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六合商业研选
六合咨询立足新经济,挖掘明日之星,发现价值,传播价值;国际化视野、多角度观察、深度思考、体系化研究,持续提升研究广度与深度,全面覆盖一级、新三板、二级(A股+美股+港股);深度剖析优质企业商业模式与投资价值,前瞻性洞察行业本质与发展趋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能建  ·  开工!枣菏高速交能融合示范工程滕州段! ·  22 小时前  
半月谈  ·  中央一号文件划重点! ·  昨天  
长安街知事  ·  杨靖宇信件公布!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六合商业研选

【前沿扫描】科技体育系列:科技重塑体育,赋能运动,新冠疫情下体育产业危中有机

六合商业研选  · 公众号  ·  · 2020-03-09 06:36

正文

随着全球 5G 商用不断推进,新一轮科技产业周期加速开启,新产业周期引领新科技时代,科技创新赋予经济发展新动能,将是未来 10 年的时代主题,面向全新、充满不确定机遇的未来,将有更多新经济产业与公司,值得持续跟踪与深入研究。
在此背景下,六合君 2020 年起,调整内容发布计划,基于过去 4 年累计发布近 400 篇原创行业、公司研究报告的积累,设置【前沿扫描】栏目,每周一更新一期,以一个月左右时间,专注研究一个特定专题,发布代表性公司与深度行业研究报告,进一步提升研究系统性与前瞻性。
“头号玩家”栏目每周三更新一期,基于各产业领域国内外头部领跑企业财报、电话会议、开发者大会等内容,对其发展情况与最新动向进行跟踪研究,把握“头号玩家”们的战略方向与业务布局,洞悉其对未来的思考判断,挖掘新的趋势与机遇。
“长期主义”栏目每周五更新一期,整理巴菲特、芒格、贝索斯、任正非、马斯克、孙正义等长期价值实践者的致股东信、公开演讲 / 交流、媒体采访等一手信息,一起重读经典,复盘伟大企业的成长路径,汲取顶尖企业家的思想养分,做一名长期主义者。
新的内容发布计划,代表六合君持续创新迭代,不断形成自己的品牌风格与特色,期待与大家携手成长、共创未来。

全文 9,449
预计阅读 19 分钟

科技重塑体育,科技赋能运动,“科技 + 体育”深度融合,带来全方位变革。 随着体育产业深入发展,对各类科技手段的运用不断深化,科技对体育带来持续变革与赋能,成为推动体育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随着智能手机与移动互联网普及,移动支付、移动定位、数据记录等技术成熟,及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发展,体育产业迎来深刻变革,推动智能手表、智能跑鞋等运动装备层出不穷,咕咚、 KEEP 等在线运动平台持续发展, Peloton 等健身单车、跑步机硬件 + 直播课程深度融合的创新模式不断出现,科技以“硬件 + 软件 + 数据”方式,全方位变革体育运动。

【前沿扫描】科技体育系列:

1、 【前沿扫描】科技体育系列:Garmin佳明(NASDAQ:GRMN),全球领先GPS设备制造商,智能可穿戴设备打开增长空间

Garmin 佳明深耕 GPS 领域 30 年,产品广泛覆盖航空、航海、车用、户外、健身五大领域,目前全球超过九成民航飞机使用 Garmin 飞行系统, 2018 年全球智能手表出货量排名第四。


2、 【前沿扫描】科技体育系列:Peloton(NASDAQ:PTON),全球最大互动健身平台,借助直播等内容,变革传统硬件销售模式


新冠疫情让大家放了次“寒假”,但宅在家不运动也难受,家庭健身需求提升。 Peloton 利用新技术、新模式,探索家庭健身场景,改变传统一次性硬件销售模式,通过直播课程收取订阅费,获取持续稳定的现金流。


3、 【前沿扫描】科技体育系列:咕咚围绕跑步等运动场景,从数据切入构建完善产品体系,全方位推进智能运动战略


科技重塑体育,科技赋能运动。跑步是门槛最低的体育运动,但如果没有科技帮助,没有 GPS 记录公里数及配速、步频 / 步幅,没有智能手表 / 心率带记录心率、触地 / 腾空时间,没有网上大量公开专业的跑步理论与训练课程,没有融入大量科技研发的跑鞋,普通人要训练跑步也没那么容易,只能在固定跑道上无聊刷圈,不像现在随时随地想跑就跑,还能自我实时监测、改进跑姿,不断提升跑步成绩。


