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第2年的第344天。
昨天在米仓做了一个分享。前面是阿里的一位很牛的人;后面是一个做成交转化很牛的人。各种数据分析,步骤与推导,而我……
昨天整天自我感觉一点都不好。
下午反思:为什么没有做好?越想越颓废,感觉自己一无是处。
最后不得不叫停:明天还有一个演讲,如果我再这样想下去,明天那场也得搞砸。
于是开始想:白天的演讲怎样才能讲得更好?
前后的嘉宾虽然都很有料,但是他们都是提前来现场的,所以他们很知道之前的老师讲了什么,自己的内容可以及时调整。
新零售春晚临近,如果再让我选择一次,我可能还是会选择干好手上的活,而不是去听课,还是会犯同样的错误。
从ppt的内容来看,他们讲的都是自己熟悉的版块,所以讲得很流畅,而我是为了迎合课程内容,讲了我不懂的内容,就出现偶尔卡壳的现象,甚至还有一些地方,ppt上写得太简单而自己不得不pass。
前后的嘉宾是专业做培训的,而我不是。
我该怎么做?
下次遇到这样的机会时,提前到,更熟悉课程内容,选择好的点切入;
把自己熟悉的点,再分享当下客户的需求;
最后,也要学习一些讲课技巧。
基于这些思考之后,昨天宝玉接我的时候,我就跟她说明天会修改了ppt再给你。
昨天晚上睡觉时都在想这个ppt要怎么改呢?
来的人主要是哪些人?
传统卫品企业。
为什么他们要办这场活动?
因为传统市场下滑,他们需要转型与突破,需要进入新的渠道。所以需要了解当下社交领域有哪些变化,有哪些机会?
他们需要我讲什么?
如何破局,又如何入局。
那我该讲什么呢?
我想起了养生节目,先破后立,你想要别人接受你什么,先要让他意识到他自己做错了什么。
那他们做错了什么呢?
于是我在ppt上加了,传统企业转型社交新零售常见的8大错误。
对人,对产品,对市场,理解,对机会判断的错误。
然后把我发现的不同点跟大家做了分析;
最后抛出解决方案。
前几天看了个视频,怎样讲脱口秀,有这样的一句印象非常深刻:
把你的烦恼说出来,让爷乐乐。
其实这句话我也常说,在这个人解释之后才知道:段子就是这样产生的,看到别人这么惨时,我们会觉得很爽,至少不是我一个人很惨,自己的痛苦解除了。
所以一段演讲也应该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