗诗了。二是因为朗诗的董事局主席田明,此前听过他一次演讲,对绿色地产如数家珍,如果没有对绿色的深深眷念,不太可能如此热情洋溢、出口成章。

翻看《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也能读到朗诗的情怀,连遣词造句都很特别。田明的主席致辞的题目是“朗诗是一家与众不同的公司”,致辞最后说,

 

尽管无法预知朗诗能存活多久,但可以确认:理想主义的光芒彰显着它的存在。

这样的标题和这样的话,看上去已经成为朗诗独特的标签。


主席致辞之中,还有一句话打动了我。田明写到,“我们坚持履行企业公民的社会责任,做健康的社会细胞而绝非癌细胞”。这句话前半句很常见,可以算是套路;后半句很罕见,但细品之下,却回味悠长,很有道理和见地。对癌症稍有些知识的人都会知道,癌细胞并非老弱病残之辈,恰恰相反,癌细胞比健康的细胞具有更强大的生长力,它们如同野草一般疯长,最终挤占、抢夺了健康细胞本应享有的资源,破坏肌体平衡,以致肌体消亡,在那一刻,癌细胞和健康细胞一样也会随着肌体一并消亡。


如果把社会比作人的肌体,那些不顾一切追逐个体利益的群体就是社会的癌细胞。环视周围,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是社会癌细胞高发的群体,特别是在监管不完善、产权不明晰的市场环境之中。如同人体癌细胞一样,单一追求利润的企业也会疯狂生长,在极短时间内挤占社会资源,破坏社会平衡,最终资源枯竭、民生凋零,企业与社会、社群一起消亡。要避免这样的悲剧,企业要“有度发展”,走可持续之路。中国古人云,“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西方也有“公地的悲剧”之说,讲述的都是“发展有度”的道理。秉持这样理念的企业,大体就是朗诗所指的健康的社会细胞。


这真是个有趣的提法,让我想起谷歌的信条“Don’t Be Evil(不作恶)”,二者有殊途同归、异曲同工之妙。朗诗的“不做社会的癌细胞”不正是中国版的谷歌信条么?这样的信条看似容易,实则难矣。知乎上有人就此发起讨论,说Don’t Be Evil这个信条做愿望可以,做标准难,不无道理。做公司和做人一样,一个人要时时事事都Don’t Be Evil,恐怕还是很难的,但只要有一颗Don’t Be Evil的心,这个人就还是值得尊敬的。同样,能提出“不做社会的癌细胞”的朗诗也是值得尊敬的。


在美国,还有一家公司有着和朗诗相似的理念与文化。这家公司就是以销售有机天然绿色食品为主的连锁超市全食超市(Whole Foods Market)。全食超市的创办人兼首席执行官John Mackey写了一本书,题为《自觉资本主义(Conscious Capitalism)》,讲述了全食超市经营的社会责任理念。


John Mackey也用癌细胞来比喻企业经营。他的核心观点是:一个企业如同人的肌体,要讲究平衡,要听从中枢神经的调遣;因为中枢神经的控制,健康的细胞会新陈代谢、会各司其职;癌细胞就不一样,它们疯狂生产,如脱缰野马,不但拒绝中枢发出的指令,还不断转移扩散,挤占资源,最终导致肌体消亡;企业的某些部门如果失去社会责任的约束,就可能会成为癌细胞,为个体拼命攫取利益且拒绝董事会的约束(或者董事会已经失能),最后毁掉企业,也毁掉了自身。


John Mackey在这本书中提出了更系统的理论,让企业可以活得更久。他总结出四个方面的关键原则:企业的社会价值;利益相关方融合发展;自觉的领导力;自觉的组织文化与管理。这些都出自全食超市过去数十年的实践。把全食与朗诗两相对照,相映成趣。朗诗的实践与这四项原则高度吻合,原则所指的很多内容在朗诗刚刚发布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都可以找到答案。


朗诗特别强调企业的社会价值,即推进建筑节能,寻求解决诸多环境与社会问题的应对之策。在这方面,朗诗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寻求室内空气污染解决方案、提升住宅气密性、率先实验被动房技术。不仅如此,朗诗还将这些理念推广到供应链。


在这次报告发布会上,朗诗宣布与世界自然基金会合作,加盟全球森林贸易网络,关注供应链中木材产品采购来源,消除并避免供应链中非法的或有争议的林木产品的使用;不久前,朗诗还和阿拉善SEE、中城联盟、全联房地产商会、万科共同发起了“中国房地产行业绿色供应链行动”,制定绿色供应链白名单,进入白名单的供应商必须在环保方面达到合规的要求。


这些动作让我相信,朗诗对社会价值的追寻是发自内心的;如果只是为了谋求眼球效应,不必要如此“大动干戈”。更何况,这些做法或多或少都会增加企业成本、提高建筑造价。任志强曾说,绿色建筑比普通建筑的建设成本更高一些。


提到成本,美国的全食超市创办人兼首席执行官John Mackey也遭遇到了。他的策略是做好与利益相关方的融合发展,培养具有极高忠诚度和信任度的消费者、打造热诚且自我驱动的员工队伍(他称之为“伙伴”Team Members)、与创新的供应商和长期的投资者合作,以此化解成本困扰,打造企业竞争力。


朗诗的策略如出一辙,只是他们将其总结为“差异化核心竞争力”的绿色经营战略,也即与对的人合作、给对的消费群体提供对的产品。由此可见,光有动人的情怀是不够的,还要有接地气的经营策略(当然也要有过硬的技术)。否则,信条只挂墙上,价值无法永恒。


政府说,房子是用来住的。用来住也有几重含义,首先是有得住,然后是住得好,最后还要住得愉悦。依我看,现阶段的朗诗主要致力于解决第二个问题,让住户住进更安全、更环保、更舒适的房子里,这是高端住户现阶段的主要需求,也是未来所有人对居住环境的梦想与追求。未来,高端住户就不仅要住得好,也要住得愉悦。住得好的问题可以用技术来解决,住得愉悦的问题就必须在社群营造方面下功夫。


过去二三十年,城市发展节奏太快,人们大量离开农村进入城市,又从一个城迁移到另一个城市,人们头脑中社区的概念早已消散,生活在大城市的人们会感到孤独和压力,以致一篇《北京,有2000万人假装在生活》就能激起千万人的思绪。


如今,经济进入新常态,人口迁移速度减缓,我想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在本地社群中找到归宿感,高端住户会最早产生此类需求。再造社群,这将会是未来一二十年的一个社会挑战,房地产企业有独特的优势应对这一挑战。我个人很期待,用绿色技术解决住得好的问题的朗诗绿色地产,能否用绿色理念再造以小区为载体的社群,让生活其中的人们更加愉悦、幸福充盈。若此,朗诗就不再只是健康的社会细胞,而能成健康的社会细胞的孵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