4、 【前沿扫描】科技体育系列:电竞是互联网化的竞技体育,是90后的世界杯


电竞是互联网化的竞技体育, 90 后的世界杯。 2018 年腾讯《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与《绝地求生》全球邀请赛,最高同时观看人数分别为 6,700 万、 6,000 万,超过 2018 年俄罗斯足球世界杯的 5,400 万与韩国平昌冬奥会的 2,200 万。

“科技 + 体育”深度融合,全方位变革体育运动

科技发展促进体育水平提高,让人们更科学地提升运动表现,更健康地享受运动快乐。 人们参与体育运动,需要有科学的训练方法、合适的运动装备,才能提升运动表现,避免运动损伤,更好享受运动乐趣。尤其对于竞技体育,在各项运动成绩几乎达到人类身体极限情况下,要想持续提高体育水平,科技的应用尤为重要。


科技有助于开发高效训练方法,在不伤害身体前提下,更好开发人体潜能,提高运动成绩;科技还有助于研发新的体育装备,例如模拟鱼类流线型设计的无阻力泳衣,最大限度降低水的阻力,提高游泳速度等;随着科技发展,各类智能运动产品不断丰富,结合数据传输与记录能力,用户可以更好记录运动数据,监测身体状况等,运动服务商可以基于用户运动数据,向用户进行反馈,提供更专业建议,提升用户运动表现。

科技发展促进体育水平提高
跑步为例,在各类科技手段与智能产品支持下,跑步这一看似简单的运动,变得更加科学、健康、高效。 跑步是门槛最低的体育运动,但如果没有科技帮助,普通人训练跑步并不容易,且如果跑步方式不当,还可能造成运动损伤;现在跑者可以随时随地想跑就跑,借助 GPS 等移动定位功能,记录跑步公里数及配速、步频 / 步幅等;借助智能手表 / 心率带等,记录心率、触地 / 腾空时间等;通过学习网上大量公开专业跑步理论与训练课程,不断改善跑姿与提升运动表现;借助融入大量科技研发的跑鞋等,提高跑步成绩。

跑步借助科技,更加科学、健康、高效
对于马拉松等专业跑步运动,科技对提升比赛成绩同样重要,耐克定制跑鞋助力人类选手马拉松跑进 2 小时。 2019 10 12 日,肯尼亚马拉松运动员埃鲁德·基普乔格,在“ 1:59 挑战”活动中,以 1 小时 59 40 秒的成绩,刷新马拉松世界纪录,成为人类首次马拉松跑进 2 小时。为突破人类极限,活动主办方进行大量准备工作,包括利用大数据分析,选择合适的路线、更小的赛道坡度、有利的天气条件等;主办方之一耐克,为基普乔格定制名为 ZoomX Vaporfly Next %的全新跑鞋,重量比上一代 ZoomX Vaporfly 4% 轻了 15 克,稳定性、回弹性能也更为突出。

耐克为基普乔格定制名为 ZoomX Vaporfly Next %的全新跑鞋
全球智能可穿戴设备快速发展,轻量化、便捷化、科学化、数据可视化,成为新趋势。 智能可穿戴设备 不断加大对数字技术与运动数据应用,凭借 便利性、智能化、可靠性等,受到消费者认可与喜爱。

以手表、耳机为代表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已经逐渐普及和流行;接下来, 头显设备、衣服、鞋子等更多智能可穿戴设备,将记录我们身体健康、运动表现等数据,并进行分析,给予反馈、建议等;未来我们从头到脚,从里到外,都将被智能可穿戴设备包裹与记录。根据 IDC 数据, 2016~2019 年全球智能可穿戴设备出货量保持快速增长, 2019 年预估出货量 2.2 亿台( +29.7% )。
2016~2019 年全球智能可穿戴设备出货量情况(单位:亿台)

