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期间,走亲访友,也是孩子们“恭喜发财,红包拿来”的时候。有不少网友都表示,自己小时候最常听的话就是“爸爸妈妈替你存着”。那么,孩子收到的压岁钱到底应该算谁的呢?
每年春节,都是一年里最喜庆热闹的时候。大人们坐下谈谈自己过去一年的经历,小孩子们就是磕头拜年“恭喜发财,红包拿来”。
磕得响红包多!“咣”
今年春节,一位爸爸带着自己的儿子回老家过年。拜年的时候,奶奶开玩笑说:“磕得响,给得多!”
于是,“咣!”
年龄小辈儿不小,发红包“礼轻情意重”
大年三十那天,一位妈妈在网上分享了自己家11岁儿子给小侄子发压岁钱的视频。
“准备给侄儿多少压岁钱?”“两块!”
△图片来源:长沙政法频道
看到不同家中的小故事,很多网友也都开始回忆起自己小时候过年时讨红包的情景。大家都说,那时候听到的最多的话就是“爸爸妈妈先帮你收着”。
除了分享自己的童年春节经历,也还有网友在讨论:孩子得到的压岁钱应该由谁保管呢?
父母保管型①:终于轮到我了
有些替宝宝拿到红包的新晋妈妈说,这个道理现在别有乐趣!
父母保管型②:开户、买车,压岁钱都存着呢
也有些网友说,孩子的压岁钱都是父母帮忙保管,从银行开户到长大以后买车......这些钱都好好地存着。
孩子保管型
还有一些网友分享了自己是如何处理给孩子的压岁钱:小朋友会记账,留给他自己保管也不担心。
孩子、父母联合出手型
有一部分网友还认为,孩子、父母共同管理也是一种合理的方式。
听听专家怎么说
据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市致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介绍:首先,给孩子压岁钱在法律上属于赠与行为,应当归受赠人所有。我国民法典第657条对赠与合同进行了规定,即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民法典第658条第1款规定,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此外,民法典第19条规定,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把上述规定结合起来看就是,接受长辈的压岁钱属于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未成年人可以独立接受;长辈有权决定给还是不给压岁钱,把钱给出去之前,属于长辈本人所有;在把压岁钱拿出来交到对方手上后,这笔钱就是别人的了,这个“别人”就是受赠人。小涛的姥姥给了小涛1000块钱压岁钱,那么,姥姥就是赠与人,小涛就是受赠人。接受赠与后,这笔钱就归小涛所有了,属于小涛的个人财产。如果小涛的妈妈给了别人家孩子压岁钱,那么她就是赠与人,别人家孩子就是受赠人。其次,不同年龄段的未成年人受到不同限制,只能从事相应的民事法律行为。因为未成年人缺乏社会经验,心智不成熟,因此只能从事跟他(她)的年龄相适应的行为,否则不具有法律效力。结合不同年龄段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成长特点,我国法律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行为能力作出了规定。民法典规定,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也就是说,虽然压岁钱归小孩子所有,但是,小孩子不能随意消费或者支配:如果是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应当由其父母代为支配;如果是已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其仅能实施与其年龄、智力相应的民事法律行为,不能购买大件用品或者大额打赏主播等,这些都需要经过父母的同意或者追认。小涛已经是小学高年级学生,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他只能购买一些日常用的书包、文具等,其他的大额消费都需要父母同意或者事后追认才具有法律效力。再次,父母要妥善保管未成年人的财产,未成年人造成他人损害的,要从压岁钱中优先支付。我国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应当妥善管理和保护未成年人的财产,不得违法处分、侵吞未成年人的财产或者利用未成年人牟取不正当利益。压岁钱归未成年人本人所有,他(她)可以委托父母保管,父母不能据为己有,也不能单纯为自己消费。当然,如果父母想用压岁钱为未成年人购买供其本人使用的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给孩子报辅导班等,则不在法律禁止之列。根据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应当妥善管理和保护未成年人的财产,不得违法处分、侵吞或利用未成年人牟取不正当利益。也就是说,父母不能将压岁钱据为己有,也不能单纯为自己消费,但如果父母用压岁钱为未成年人购买供其本人使用的学习用品、生活用品、报读辅导班等,则不在法律禁止之列。
压岁钱,不只是一种习俗
也是一种祝福
保管的不论是大朋友,还是小朋友
都要记得红包背后长辈暖暖的爱
本微信为广东广播电视台《今日关注》栏目唯一官方微信公共账号!欢迎各位通过微信报料,报料时请务必留下您的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