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变化,才能向前一步
!
2024
年
1-11
月,新能源汽车高歌猛进的势头不减,期间销量达
1126
万辆,同比增长
35.6%
,渗透率为
40.3%
。
不少企业都觉得这是个大市场,所以纷纷布局相关业务,想分得一杯羹。
2021
年,小米宣布造车。
2024
年
3
月底,小米推出了小米
su7
,仅用了
8
个月,
其
销量就达到了
9.05
万辆,可谓是名声大噪。
不过,造整车难度不小,一般企业还是选择以生产零部件的方式切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如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电机制造商大洋电机等。
而
除了
传统
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制造商
,还有不少跨界选手参与其中,永贵电器算是一个典型例子。
永贵电器以轨道交通连接器起家,后来为了打开营收空间,先后布局了车载连接器和航空航天特种产品,并且在液冷充电枪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目前,公司产品已进入比亚迪、华为等一线品牌供应链体系,成为汽配领域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而且
2024
年上半年,永贵电器的车载与能源信息业务实现营收
5
亿元,同比增长
49.2%
,
依然维持着快速增长趋势,业务占比达到
58.4%
。
不禁要问,为什么永贵电器能跨界成功呢?
1
、技术实力雄厚
可以发现,不管在轨道交通还是新能源汽车领域,公司都以生产连接器产品为主。
连接器相当于电路之间的“桥梁”,用来传输电流或光信号,帮助电路实现预定的功能。
虽然是个小小的部件,但连接器行业一直被海外厂商占据大部分份额,以泰科电子、安费诺、莫仕三家厂商为主。
而公司是国内少数具备多种类型连接器生产能力的企业,不断缩短与海外头部厂商的差距。
现如今,在轨交连接器领域,公司已经积累了相当强的实力,市场份额常年位居国内第一,也为研发制造车载连接器奠定深厚的技术基础。
2
、产品优势突出
车载连接器主要分为电连接器(低压连接器、高压连接器)和高速连接器。
其中,随着新能源汽车对充电及续航的要求越来越高,快充高压连接器的需求不断提升。
在高压连接器领域,中航光电、瑞可达是领头羊企业。但是公司在该领域发展十分迅速,推出了与头部厂商同等级的
1000V
产品,且在额定电流、防护等级等方面也已达到相近水平。
与此同时,公司不断延伸产品链,推出充电枪产品,并成功掌握了大功率液冷充电枪的核心技术。
永贵电器是
国内第一家
实现液冷大功率超充枪量产的公司,具备先发优势,其最新
产品支持
600A
的最大充电电流,从而使充电枪类产品成为公司车载新能源业务中的第二大单品。
3
、客户资源丰富
公司与充电运营商前三强特来电(特锐德子公司)、星星充电(万帮子公司)、国家电网均有合作;车企方面,公司与比亚迪、上汽、理想等车企达成了深度合作。
更值得一提的是,公司还成为了华为的
独家供货商
,
供应液冷直流充电枪。
目前,
华为正在加快全液冷超充
/
超充的国内布局。预计到
2024
年底,华为将向市场提供
10
万台以上的全液冷超充设备,超
70
万个公共充电枪。
不得不说,
在技术、产品及客户优势的作用下,公司的业绩持续逐渐转好,
弥补了
因为
轨交业务
收缩
带来的不利影响
。
2024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13.7
亿元,同比增长
35.6%
;实现归母净利润
1
亿元,同比增长
11.8%
。
从业绩上看,永贵电器跨界新能源颇有成效
,
但是一些问题也暴露出来。
1
、回款速度稍慢,影响扩张速度
过去几年,公司的应收账款增速一直大于营收增速,公司回款较慢。
今年以来情况有所好转,但应收账款仍能占到公司营收的
60%
,说明公司在回款能力上仍有提升空间。
2
、销售费用率较高,压制利润
2024
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费用率达
7.2%
,同期,竞争对手电连技术和瑞可达的销售费用率仅有
2.6%
和
2.1%
。
所以,公司的众多客户可能是用高昂的销售费用换来的,后期如何控费提高利润,是公司值得思考的问题。
不过,抛开回款慢、费用高的两大问题,公司并没有明显的债务压力,说明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强,在未来还有发展的可能。
那么
问题来了
,
永贵电器未来成长性如何呢?
1
、存量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