数据来源: IDC 、六合咨询

未来可穿戴设备将覆盖人体全身
不仅智能手环、手表等可穿戴设备,运动单车、跑步机等更多智能运动产品,不断创新、丰富。 运动健身用户对健身产品与服务要求不断提高,推动智能科技与运动健身有机结合,运动健身产品不断加大对数字技术与运动数据应用,各类智能运动产品层出不穷。根据比达咨询数据, 2019 Q3 中国健身用户对智能运动产品品类偏好方面,智能手环凭借轻便、功能不断丰富,最受用户青睐,用户使用率近 70% ;智能手表、智能体脂秤用户使用率分别为 47.7 %、 38.5% ,位居第 2~3 名。
2019 Q3 中国健身用户对各类智能运动产品使用率情况

资料来源:比达咨询、六合咨询
中国在线健身行业快速发展,运动健身 APP 活跃用户规模持续增长。 中国在线健身行业 2010 年起步,最早的行业参与者是 2010 年成立的咕咚,之后即刻运动、 KEEP 、悦动圈、咪咕善跑、悦跑圈等相继成立,进入在线健身市场。

各类运动健身 APP 为用户提供运动数据记录、线上健身课程、健身用户社群、运动装备导购等服务,为用户随时随地健身提供便利。目前在线健身行业进入稳定发展阶段,初创企业较少,知名品牌已经形成,随着产品不断优化升级,用户规模持续增长。
根据 iResearch 数据,中国在线运动平台用户规模持续增长,且呈现季节性变化,夏季下载用户较多,冬季下载用户较少; APP 人均月度使用时长,排除季节因素后基本持平,用户月总使用时长持续增长; APP 月总使用次数及人均月使用次数,均持续增长,运动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方式之一。
2019 年运动健身 APP 平均月活用户情况(单位:万)
资料来源:易观、六合咨询
2017 1 ~2019 5 月在线运动平台用户规模发展趋势(单位:亿台)

资料来源: iResearch 、六合咨询
体育运动中,数据重要性持续提升,随着可采集数据的智能运动产品持续丰富,及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开启运动大数据时代,生活化运动数据应用场景不断拓展。 随着智能运动产品持续丰富、升级,不断增强用户运动数据收集与处理能力;从利用手机、计步器等设备,记录步数、运动时长、里程等初级运动数据;到利用中低端运动手环等设备,记录步频、步幅、步速、卡路里等中级运动数据;再到利用运动手表、高端运动手环、智能跑鞋、专业运动设备 / 医学设备等,记录心率、血脂、血氧、跑姿分析等高级运动数据。
未来随着智能可穿戴设备普及, 可以覆盖更多用户运动场景,持续完善全场景数据获取能力 ,结合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处理, 推动数据资源不断融入用户运动过程,向用户提供更专业建议,提升用户运动 专业性、安全性、科学性。同时,海量运动数据可应用于生理学、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等更多领域,运动数据应用场景将不断丰富。
智能运动产品持续丰富、升级,增强数据获取能力
资料来源: iResearch 、六合咨询
硬件与软件结合,内容与数据驱动,运动健身平台借助科技力量,突破传统运动边界,深入用户日常生活场景,提供多元化服务。 以咕咚、 KEEP 为代表的运动健身平台,通过向用户提供高频、刚需的数据记录与分析服务,及丰富运动健身课程等内容;同时积极构建用户社区、组织各类运动赛事等,提升用户粘性与使用频次,积累庞大健身用户群与海量数据资源;基于运动大数据分析与对数据持续跟踪,掌握用户全运动生命周期特征,向用户提供个性化运动建议与专业指导;通过发掘用户运动需求,开发智能运动装备与线上健身课程,形成从需求、到数据、再到硬件与内容的业务闭环。
随着线上健身课程与智能硬件日趋完善,运动不再局限于特定场景,在线运动课程随用户使用场景不同,变得更具针对性,运动目的也从减肥或增肌,拓展到办公室放松、心理压力舒缓、唤醒清晨困倦等更多日常场景。此外,线上健身课程在专业性内容基础上,不断加入娱乐元素,通过场景模拟、打造课程 IP 、教练筛选与培育等,增强内容沉浸式效果与趣味性体验。

