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点击「科学网」↑关注我们!
已经回国一个多月了,昨天收到卧龙岗大学最后一笔工资,里面包含了我最后一天的工资以及部分未被完全用完的休假。突然之间,牢牢地将卧龙岗大学这所学校的好记在心里。说实话,最后不到两个礼拜的工资,但让人觉得这种制度特别人性化。我2016年7月1日向卧龙岗大学提交辞职信,在后面长达半年的时间里面,依然每一天都是开心地工作。我在2016年11月开始长达两个月的带薪休假,他们依然给我开工资。有人一定会想,一次性休假两个月,而且还是自己离职前的两个月,要是在国内,或许直接不给开工资了。或许,这就是他们制度的人性化。
也就是昨天,我终于向学校财务处提交了报销“回国机票”的申请。钱不多,一共才2335人民币,但是,就这一点钱,在我入校报道的1个半月里,经历了难以想象的故事。其后,我和一个朋友聊天,问他当年回国机票的报销情况,他笑言,“我又不是高层次人才回国,谁会帮我报销。”我真是奇了怪了,一个大学从国外引进一名新教师,居然连他回国的机票都不帮助报销,何以建立对学校人才引进政策的“好印象”?后来打听,像我这样引进的普通教授,自然是不给报销,但是那些引进的“青千”教授们,学校人事处是给他们报销的。真是应了李明阳教授的名言“有帽子的教授是个宝,没帽子的教授是棵草!”想到自己这些天的经历,说实话,觉得很委屈,甚至很屈才,想起当年我的一位在上海交大任教授的师兄曾语重心长地告诫我,“没有拿到青千,千万不要辞职回国”,谁叫我就是没听进去呢。
2011年我到卧龙岗大学工作,岗位为校长基金博士后研究员。我相信国内没有一所大学会帮助一个博士后报销他的国际机票,但是,卧龙岗大学人事处二话没说,我提出申请,他们看了一下我的合同,然后痛快签字报销到账。我的一个朋友,到卧龙岗大学做讲师,不只是给他报销了国际机票,后来连他买家具的费用都给报销了。后来听说,其实我的合同里面也可以报销这些的,只是我不懂,没有多问几个朋友,才浪费了这笔经费。说到这,再补充说一下我们课题组老师给我的帮助。由于我的工资是学校人事处发的,合作老师为了“笼络”我,主动提出帮我支付两年的家庭全额保险费,~$5000/年。在这种背景下,我作为一个新员工,对学校人事处的第一印象非常好,然后,对课题组老师的第一印象也是非常好,工作积极性自然很好。这里补充说一下,卧龙岗大学对待教师非常好,在全世界最佳雇主名单中好像排在前100名。
再回到本文题目,回国工作,学校应不应该报销国际机票?我个人的回复是肯定的,而且,不只是从回国引进回国的教授应该报销国际机票,其他副教授、讲师人员的国际机票也应该给与报销。而不只是那么几个现在马上让学校人事处有面子的“杰出人才”。
第一,人员面试机票都报销,正式回国工作机票为什么不报销?我参加的招聘面试不多,但好像每一次对方都给报销了往返机票以及住宿费。我记得早在2010年,去重庆大学材料学院面试副教授岗位,他们安排了学校最好的宾馆,晚上学院领导带着面试人员吃了特色的重庆菜。当年,面试的人员有十多个,他们录取的人应该只有几个,但是,他们对待每一个人都是非常国际范。说良心话,后来由于我选择出国,拒绝了重庆大学提供的副教授岗位,但是,他们的做派非常一流,不得不说好。如果说招聘面试是给来应聘人员留下一个好的第一印象,那么正式工作的前一个月,也是给单位职工留下一个好的印象,对其心态是有决定性影响的。
第二,学校引进的教师,都应该是人才。一所大学引进一名教师,我个人觉得不可能无缘无故,至少要么看到他之前的非常好的业绩,要么看到他将来非常好的前景。如果两条都不是,你引进他们做什么?如果引进的老师,符合两面两点中任何一点,从学校层面上讲,自然就都应该是人才。将来,他们都要为学校的发展做出贡献。也因此,在学校人事相关部门而言,对待每一位老师都应该一样“友好”,让每一个新进职工都感觉“终于安家了”。我记得曾经写过博文,在卧龙岗大学,实验员岗位的老师和学院的教授对于人事处而言,是同等的。有一位岗位为实验员的老师活生生把他们学院唯一的正教授给告了,而且成功进入人事备案。从这一角度讲,就完全不应该存在某些人可以报销回国机票,而某些人不能报销回国机票。
第三,机票真的不贵,换取一个人踏踏实实、全心全意、安心长期在学校工作的心太值了。2011年,我从东北大学跳槽到沈阳大学工作,当年很多朋友不理解。其实,当年下决心去沈阳大学工作,完完全全是被学校校长和相关老师的热情感动的。我去过很多高校,也见过各种各样的领导,但是,我当年还只是一个博士后的时候,能够受到一所大学如此高规格的对待,那种心情是难以平复的。一个人,只有他的激情被点燃了,他才能够勇往无前。如果学校人事处连报销回国工作人员机票都这么困难,如何让他们觉得自己在学校前程无忧?心不在,两败俱伤。
……
最后回到本篇博文的最前面,在这里,我再次感谢一下卧龙岗大学,从2017年1月2日开始,我成为学校荣誉高级研究员,算是他们对我在学校工作5年半时间做出成绩的一种肯定。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喻海良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17889-1027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