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军武大本营
军武大本营,以敏锐视角剖析当代社会。我们拒绝以“震惊”“吓尿”等轻佻字眼忽悠众人,输出高价值内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科院物理所  ·  改善高端量子设备的秘诀,竟然是放两颗葡萄 ·  昨天  
环球物理  ·  【地球物理】回望地球物理勘探一百年 ·  2 天前  
大家居洞察  ·  大股东出手!美凯龙或获建发6亿元租金收入 ·  2 天前  
大家居洞察  ·  大股东出手!美凯龙或获建发6亿元租金收入 ·  2 天前  
会计雅苑  ·  深圳证券交易所2024-2026年财务报告审 ... ·  3 天前  
中科院物理所  ·  物理学中真有“魔法”,它代表一类量子资源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军武大本营

亚阿战争复盘:亚军战略情报失灵,是战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军武大本营  · 公众号  ·  · 2020-11-28 16:38

正文


我们古人常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一句话其实在任何战争中都是获胜的关键。甚至不单单是在战争中如此,就是我们平时要做任何事情,都需要知己知彼,如果在两眼一抹黑的情况下,脑子一热就去干事情,那么十有八九是要吃亏的。


从2020年9月底到11月初,亚洲边缘地带的两个小国,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之间爆发了一场烈度较高的战争。在为期一个多月的血战中,两军伤亡合计达到了1万多人,平均每天就要伤亡1个简编营,要知道亚阿两国正规军合计才不过10余万人。一线正规军能打到这个程度,可以说在近年来的战争中是很罕见的了。


因为这场战争有很多可以探察的点,所以战后的复盘我们也会多做一些,以使得大家对战争,尤其是正常国家的正规战中有更深刻的了解,而不是被近些年的治安战或低水平的战争所带歪了。


亚阿战争是以纳卡地区的争夺为核心的,关于纳卡问题的前因后果我们讲过了很多,而关于战争的进程和结果我们也谈了很多,但对于双方战前战备环节却谈得较少。这篇文章的复盘,我们主要聚焦到亚美尼亚战前的侦察评估上,因为这方面他们出现的问题实在是太大,而且太诡异了。


关于亚美尼亚的战败问题,本国的硬实力弱小是根本因素,在战略问题上搞成了孤家寡人是第二个大错。而在战术问题上,对对方的无人机战术缺乏反制手段,导致重兵集团及核心装备过早损耗,这也是其失败的关键要素。


国小军弱,这是显而易见的,毕竟一个300万人口的小国不可能谁都活成以色列;在这种背景下,遥望于远在天边的美欧,而对近在咫尺的俄罗斯却三心二意,本就犯了小国存亡的大忌;然后战术上还出大问题,想不输都难,这也是不少人都评价亚美尼亚一路作死的原因所在。


那么仅从战术上来说,亚美尼亚何以被阿塞拜疆的无人机战术打得抬不起头呢?


我认为,关键的失招就在于亚军对阿军情报侦察以及对世界新军事潮流的漠视所致。亚美尼亚根本没有注意到阿塞拜疆近些年大力发展的无人机力量,也对无人机在现代战争中的应用毫不敏感,在这种背景下,其实是被对方降维打击了。


为什么我们这么讲呢?因为,按照常理来说,亚美尼亚真的不该对阿塞拜疆军队的侦察工作差到这个地步。


从大的背景来说,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其实并非是正常的国家关系,两国一直是敌对状态,甚至一直在军事对峙。


在1990年代的纳卡战争中,亚美尼亚军队不仅实际控制着纳卡,还占领了周边7个区的阿塞拜疆领土,不仅让亚美尼亚本土与纳卡相连,还使得纳卡核心区有了几十公里宽的“安全纵深”。


对亚美尼亚来说,保住这些区域就是保住纳卡的关键,因此其在小小的纳卡区域常驻重兵;而对阿塞拜疆来说,纳卡是自己的,周边失去的7个区甚至还是阿塞拜疆人的聚居区,就这么丢掉了自然心有不甘。


因此双方一个要保住既得利益,一个要收复国土,谁都有着作战的需求——只不过第一次纳卡战争结束后,阿塞拜疆军事孱弱,难以收复国土,因此两国之间维持了大约20年的特殊对峙状态。