咕咚等运动健身 APP ,帮助用户记录、分析运动数据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国内体育产业危中有机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大众健身消费动力增强,国内体育产业持续受益。 2020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国内体育产业受到巨大冲击,线下健身门店停业,体育赛事大面积延期、甚至取消,体育旅游消费停滞等;同时也带来新机遇,人们对健康关注度进一步提高,运动健身意识增强,运动习惯与健身消费动力进一步激活,政府将更加重视群众健康,为体育产业发展带来长期驱动力。
体育产业从业者更加重视线上布局。 由于疫情传染性,线下体育业态因聚集性强,率先踩下“刹车”,同时咕咚、 KEEP 等在线运动 APP 用户增长明显, KEEP 在疫情期间长期位居 APP Store 健康健美类免费榜首位。经过新冠肺炎疫情,体育产业从业者意识到布局线上的重要性,安踏、李宁、探路者等运动鞋服企业,纷纷加强电商业务,通过朋友圈社群营销等方式,拉动线上销量增长,对冲线下销量下滑影响。

线上健身成为风口,线下健身房开始尝试直播。 受疫情影响,线下健身房停业,人们户外运动受到限制,推动线上健身火爆,各类线上健身课程销售表现良好,同时 KEEP 、超级猩猩、乐刻等头部健身品牌,积极尝试直播健身业务,拓展用户资源,维系用户粘性,探索线上教学新模式。

KEEP 联合 Shape 、每日瑜伽、 lululemon Under Armour 及健身达人,推出“假期运动直播大全”,聚合各运动品牌课程内容,进行一站式直播课程分享; 2020 2 月上旬, KEEP 平台运动课程观看量,比平日大涨近 430% 。超级猩猩临时注册账号进行直播授课,其抖音账号“超猩家里蹲”,直播高峰期有 19 万人在线观看,同时上线“ 14 天线上训练营课程”,首批 22 个线上训练营,单价 399 元,每班 30 人,在 1 小时内售罄,获得 26.3 万收入。


乐刻联合快手、抖音,推出“宅家运动会”,全平台教练线上直播教学,每天大约输出 5~7 节课程,均是免费授课,每场直播参与人数均超 1 万。此外,耐克、安踏等运动品牌,也积极尝试线上直播健身课程,带动旗下运动鞋等产品销售。

KEEP (左)与耐克(右)直播页面
人们居家健身需求大增,健身器材迎来销售上行。 新冠肺炎疫情让人们放了次“寒假”,且绝大部分时间只能“宅”在家中,疫情也让人们意识到珍爱健康、积极运动重要性,使得人们居家健身需求大增。同时受益国内电商、移动支付、快递物流等基础设施持续完善,疫情期间健身器材销量增长明显。

根据京东数据, 2020 年春节期间,各类“宅消费”需求均大幅增长,其中健身训练、游戏设备成交额,均超 2019 年同期 2 倍。 消费者购买居家健身器材持续高涨, 2020 年春节后第一周,京东自营瑜伽垫成交额同比增长 150% ,京东全平台划船机成交额同比增长 134% ,拉力器成交额同比增长 109% ,哑铃成交额同比增长 60% ,跳绳成交额同比增长 56% 。健身平台 KEEP 披露, 2020 年春节期间平台整体销量,比 2019 年同期大幅上涨,其中瑜伽垫、泡沫轴、健身手环等销售表现突出。

受疫情影响,人们居家健身需求大增
健身与游戏、科技结合,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体感游戏受热捧。 疫情影响下,游戏、健身成为人们久居家中的重要需求,体感游戏通过用户肢体动作操控和完成游戏,既能满足娱乐需求,又具有健身效果,提升运动乐趣,市场需求火爆。
《健身环大冒险 RingFit Adventure 》是任天堂 2019 10 月推出的新款家庭健身游戏,产品包括体感游戏、弹性健身环 Ring-Con 、腿部固定带 Leg Strap ,并需要搭配 Switch 游戏机与电视屏使用。 用户可通过做出特定健身动作,来操控游戏人物,并伴随游戏环节进行运动,完成游戏闯关后,可获得经验值、金币、提高游戏等级等收益。针对不同健身基础用户,《健身环大冒险》提供多样选择,游戏分为增肌系、韵律系、瑜伽系三种模式,健身动作超过 60 种,并搭配语音提示与制作指导。
2019 10 14~20 日发售首周,《健身环大冒险》在日本市场售出约 6.8 万套,占据日本 Famitsu (电子游戏新闻杂志)游戏排行榜榜首。 疫情影响下,《健身环大冒险》在国内市场供不应求,导致价格飙涨,从发售价约 550 元人民币,在淘宝、京东等平台最高上涨至近 2,000 元人民币,同时用户以 20~30 岁年轻女性为主,属于社交网络上活跃人群,积极在抖音、微博、 B 站、小红书等平台“种草”(分享推荐),进一步推升产品热度。

