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山东高法
新鲜的司法动态资讯 实用的审判实务参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哈尔滨日报  ·  抖音、快手、微信,同日出手! ·  8 小时前  
哈尔滨日报  ·  看亚冬之城580天华丽转身! ·  2 天前  
网信黑龙江  ·  V眼看龙江 | 网络名人做客央视直播间 ... ·  3 天前  
网信黑龙江  ·  V眼看龙江 | 网络名人做客央视直播间 ... ·  3 天前  
哈尔滨日报  ·  破纪录!高亭宇夺得中国代表团冰上项目首金!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山东高法

电厂的“前世今生”

山东高法  · 公众号  ·  · 2025-01-20 11:58

正文

“终于还是走到了这一天,内心五味杂陈。电厂以后会怎样,我们的生活会怎样,一切都是未知数。”
2023年4月28日,陆云(化名)在日记里记录着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

这一天沾化区法院正式裁定受理沾化电厂破产清算申请的时间,时任沾化电厂财务总监的陆云向管理人交出了全部的财务账册, 这意味着走过了49个春秋的沾化电厂进入了破产倒计时。
沾化电厂的“前世”
陆云是1997年进入沾化电厂工作的。那年,她20岁。 “沾化电厂是1975年成立的国有企业,是为了加快胜利油田的开发,解决鲁宁石油管线急需用电的问题。 最开始,发电用的是2台400th的燃油锅炉,油田输油,电厂发电。”她回忆说。

90年代,燃油价格不断上涨,发电成本大幅度升高,1999年,沾化电厂进行了油改煤的技术改造,工程于2001年完工。 这在当时是山东省第一家完成,也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电厂燃油改燃煤技术的改造工程。

“到了2002年前后,国家电力体制改革实行厂网分开,我们作为独立的发电企业,成为华能集团的下属子公司,更名为华能沾化热电有限公司。”
隶属关系的变更,没有影响职工的生产和生活。 “那时候,沾化电厂是滨州最好的企业。” 这是陆云的骄傲,也是很多老滨州人的固有印象。

在她的回忆中,那个年代的电厂,大烟囱24小时冒着白烟,大门外面运煤的车辆排出去好几公里。生活区有一排一排的赫鲁晓夫楼,电厂的孩子们在子弟学校读书,不出大院就有超市、游乐场、影剧院……
安稳的厂区生活在2019年戛然而止。 因为不符合环保、能效要求,沾化电厂接到了省能源局下发的停工通知。 电厂和陆云背后的500多名职工陷入了风雨飘摇之中。

这一次停工,有着一个超出陆云想象的宏大背景。 2015年,《巴黎协定》提出,在本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不超过1.5℃或2℃,全球要在2065年至2070年左右实现碳中和。彼时,中国就按下了减碳的加速键。

2016年,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出台《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 ,明确规定“逐步淘汰不符合环保、能效等要求且不实施改造的30万千瓦以下、运行满20年以上纯凝机组、25年及以上抽凝热电机组,力争汰落后产能 2000万千瓦”。 在“十三五”规划的后三年,沾化电厂两组16.5万千瓦的煤电机组被正式关停。
“2019年停工以后,我们积极组织‘自救’,职工组队承接外包工程,多方创收,华能山东公司和兄弟单位“输血”帮扶,勉强维持着职工的正常生活。直到2022年国内煤炭价格大幅度上涨,兄弟单位无力‘输血’。”时任沾化电厂负责人刘继存说。

经审计,沾化电厂资产总额2.82亿元,负债总额19.15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679.62%,严重资不抵债。 2023年4月28日,沾化区法院裁定受理沾化电厂的破产清算申请,曾经辉煌的沾化电厂终于走到了破产的边缘。

“绿色低碳是国家战略,这意味着小规模、高能耗的煤炭发电没有出路,长期‘输血’更不现实,只有破而后立,哪怕这个过程千难万难。”刘继存说。 此时,华能集团在全国范围尚没有一家子企业通过破产成功脱困。
职工的恐慌
闻听沾化电厂破产清算的消息,沾化电厂的职工们像陆云一样五味杂陈。 不舍之余,更多的是恐慌。企业没了,工作怎么办?大院生活怎么办? 恐慌情绪在获知厂区和生活区将被整体拍卖时到达顶峰。
“如果说有一个群体对于沾化电厂的破产最为感同身受,莫过于电厂职工和家属。他们有权利表达情绪,也有资格表达诉求。” 时任沾化区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吴遵忠说。

为了安抚职工情绪,区政府牵头组建了工作专班,会同沾化电厂的党委班子,挨家挨户摸排职工及家属意愿,寻求解决思路。

截止破产申请时,沾化电厂有509名职工,在厂区居住的职工及家属约2000人。职工的诉求大多集中在分流就业方面,“破产以后,工作怎么办”;而家属更关心未来的居住环境,生活区的人工湖、绿地、健身广场能否保留,未来的物业管理何去何从。

