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毕胜
分享必要背后的故事
51好读  ›  专栏  ›  毕胜

必要上线了一个关键时刻能救命的功能:地震预警!

毕胜  · 公众号  ·  · 2019-11-10 18:13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 还记得4个多月前的6月17日晚的“地震预警”刷屏事件吗?
—— 2019年6月17日晚上,四川宜宾市长宁县发生6级地震。与此同时,不少市民拍摄的地震预警视频在网上广为流传。社区‘大喇叭’读秒、电视自动弹出倒计时”……长宁6.0级地震的准确预警,得到了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主流媒体的报道,阅读量约25亿人次。

—— 我当时也在朋友圈看见了这条新闻,我想,我应该为必要用户做些什么。费了一番周折后,今年6月中,我们联系到《他跑赢了“地震波”!提前10秒预警宜宾地震,刷屏了整个四川》的作者、南方日报记者欧楚欣,我表达了想支持地震预警系统的创办人王暾博士,服务更多老百姓的想法,希望她引荐。
—— 采访过王博士的记者欧楚欣说,王博士搞的这个技术的确功德无量,如果能推广开来,可以帮助到更多的人。于是,在欧楚欣记者的介绍下,我很快和王博士取得了联系。
—— 一个月后,王暾博士在北京和我会面。
—— 王博士一直想如果互联网企业能够利用自己的用户群优势,与地震预警系统数据联通,那对中国老百姓的及时性预警是个巨大的好处,当地震发生时,系统瞬间通知成千上万的用户。
—— 我当时说,这个事儿必要来干。必要虽然还不是大型的互联网公司,但是我也有几千万用户,系统瞬间推送给几千万用户的压力大,改造成本高,但是这个成本我来承担,比起生命安全,这点钱不算什么。现在大家都是手机控低头族,手机预警信息的推送比起其他渠道来更具备及时性。
—— 王博士当时很开心,于是在我办公室一顿盒饭后,双方联合团队很快成立起来了,数十位小伙伴儿经过近3个月的开发、大量测试,也曾为了一秒钟的测试误差推翻过若干个方案,为了更好的呈现和展示进行过“拍案式”讨论。
—— 终于在今天,必要APP正式上线地震预警通知功能,今后地震预警信息可通过必要APP通知实时通知可能会被地震波及的用户。
—— 在这个中国电商平台都在忙着用真真假假的活动收割中国网民的智商税的时候,我还是坚持从第一天开始就给用户机极致性价比,不要骗用户。我更是坚持情怀,我没有派人去搞什么“双11”策划,而是把团队调集过来做了地震预警通知功能,这个功能非常强大,投入很大,但是我希望所有必要的用户,永远用不到这个功能。
—— 从今日起,必要APP,成了唯一一个具备地震预警功能的商业APP,我们不但能够为用户创造“大牌品质,工厂价格”,更希望这个通知功能能够关键时刻救人一命。(请立即更新必要APP新版本或在应用市场搜索“必要商城”下载必要APP,在“我的必要”中查看。)同事说今天这个日子发布会不会被别人的打折广告给淹没了,我说没事,这个功能,对于用户的作用,比购物季价值大多了,早发布,早好!
—— 相关科学知识补充:
—— “地震预警”是指在地震发生时,抢在地震波传播到设防地区前,向设防地区提前几秒至数十秒发出警报,用户收到预警采取合理措施避险,以减少人员伤亡和次生灾害。其预警原理是利用电波的速度比地震波快,这两者的“时间差”即为地震预警时间。
—— 研究表明,如果预警时间为20秒,可使人员伤亡减少63%。
—— 必要上线的这个“地震预警”通知功能到底“牛”在什么地方呢?我们从王暾博士的经历中可窥一二。
—— 据记者欧楚欣的报道,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时,33岁的王暾是奥地利科学院的一名物理学博士后。浙江大学工学学士、中科院力学研究所力学博士、美国康涅狄格大学理论物理学博士。
—— 原本计划当大学教授的王暾博士,看到汶川地震触目惊心的情景,萌发了回国研发预警系统的想法。“哪怕只提前十几秒钟,能让人们获得更多的逃生机会,减少人员伤亡。”
—— 王暾带着从同学和亲友那里筹来的300万元启动资金回国,回到家乡,成都高新区也在第一时间为他提供了创业场地以及20万元的资助。2008年6月,王暾在成都组建了研发团队,并成立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开始着手研究地震预警技术。
—— 地震预警打的就是时间差,为了在技术上突破,王暾带领团队采用全新的分布式计算、预警倒计时等技术,在2010年底完成了地震预警系统的雏形,并把仪器部署在汶川地震余震区通过实际地震检验。
—— 一年后,国内首次实现手机短信接收地震预警信息,证实该技术基本成功。又过了一年,汶川电视台开通了国内首个电视预警功能,在地震波到来前,电视会自动跳出弹窗并开始倒计时。
—— 这一地震预警系统,在2011年9月20日正式公开为社会服务。8年来,王暾博士团队研发的预警系统,覆盖面积达220万平方公里,覆盖我国地震区人口的90%,是世界最大的地震预警网,连续8年安全服务核电站、火箭军某基地、卫星发射中心、学校、高铁、地铁、国防等,准确预警了九寨沟7级、芦山7级、长宁6级等53次破坏性地震,也建成了全球首个跨国地震预警网,服务尼泊尔,印度尼西亚等“一带一路”国家。
—— 王暾博士说,“如果在地震波到达时提前3秒收到预警,伤亡人数可降低14%;提前10秒,伤亡人数可降低39%;提前20秒,伤亡人数可减少63%;如果汶川地震发生时有预警,死亡人数可能会减少2万至3万,将减少上万个家庭的生离死别。”
—— 当地震波波及地震预警监测仪器时,监测仪的数据传到地震预警中心自动综合分析后,预警中心再将地震预警信息自动发布给接收端,发出警报,完成这一切系统平均响应时间仅需6.2秒。
—— 当然,今后你也可以在必要APP上接收到地震预警信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