《健身环大冒险》代言人新垣结衣

科技赋能体育,叠加大众健身热潮,推动国内体育产业持续发展
中国经常参加锻炼人数不断上升, 推动运动健身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能力与意愿上升,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对运动健身需求持续增长,同时受益政策红利带动,国内运动健身产业快速发展。根据国务院《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等文件, 2015~2035 年中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将保持快速增长,预计 2035 年中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将突破 6 亿,占总人口比例超过 45%
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数据, 2012~2018 年中国健身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 6.7% 2018 年中国健身产业总产值约 1,626 亿;预计 2020~2022 年中国健身产业总产值将从 1,850 亿,增长到 2,115 亿。根据《 2019 年天猫运动消费报告》, 2019 年阿里平台聚集 4 亿消费运动人群(购买过运动装备或观看过体育比赛),近 4 年淘宝 / 天猫用户运动消费支出,增速均保持在 25% 以上,表明大众健康意识增强,推动运动健身消费增长。
2015~2035 年中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增长趋势(单位:亿)
资料来源:国务院、六合咨询
注:“经常参加锻炼”标准为,每周身体活动频次
3 次以上、每次身体活动时间 30 分钟以上、每次身体活动强度中等程度以上。
2012~2022 年中国健身产业市场规模情况(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六合咨询
2016~2019 年淘宝 / 天猫用户运动消费支出增速情况

资料来源:《 2019 年天猫运动消费报告》、六合咨询

从中、美健身会员渗透率看,中国健身产业还有 6 倍成长空间。 根据 GymSquare 与三体云动发布的《 2018 中国健身行业数据报告》,中、美健身俱乐部数量分别为 4.6 万家、 4.5 万家,健身会员分别为 0.43 亿、 0.66 亿,健身会员渗透率分别为 3.1% 20.3% ,中国健身房数量与美国相当,但健身会员渗透率显著低于美国。随着中国健身产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俱乐部与会员数量增加,及未来健身渗透率上升,健身行业发展空间广阔。
2018 年中、美健身行业对比
资料来源: GymSquare 、三体云动、六合咨询
家庭化、数字化成为健身行业发展新趋势。 随着传统健身市场竞争趋于激烈,差异化发展需求日益显现,同时由于消费者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及数字技术对健身行业持续带来新变革,家庭化、数字化成为健身行业发展新方向。根据市场研究机构 Zion 数据,全球健身设备市场增长迅速, 2021 年市场规模将达 125 亿美元,其中家庭健身设备将成为市场增长主力,将对传统健身房相关设备产生一定挤出效应。

智能科技成为运动领域创投热门方向。 中国体育产业经过政策打开市场、社会体育文化活跃市场、消费升级带动市场后,新时代下,科技创新将为体育产业打开更多发展空间。根据 IT 桔子数据, 2018 年中国运动领域投融资案例中,智能科技类体育健身项目获得投资者关注度大幅提高,获投项目数量占比 68.2% ,高于服务升级类项目 31.8% 的占比。
2017~2018 年中国体育运动领域投融资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 IT 桔子、六合咨询

基于移动互联网时代新基础设施,科技推动体育运动边界不断拓展,用户参与门槛持续降低,体验持续提升
移动互联网与智能手机普及,催生系列运动类应用。 移动互联网成为新经济基础设施与超级连接器,使人们生活更加便捷、高效,智能手机已成为用户 24 小时在线的超级万能管家。
智能手机通过其内置传感器与 GPS 技术等,实现记录用户跑步速度、轨迹、里程、步数等数据;通过处理器计算,能够获得热量消耗、配速等数据;这些功能在智能手表等更多电子产品中渗透,为运动类应用快速发展打下基础。
2010~2018 年、 2019 年上半年中国手机网民规模及增速(单位:亿)