“收集了职工和家属的意见,我们也在积极想办法,都是电厂职工,自己能解决的,我们不想给党委政府添麻烦。” 刘继存说。

在职工分流的问题上,华能山东公司承诺, “破产先保业” ,电厂职工可以自愿分流至华能集团在沾化新成立的新能源公司或华能下属的外地发电企业,如自谋职业,企业给予一定的补偿和支持,职工的就业安置有了着落。
关于厂区未来居住环境的问题,方案迟迟无法确定。居民区的问题解决不了,破产就得不到职工的支持。在关键时刻,管理人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 将家属们关注的人工湖、绿地、道路等地块,调整为城市绿地、道路、配套设施,在整体拍卖时候不予定价,实行0元购。 拍得厂区的竞价人负责修缮、维护、统一规划,但不得改变人工湖、绿地、道路等用途。同时,留足未来20年的修缮、维护的费用,并通过第三方按年向竞价人支付。

方案得到了主债权人的理解。作为占据沾化电厂债权份额99%以上的股东债权人,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表示, “保障职工和家属情绪稳定既是民生所需,也是推动破产工作的前置条件,华能愿意作出最大的让步。”

在多次沟通下,方案得到了职工和家属的一致支持,沾化电厂的破产工作得以继续推进。
296.69亩储灰地

除了职工和家属,电厂破产的消息还牵动着更多人的心。
2022年5月29日,在山东电视台《问政山东》栏目播出了一期节目,直指沾化电厂的煤灰污染问题。在督导现场,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周杰严厉质问沾化电厂, “你们电厂是央企啊!经济发展要带好头,环境保护也要带好头!”

受煤灰影响的,除了节目中提及的花家村,还有富国街道的丁家村。

2021年,华能沾化热电和沾化区富国街道丁家村民委员会签了一份《灰场用地租赁合同》,约定丁家村民委员会把296.69亩的土地租给沾化电厂,专门用来做储灰场。

长期以来,沾化电厂发电产生的煤灰,堆积到丁家村的土地上,数百亩土地,因为长时间堆放煤灰,土壤肥力不断下降。现存的煤灰扬起阵阵灰尘,成为周边村民的困扰。

“要破产,先解决土地问题!” 50户农民迫切希望储灰地能恢复肥力,复耕复垦。

为了解决储灰地的复垦问题,在政府、法院和村集体的监督下,管理人邀请专业团队评估了煤灰污染土地的修复费用,并出具了详实的土地环境保护与复垦方案报告。

土地是国之大计,复垦势在必行。但上千万元的土地复垦费用如何支出,是破产面临的难题。

如果将复垦费用作为普通债权,清偿比例必然不到10%,农民权益无从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也无从谈起。 唯一能够全额保障复垦费用的做法就是将其列为共益债权,以保证这笔费用优先于普通债权的先行受偿权。

但是按照破产法规定,债务人在破产程序开始前已经产生的债务,原则上不能作为共益债务处理。

“我们认为,土地复垦费用属于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为消除对土地可持续发展而发生的实际清理修复费用,有资格获得共益债权优先权,无论发生这笔费用发生在破产申请前还是破产申请后。” 吴遵忠和沾化区法院的破产团队作出了审慎的判断,将复垦费用列作共益债权,在破产财产中先行支付。

2023年12月,管理人将煤灰地复垦所需费用向某土地开发整理有限责任公司全额提存,专款专用,确保土壤肥力、道路建设、植被覆盖符合国家标准。款项到位那天,50户村民卸下了心头重担。
13600户居民的供暖
多年来,沾化电厂一直承担着西城区约115万平方米、13600余户居民的生活供热负荷。 电厂破产了,13600余户西区居民的供热如何替代?

“这是2019年省能源厅下发停工通知时候,我们就面临的问题。当时,省公司领导的态度也很明确, 电厂能停工,但民生责任不能丢 ,华能要交一份替代方案。”陆云回忆说。

为了解决13600户居民的冬季供热问题,华能山东公司决定建设沾化西城区供热接续项目,将烟台电厂两台70MW的热水锅炉搬迁至沾化电厂,用于机组关停后的供热替代。 决定之时已是2019年4月,要赶在供暖季11月之前投产,仅剩7个月时间。
这是个大工程,当时是 沾化电厂的厂长亲自到烟台电厂对接,项目部的同志日夜盯靠,49天就完成了2台锅炉拆除工作。我们的供热接续项目部通宵研究方案,提前做好了脱硫、除尘、土建等基础施工,确保设备一进场就能安装。”陆云说。

从烟台到滨州,从沾化电厂到沾化区委及区政府下辖交管、公安等多部门通力配合,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从烟台拆装的135车主辅设备、180吨的锅炉主体、84吨的钢煤斗顺利进入沾化电厂,2019年11月如期供暖。 原本至少需要一年的工期,仅用时161天就完成了项目投产。
替代方案运行了三年,居民缴纳的取暖费远不能覆盖供暖的投入和支出。 如今沾化电厂启动破产程序,未来的供暖问题如何解决,又成为13600户居民和党委政府新的困扰。

