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文案有翅膀
#RULE YOURSELF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文案有翅膀

为国效力40年,比不过一个微信大号发8篇文章

文案有翅膀  · 公众号  ·  · 2018-10-01 16:02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昨天,你一定看到了这篇刷屏的文章。

这是我最讨厌的那一种,刻意挑逗情绪,蓄意煽情拉仇恨。

这一类自媒体,我毫不客气地评价他们为“无良自媒体”。


在他们的眼中,三观不值一提,只有KPI才是一切,一切为阅读量服务。读者阅读体验?他们只提供最低俗最迎合的那一种。


稍有点智商的读者,就可以发现那篇文章的鸡贼之处。怒骂 Angelababy 等流量明星“戏子误国”,拿出“将军枯骨无人问,戏子家事天下知”的万能句式,占领所谓的道德高地。


因为职业分工不同,科学家和明星实际并没有什么可比性。我虽然也认为流量明星的收入过高,但这不应该成为被你们这种自媒体痛骂的理由。难道明星们的收入低了,科学家的收入就高了吗?


而且,单纯的工资在科学家的收入中占比是较低的,他们的收入结构非常多元,犯不着你操心。那些流量明星,也许演技不过关,也许唱歌像电鳗,但无可否认,他们在其他某一方面肯定是佼佼者。


比如颜值、比如硬照,别嫉妒,美是第一生产力。


流量明星就是流量领域的佼佼者。任何金字塔尖的人,收入与一般人,都是不成比例的。


明星这个行业,还有其特殊性。是“机会成本”最高的一个职业。你只看到了那些赚了大钱的,但有多少没红起来的人?他们其中,不乏有才华、有颜值的,你为他们叫冤了吗?


于是,按照 HUGO 的逻辑,我就可以写出这样一篇文章《为国效力40年,比不过一个微信大号发8篇文章》。这篇文章的框架大概是这样——


1、开头来个让人瞠目结舌的数字对比:

科学家一年工资20万,40年800万,一个微信大号发篇广告100万。科学家40年的收入还比不上一个微信大号发送的8篇广告。



2、举几个科学家为国奉献的例子:

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领域著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林俊德,很多人不知道他,因为他不是什么明星。但他在西北荒漠中,隐姓埋名一辈子,为国家做出多项科研贡献。


然而,他的晚年,却与癌症相伴,这是长年过劳与频繁参与核试验后的结果。 医生说他时间不久了,但 他拒绝治疗, 因为他还有工作没完成。 这位老人在生命的最后8天,拖着病弱的身躯,完成了他这一生最后一份工作表。



诸如这样的科学家,再列举几个,让你感动到不可抑制。


3、痛骂自媒体的不专业:

直接拿微信大号 HUGO 举例,一篇广告推送收费至少10万(预付款10万),然而专业性却令人质疑。


刚好就在前几天,一家与 HUGO 合作的广告主爆料,因为 HUGO 的不专业,拖黄了广告主和客户的上百万的合作。



更坑爹的是,还不退还广告主已经支付的92700元预付款,理由如下——


HUGO,你就不觉得这钱烧良心么?


4、最后,拔高思想,站在宇宙中心呼唤爱:

一个好的社会,不该只充斥着浮躁的欲望。 脚踏实地,比好高骛远好。 品格过人,比哗众取宠强。


只有这样,我们自己,我们的国,才能走得更好更稳,屹立不倒。


👇🏻


以上几句呼唤爱的话语,直接取自 HUGO。试问, 如果我按照这样的框架,写出这样一篇文章,被你们这类自媒体看到,是不是也会觉得恶心?


某些微信大号,比起这那些流量明星,吸金能力一点也不弱。你们拿明星跟科学家对比, 怎么就不见你们拿自己和科学家对比呢?


好话都让你们说了。一口大黑锅来了,就让流量明星去背,良心不会痛吗?


我想痛可能是不存在的。毕竟骂完明星了,阅读量又上去了,又一篇10W+出炉了,广告价格又可以往上提一提了。


截图 HUGO 那篇文的最后一段。一个三观崩塌的自媒体,反复强调价值观,手动大写的滑稽。


图片截自 HUGO 原文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在嘲笑商女、嘲笑 流量明星的时候,想想你自己都干了什么吧。


站在道德高点,盯着明星,朝下面砸石头 ,我就觉得特别贱。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