数据来源: CNNIC 、六合咨询
电商平台发展与移动支付普及,提供线上 / 线下交易新渠道,提升交易效率。 电商平台与移动支付出现,为运动人群提供更加便捷、快速的交易服务,节约时间、精力成本;移动支付为运动健身 APP 直接变现提供条件;移动支付支持下,微信小程序、公众号等,也能成为快捷交易渠道。根据 iResearch 调研数据, 2018 年超过一半中国受访者,通过线上购买线下健身课程,而在线上课程购买渠道中,直接通过应用平台购买占比达 56.3%
2018 年中国运动人群线下健身课程购买渠道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 iResearch 、六合咨询
注: 2018 9 月通过网络调研获得,样本数量为 612 人。
2018 年中国运动人群线上健身课程购买渠道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 iResearch 、六合咨询
注: 2018 9 月通过网络调研获得,样本数量为 508 人。

健身房通过互联网平台、移动支付等新基础设施建立新渠道,增强服务能力,提高运营效率。 健身房利用 SaaS 类产品,为线下门店提供运营管理、深度用户开发、提升转化率等数字化解决方案,同时借助人脸识别门禁、自助储物柜、健身数据分析等软硬产品,提升用户健身运动便捷性与使用体验。

超级猩猩为例,用户通过微信小程序,线上选择场地、健身时间、课程内容并完成付款,按照约定时间到达线下门店健身;门店采用无人值守模式,实现轻量化运营,降低运营成本;通过“线上预约 - 线上支付 - 线下接受服务 - 线上评价”闭环,提高用户健身便捷性,降低参与门槛。

超级猩猩通过微信小程序提供线上预约服务

线上运动健身平台打破时空局限,拓宽“小白”用户参与运动渠道。 移动互联网加速知识内容流通速度与广度,降低流通成本,以咕咚、 KEEP 为代表的运动健身 APP ,根据用户使用场景、目的、器械不同,依托平台 PGC 内容(专业生成内容),以视频、直播等方式,为用户提供多样化运动计划,单次训练约 10~20 分钟,无压力、低成本、低门槛方式,帮助“小白”用户快速入门。

KEEP 平台部分健身课程
移动互联网平台深刻变革体育运动内容传播,赋能大众健身。 依托移动互联网传播优势,新媒体具有时效性强、媒介形态多样、传播迅速、灵活便利、多终端受众等特点。基于新媒体,体育营销能够更加立体、形式多样化,助力内容运营方,深挖价值,突破圈层属性,提升影响力与运营收益;同时,对于体育内容接收者,新媒体为运动爱好者,带来强时效性的多元化服务,提升用户体验,满足其个性化与碎片化需求,增强用户付费意愿。
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 APP 为例,用户生产并上传大量运动教学 UGC 内容(用户生成内容),简单易学,充满趣味性,降低用户学习成本与压力,符合用户时间碎片化特征,对“小白”用户具有较强吸引力。根据普华永道 2019 1 月发布的《 2018 年度体育产业调查报告》,赛事精华片段的集锦短视频、迎合用户需求的点播视频,将是未来 3~5 年最受欢迎体育内容。

快手平台羽毛球教学内容
科学化、专业化运动服务持续丰富,大众运动由低门槛运动,向高门槛、专业化运动拓展。 随着智能运动设备、大数据分析、新媒体内容传播等相结合的全新运动服务体系发展,大众运动水平得到较好提升,激励越来越多大众运动爱好者,参与到高门槛、专业化体育赛事中。
例如,近年来,中国马拉松赛事发展迅速,根据中国田径协会数据, 2016~2018 年中国举办马拉松规模赛事( 800 人以上公路跑赛事或 300 人以上越野跑赛事)场次年复合增长率达 26.2% ,全马完赛人次年复合增长率达 23.9% ,半马完赛人次年复合增长率达 30%
2016~2018 年中国马拉松举办场次数量情况(单位:场)

