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视觉志
你陪着我的时候,我没羡慕过任何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视觉志

好的生活,需要一些仪式感

视觉志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18-06-15 21:52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生活中是需要一些仪式感的,这并不关乎生活水平的高低,也与矫情无关。而是关于对生活的热爱,是一种心境,也是一种态度。


对中国人来说,这种仪式感,更多时候是一桌亲手做的饭吧,在生活中某个重要的时刻。


01



常听人说:“两个人合不合适,吃一顿饭就知道了”,虽然这句话听起来有点武断,但确实是这样, 连吃都吃不到一块的人,是没办法相处下去的。


小木是我很好的哥们,早我几天出生,按辈分尊称一声大哥。性格谦逊,跟周围朋友关系都处得很好,但每年总有一天是无论如何都约不出来的。即使是出差在外,他都会早早安排完手头的工作,提前赶回家给大嫂亲手做一顿饭。


我们也曾打趣道:“你可真抠门,出来一起吃多好,还非得在家做。”


后来知道,这天是他跟嫂子的求婚纪念日,每年这天他都会做满满一桌子不同的菜,但必会有一道拔丝地瓜,那是他为她做的第一道菜。


两人是在一次聚会时候认识的,后来相处的多了感觉很合拍就发展成了男女朋友。恋爱那会只要有时间,就一起逛市场,一起煮饭吃,小日子过的有声有色。即使现在结婚都已经好多年,这个习惯也一直没变。


在一个重要的节点,给心爱的人做一顿饭,这可能就是爱情的一种仪式感吧。



02


最近看《向往的生活》其中有个片段印象深刻:戚薇吃到黄磊做的熏鱼时,瞬间感动哭了,因为这是外公生前做给她最喜欢吃的菜。



吃到一个好吃的东西,想到最亲近的人,这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 人记得最多的东西往往都是通过感官记住的。 就像常年在外边的我们,总有那么一道心心念念的美味,也只有回到家才能吃到。


当我们离家越来越远,每年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对父母来说我们每次回家都成了他们的“重要节日”,跟小时候过年似的。忙前忙后,张罗各种好吃的,生怕我们在外边饿着。


我是个地道的北方人,从小很爱吃芹菜肉馅的水饺,怎么也吃不够。每次回家,即使父母给张罗一大桌子菜,最后从来少不了饺子。知道我比较懒,平时在外地很少能吃到,每次离家的时候,父母总会早早地准备肉馅和面擀皮,包一顿饺子让我吃完再走,走前还硬塞给我一大袋包好的饺子,让我带去慢慢吃。


后来父母年纪大了,不想他们起太早,明明晚上睡觉前各种说我不想吃饺子了,早饭随便吃点得了。但是早上起床的时候,俩人又是不知几点起床和的面剁的馅,好像只有吃完这顿饺子,他们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又要离家。


对父母来说,这何尝又不是一种仪式感。



03


互联网越来越发达,人与人的情感却越来越疏远。塑料友谊盛行的今天,什么才是检验朋友圈点赞之交的标准?


记得四年前的那届世界杯,刚刚毕业,也没什么钱,跟在北京的几个同学合租了一个小窝。但那段记忆,却是毕业后最快乐的。周末有球的时候大家会像过节一样,在施展不开的简陋厨房里忙上忙下一起准备一桌下酒菜,边吃边聊等球赛开始。侃球侃人侃理想,不知不觉就聊到东方鱼肚白。


现在的我们都有了新的生活,也早就搬出那个一起蜗居的小房子。但那份记忆却时常在脑海闪现, 很多时候是仪式感赋予了某一时刻更多意义,让人倍感怀念。


做饭和吃饭里有生活的见识与情趣,我们选择什么样的食材,选择和谁在一起,就是在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亲手做一顿饭与朋友分享,成了最好的社交工具。

转眼四年,又是一届世界杯。朋友圈里不常发圈的朋友突然活跃起来,电视广告直播平台各种相关广告,让你不得不关注它,朋友公司里甚至买了台100寸的激光电视给员工看球用。世界杯俨然成为了全世界人民的一次狂欢,感染着每一个喜爱足球的人。


今夏的足球盛宴,你会跟谁一起分享?如果说,仪式感源于对生活的热爱,那么对世界杯的热爱,你会如何表达?



生命中每个重要时刻,都值得亲手做一顿饭,将一切热爱烹成佳肴,款待每一颗饥饿的心。 对世界杯的热情可以用美食表达,与朋友家人一起制作并分享一桌美食,用仪式感点燃热情,用爱拉近彼此的距离。

(左右滑动观看)

除了在家招待朋友,这个世界足球欢庆的盛会可以过得不一样:你还可以在超大的第二城市客厅亲自做饭招待朋友,一起有氛围有仪式感地看球, 必须再戳中个世界杯正版用球捧回家~

(左右滑动观看)

6月12日 - 7月13日, 上海/广州/杭州 老板电器的“厨源- 食界杯盛宴空间”正免费开放预定(目前上海场活动已经结束)。先进齐全的设施,舒适的创作环境,为你提供聚会宴请的最佳客厅来招待朋友。 一天一顿,每人制作一道菜,一起享受有仪式感的世界杯。 名额有限,赶快点击 阅读原文 预定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