在这20年时间中,阿塞拜疆的经济实力比亚美尼亚增长的要快,在拥有三倍于亚美尼亚人口的同时,其经济总量是亚美尼亚的近4倍。经济增长了,相应的军事实力也有所增强。


因此自2000年代后期到2010年代中期,阿塞拜疆投入了几十亿美元资金购置了大量俄罗斯、以色列、土耳其造的武器装备,军事实力迅速增强。


这一时期亚美尼亚的战备状态是正常的,它对于阿塞拜疆大量购置军备的事实很敏感,当时就向俄罗斯等国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但我们都知道,俄罗斯是世界第二大军火出口国,它怎么可能不对外出口武器?所以亚美尼亚也很无奈,无奈之下自己也不能无动于衷,于是自己也挤出点钱,购买了一些俄式军火。


这是2010年代初期和中期的时候,当时阿塞拜疆已经开始引入以色列无人机了,不过当时的无人机在战场上的应用还不像后来这么普遍,尤其是针对正规军也能发挥大的作用。因此亚美尼亚在跟招方面,只是跟了些龙卷风火箭炮这样的关键武器,这种选择也是可以理解的。


由于阿塞拜疆军力的上升,双方在纳卡地区的平衡必然要被打破。2014年的时候,两国在纳卡地区就展开较大规模的冲突,最终是俄罗斯出面调停,但后续效果不大;2015年全年,两国发生小规模交火及敌对行动近3000次;2016年两国再次爆发大规模冲突。


在这些冲突中,阿塞拜疆已经开始使用无人机了,不过多为侦察无人机,但也投入了自杀式无人机。


亚美尼亚当时还很敏锐,向以色列进行了抗议,多少收到点成效,使得以色列暂停了对阿塞拜疆相关无人机的制造许可。


不过到了2018年,亚美尼亚发生了政权更迭,新的政权是借助反俄浪潮掌权的。虽然新政权执政后,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不可能一脚将俄罗斯踹开,但明眼人都能看出三心二意来,尤其是新的亚美尼亚政权明显对欧美更寄予厚望。


有的报道称,亚美尼亚新政权掌权后,对军队中的亲俄派进行了清洗。我对这方面的具体情况不掌握,但亚美尼亚军队确实发生了很明显的人员流动,而这次亚阿战争中亚军的指挥及动员确实做的不好——除了宣传部门之外。


尤其关键的一点是,在亚美尼亚政权更迭后,亚方情报部门却失灵了,亦或是情报部门的意见在军方高层根本就没有被重视。


没错,我所说的这一点就是对阿塞拜疆方面无人机实力急速增强的漠视。


2018年,在亚美尼亚风云变幻的同一年,土耳其将其国产的TB-2无人机投入了实战;而在这一年,中东战场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使用察打一体无人机;甚至连叙利亚的极端武装和胡塞武装也使用起了无人机。


无人机已经远远不是此前较小规模使用和仅仅用于打击游击队之用了,在随后的利比亚战场上,无人机甚至成为了交战双方的战略级兵器。


对于这一切变动,阿塞拜疆认识得很深刻,其不仅继续从以色列引进无人机,也从土耳其得到了TB-2察打一体无人机,无人机作战力量大增。


其实不仅仅是阿塞拜疆,任何一个正常的国家都不会忽视掉这股潮流。比如不少国家采购我国无人机的订单就是在2018年签署的,这其中包括非洲和中东国家。


而到了2019年和2020年,无人机的应用更为广泛,尤其是在2020年初的土耳其、叙利亚政府军大战中,土军无人机对叙正规军的重甲部队造成了巨大伤亡。土耳其是亚美尼亚的世敌,阿塞拜疆也是亚美尼亚的世敌,而土阿两国是实际上的兄弟之国,亚美尼亚对此不应该不知道。


但亚美尼亚在干什么?无动于衷。


亚美尼亚甚至花费4000万美元从印度购买了几套反炮兵雷达,有消息说这些雷达已经使用了,但效果不佳;还有的消息说其实这笔订单还没有交货,我认为后一种说法更合理,毕竟这笔订单刚签署,以印度的交货速度,不会这么快供应。


但是不管交没交货,这笔订单是存在的,而且下单的时间不长。这说明,在当时的亚美尼亚军队高层看来,将来的战争仍然是以传统的炮战为核心。


早在2016年,当时的亚美尼亚不仅对阿塞拜疆使用小型的自杀无人机极为敏感,还提出了国家级的抗议;而现在的亚美尼亚军政高层,却对阿塞拜疆日益增强的无人机力量无动于衷,还跑去印度买反炮兵雷达了,这实在让人想不通。


别的我们就不说了,就算买反炮兵雷达,为什么偏偏要向印度买呢?而且价格还远超正常水准,达到了4000万美元,相当于亚美尼亚军队全年军费的十分之一。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