资料来源:中国田径协会、六合咨询
注:“规模赛事”,指 800 人以上公路跑赛事或 300 人以上越野跑赛事;“认证赛事”,指经中国田径协会认证马拉松赛事。
2016~2018 年中国马拉松 / 半程马拉松完赛人次情况(单位:万)
资料来源:中国田径协会、六合咨询

科技变革体育赛事组织与传播,数字化成为体育消费未来趋势
智能设备创新、大数据分析等,极大提升体育赛事竞技水平与公平性,增强赛事观赏性。 运动员借助智能设备收集各类数据,并通过专业软件处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进行针对性训练,有效提升竞技水平,增强比赛观赏性;同时,最大程度帮助运动员避免运动损伤等危险,提升运动安全性。此外,各类视频技术应用于辅助判罚,例如,足球门线技术与 VAR 技术(视频助理裁判)、网球与羽毛球鹰眼系统(即时回放系统),能够有效避免误判,提升赛事公平性。

VAR 技术(视频助理裁判)出现在 2018 年俄罗斯足球世界杯赛场
赛场视频采集与直播技术持续革新,满足用户多方位需求,提升用户流媒体观看体验。 随着新媒体平台发展,人性化数字体验受到多方关注,数字直播领域创新悄然进行,例如, NBA 、德甲足球联赛等,纷纷尝试在移动设备或社交媒体上效果更好的竖屏直播。此外,流媒体平台与赛事组织方合作,深入挖掘用户需求,提升订阅服务附加值,相继推出多机位直播、球员 / 玩家第一视角直播、特定球星追踪直播等多种直播形式,未来随着 5G 商用,超高清视频直播、 VR 360 °全景直播等直播方式,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NBA 同时提供横屏与竖屏直播
体育内容传播渠道变革,数字化将是体育消费的未来。 随着移动网络普及与新媒体数字平台发展,数字媒体凭借实时性、灵活性、个性化、易检索、多渠道等优势,在体育领域发展潜能突出。根据 IRIS Intelligence 数据,中国与欧洲主要国家的千禧一代中,数字流媒体形式是其观看体育内容主要方式,中国用户由于可观看电视体育频道偏少,为新起 OTT (互联网电视)服务商,提供更多机会。
中国、欧洲、美国以流媒体消费形式观看体育内容的人群占比

资料来源: IRIS Intelligence 、六合咨询
注:调研时间为 2019 1 月,调研形式为 CAWI (计算机辅助电话访问),样本数量为 1,021 人;“千禧一代”指 进入 21 世纪后,达到成年年龄的一代人,在调查时点,年龄范围为 18~34 岁;“非千禧一代”年龄范围为 35 岁及以上;欧洲包括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英国。

体育消费数字化趋势下,体育赛事组织者开始迎合新变化,积极与互联网公司展开合作。 互联网公司以其门户优势,获体育赛事版权所有人、赛事俱乐部青睐,体育赛事官方、俱乐部官方等纷纷入驻各类新媒体平台。


赛事或俱乐部官方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为粉丝提供更加直接、低成本对话交流途径,提升粉丝参与度,增强粉丝体验感;同时,可深入了解粉丝诉求,挖掘粉丝创意,进而培养粉丝社群意识,增强粉丝认同感,提升品牌形象与曝光度。 CBA 官方从 2019~2020 赛季开始,与快手深入合作,借助快手多元的内容与用户资源,突破竞技体育专业门槛带来的用户圈层限制,吸引更多用户关注 CBA 赛事。

CBA 官方快手页面
科技企业入场体育领域,将体育内容视作吸引用户、完善平台内容的突破口。亚马逊、 Facebook Netflix 等科技公司,纷纷发布原创体育内容,并积极布局体育赛事直播等。
亚马逊: 2019 年旗下 Prime Video ,成功拿下欧冠联赛 2021~2024 3 个赛季,在德国本土的 16 场转播权;旗下流媒体视频平台 Twitch ,与 NBA 签订数字版权协议,成为 NBA 全球流媒体数字合作伙伴。
Facebook 2019 与美国 ESPN 达成协议,将 ESPN 内容引入旗下流媒体平台 Facebook Watch ;获得欧冠联赛 2018~2021 3 个赛季网络直播权;获得西甲 2018~2021 3 个赛季,在印度及周边 7 个国家的版权。
Netflix 2019 F1 法拉利及梅赛德斯车队签署协议,合作拍摄《极速求生》第二季;为法国足球名将、 2018 俄罗斯世界杯银靴奖得主安东尼 · 格列兹曼( Antoine Griezmann )推出个人纪录片。
Prime Video 直播英超比赛
2019 年亚马逊、 Facebook Netflix 在体育领域布局情况(部分)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六合咨询