“资产处置方面,不能简单按照供热设备的投入价值进行拍卖,因为竞价人买了这宗供热资产,需要负担整个沾化西区的供热,还有后续一系列的民生保障。怎么拍卖,谁来买,都是很麻烦的事情。”陆云说。

当地党委政府、法院、管理人以及华能集团多次会商,最终决定按照企业破产法第69条的规定, 将这组供热接续资产通过营业事务的方式进行整体转让。 华能方面最大限度让渡资产价值,通过“营业转让方式”将资产和后续运营整体交付区政府管理的国有公司,确保西城区13600万户居民温暖过冬。

“这不是一组供热资产的移交,是连同后续的民生保障责任,都一并移交了。如果这个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沾化电厂的破产可能无限期的推迟下去,我们也很感谢党委政府的支持。” 刘继存说。

沾化电厂的“今生”

从职工的后顾之忧,到农民的土地焦虑,再到上万户居民的冬季供暖,2023年12月,沾化电厂的破产如同一场闯关作战,终于走到了破产财产处置的最后关口。

经审计,最终参与沾化电厂破产财产分配的债权共计18.98亿元,其中股东债权18.90亿元,占比99.61%。经与沾化热电最大债权人也是唯一股东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协商,股东让渡部分利益,同意60万元以下小额债权全额清偿。 2023年7月,第一次债权人会议表决通过破产财产分配方案,60万元以下小额债权全额清偿,60万元以上债权清偿率为8.38%。

为了提高资产处置进度,也保障收益,管理人在审计评估的基础上,将厂区土地、机组等财产分成六个资产包公开拍卖,其中土地、机组组成的主要资产包经历了212轮竞价,最终成交价1.94亿,溢价0.72亿元,溢价率59%。2023年12月29日,沾化电厂所有资产处置完毕,土地复耕费用、居民区修缮维护费用全部提存。

从1975年建厂,经历过49年风雨,在国家能源转型的大潮中坠落,经历了职工安置、土地复垦、居民供暖等民生事项后,沾化电厂的“前世”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2024年11月19日,华能集团公司在沾化召开现场会,会上提及, 沾化电厂是华能集团公司在全国范围内第一个按照规范程序完成破产清算和资产处置工作的火电企业 ,为企业能源战略转移、经营扭亏为盈打开了新的局面,也为系统内外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依法合规处僵治困“沾化实践”和“山东样本”。

对于沾化电厂的母公司华能山东公司而言,妥善部署能源产业,持续加大非化石能源的规模开发和综合利用,确保能源供应安全稳定,不仅是一以贯之的能源战略,也是央企的责任和义务。 沾化电厂的破产不是能源产业部署的句号,而是能源产业绿色转型的开端。

作为沾化电厂的承接企业,华能山东公司成立了华能鲁北(滨州)新能源有限公司,由沾化电厂原班党委班子负责管理运营。公司投资13.2亿元,建成了沾化清风湖10万千瓦光伏、10万千瓦风电项目,成为山东省最大的风光同场电站。项目年发电量达3.8亿千瓦时,年利税1.18亿元,年减排二氧化碳31万吨、二氧化硫1000吨、氨氧化物872吨,各项生产指标均保持省内领先,被国家授予“5A级优胜场站”。

2024年,华能山东公司再次投资34.89亿元,在沾化区滨海镇利用1039.8公顷(约1.58万亩)的滩涂海面,启动建设了华能滨州新能源85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该项目隶属国家第三批大型风电光伏发电基地建设清单项目,已于2024年底实现并网发电,投产后年提供绿色清洁电能12.82亿千瓦时,平均等效可利用小时数1313小时,年节约标煤39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08万吨。

从原油发电,到油改煤,从清风湖的风光同场,到鲁北盐碱滩涂地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规划,沾化电厂在山东省内传统煤电企业中率先实现了煤炭消耗“清零”,完成了“油-煤-风光”的绿色转型“三连跳”。

破产,是剜肉剔骨后的重生 。对于被牵涉其中的职工、家属、债权人,以及见证了沾化电厂每一步发展的市民来说,或许仍有遗憾、有不甘、甚至锥心之痛。但平心而论,这场破产清算,在最大的范围内保障了大多数人的利益,给了沾化电厂一个可期待的明天。” 如今,走在沾化电厂的居民区,陆云变得平静。老的厂房、设备以及脚下的近百亩土地已经被江苏的一家公司拍走,在不久的将来不复今天的模样。 但她知道,职工和家属们的生活环境将一如往昔,也可能会变得更好。
更多信息,长按|扫描二维码
关注 ©山东高法

来源:滨州中院










绘说法院 | 坚持干字当头 狠抓九分落实 坚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司法担当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