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国的钢铁企业有上千家,作为‘国字号’的中央企业现在只有2家,现在民营钢企的发展越来越快。我们更多的竞争是跟日本的同行、韩国的同行、欧洲的同行、美国的同行在国际上同台竞争。”
马国强说,
“
竞争到今天,无论是产品质量,还是盈利能力,我们在全球都是第一的
。”
6月28日,宝武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马国强
在的大连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发言时表示,这次国企改革,就是把国企过多的功能去掉。马国强提到,“
这次国有企业改革,首先就是对国有企业界定功能
,国有企业分为大的两类,一类是‘公益类’,一类是‘商业类’,宝武集团是商业类,在充分竞争领域内。”
以宝武集团为例,马国强表示,“是在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的背景下,由原来的宝钢集团和武钢集团联合在去年成立的新公司。我们两家企业在之前的发展过程中有很多不应该是我们该从事的行业,比如我们承担了职工家属宿舍的供水、供电、供气这样的一些业务,我们还办了幼儿园、学校,这些在这一轮的改革当中都要还给政府,交给适合的企业去办。还有以前我们办的医院,现在也要交给擅长做医院的,比如中国医药、中国华润,交给他们去做。”
马国强表示,通过对国有企业的分类,使得国有企业有所为有所不为,能够聚焦主业,能够像一般的商业公司一样,有规范的公司治理、有监督有效的机制,“国字号”的明天会越来越美好。对宝武集团来说,“通过聚焦钢铁主业,把不该为的去除掉,这样就能瘦身健体、提质增效,未来的竞争力会越来越好。”
在国有企业的体制机制方面,马国强提到,“
就宝武集团而言,我们的董事会,集团内部就3个人,外部董事要超过一半,有4个
,我们董事的构成有来自于新加坡的,有来自于香港的,有来自于美国的,国务院国资委试图用这样的一种方式来改变过去股东对企业决策干预过去的问题,通过这些年的发展,我认为这条路是对的,我们的决策是高效的。”
对于混改这一举措,马国强提到,“
我理解这一次的混改,更多的是在体制机制上,不在资本上
。”马国强表示,“现在外界对中国的中央企业内部的机制可能有一些误解,我们有集团公司的层面,也就是我做董事长的层面,更多的是管监督,就是按照中央的要求‘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下面的各二级公司,他们的决策自主权是充分授权的,
我们对他们的激励也是充分的,包括现在的利润分享机制
。”
不过马国强同时坦言,“
现在持股还有障碍,要纳入到混改的名单以后,管理层才能持股。
”但是,
除了基本薪酬、绩效年薪之外的增量利润的分享,“这种机制我们现在已经在运行了
。”
此外,对于“一带一路”,马国强表示,“‘一带一路’纳入国家战略,中央企业责无旁贷要加快推进、加强研究。对钢铁企业来说,现在更多的是在矿山投资上走出去,中国的铁矿资源相对贫乏。另外,我们的产品市场需要走出去。未来,
先进产能的合作也是下一步要推进的,很多沿线的国家经济发展越来越快,对钢材的需求越来越大,或许有投资的机会。
”
谈到“一带一路”对国企改革的影响,马国强给出的是“
加快推进
”的肯定答案。马国强表示,“国际化也好,‘一带一路’也好,如果要走出去,我们管理层的本土化是必须的。我们作为百分之百的中央企业,我聘用了外方的总经理,我不能跟他说你只能拿30万、只能拿50万,
一定是市场地选聘职业经理人、市场化地决定薪酬
。”
值得一提的是,马国强在现场还反驳了外界对中国钢铁行业“大而不强”的评价。他表示要为中国钢铁业“说句公道话”,“
中国去年消费钢材7亿吨,只进口了1000万吨,而这1000万吨里面真正中国不能生产的大概也就三四百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