相关研报:

九宇资本赵宇杰:CES见闻录,开个脑洞,超级科技巨头将接管一切


【万字长文】九宇资本赵宇杰:5G开启新周期,进入在线世界的大航海时代|GBAT 2019 大湾区5G峰会


【2020回乡见闻录】20位90后2万字,特殊的春节,时代的集体记忆


【前沿扫描】科技体育系列:电竞是互联网化的竞技体育,是90后的世界杯


【前沿扫描】科技体育系列:咕咚围绕跑步等运动场景,从数据切入构建完善产品体系,全方位推进智能运动战略


【前沿扫描】科技体育系列:Peloton(NASDAQ:PTON),全球最大互动健身平台,借助直播等内容,变革传统硬件销售模式


【前沿扫描】科技体育系列:Garmin佳明(NASDAQ:GRMN),全球领先GPS设备制造商,智能可穿戴设备打开增长空间


【重磅】年度观察2019系列合集:历时3个多月,超20万字近500页,复盘过去,展望未来,洞悉变与不变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29期:5G加速云游戏产业发展,谷歌推出Stadia入局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28期:智慧屏重新定义电视,引领新一轮客厅场景争夺战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27期:Oculus持续推动VR头显迭代升级,助力VR设备打开主流市场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26期:AR头显开启新浪潮,站在虚实融合世界的边缘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25期:VR推动多领域产业数字化转型,借力5G加速发展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24期:小米加速国际化,AIoT搭建万物互联网生态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23期:拼多多占据国内社交电商龙头,打造商品“上下行”产销一体化渠道,致力开创新电商模式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22期:美团以“吃”为核心,构建本地生活服务超级平台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21期:腾讯占据国内社交与游戏市场霸主,布局产业互联网打造新增长引擎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20期:阿里构建新商业操作系统,引领创造数字经济时代新商业文明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19期:华为全面布局“5G+AI”,迎接万物互联网时代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18期:Facebook构建多维度社交产品矩阵,开源AI硬件打造产业基础设施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17期:谷歌占据全球搜索与广告市场霸主,“AI优先”打开新成长空间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16期:亚马逊坚持长期主义,打造万税帝国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15期:微软大象跳舞,借云计算重获辉煌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14期:苹果软硬件结合构建护城河,可穿戴设备将成第二大硬件品类,附电话会议纪要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13期:行业完结篇,5G推动移动互联网提速换挡,短视频、直播电商、下沉市场亮点频现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12期:新消费时代到来,洞察电商消费新趋势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11期:深挖美团点评数据,洞察消费新趋势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10期:新时代消费被重新定义,世界级中国品牌崛起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9期:华为生态体系不断完善,“5G+国产替代” 打开产业链公司想象空间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8期:比特币第三次减半在即,区块链孕育新机遇,附中本聪论文《比特币白皮书: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7期:全球5G商用持续推进,开启万物互联网时代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6期:5G开启产业新周期,终端创新迭代升级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5期:短视频领跑泛娱乐领域,5G带来视频产业新机遇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4期:手游出海、云游戏、VR/AR游戏、BattlePass、区块链多点开花,引领游戏新方向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3期:电商发展模式求变,直播电商异军突起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2期:技术变革引领用户注意力转移,新广告浪潮蓄势待发


【年度观察2019系列】第1期:移动互联网发展趋于稳定,5G开启新周期


【珍藏版】六合宝典:300家明星公司全景扫描,历时3年,210万字超5,000页,重磅推荐


九宇资本赵宇杰:九宫格分析法,语数外教育培训领域的道与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