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十点读书会
十点读书会,遇见一群爱读书的人,做一些有趣的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蓝钻故事  ·  韩国女星又自杀了 ·  7 小时前  
壹读  ·  中产的保温杯,比iPhone还小了? ·  2 天前  
十点读书  ·  真正厉害的人,都懂得装怂 ·  3 天前  
单向街书店  ·  【单向历】2 月 20 日,宜种书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十点读书会

为什么每个女孩都想活成“亦舒女郎”?

十点读书会  · 公众号  · 读书  · 2017-03-01 21:47

正文



文 | 十点君

几乎所有70后80后女孩的 记忆里,都有一部亦舒小说。作为随身标配的必备良药,每每看到痛处,总忍不住咬牙切齿一番,发誓要活成下一个玫瑰、蒋南孙、喜宝……


在亦舒笔下,“玫瑰们”独立聪慧,自爱自强,看破人间冷暖;“蒋南孙们”即便感情受伤,也能淡然一笑,恩仇尽消;而“喜宝们”,要有很多很多的爱,没有爱,则要有很多很多的钱,再没有,有健康也是好的。


毫不夸张地说,亦舒影响了半个世纪以来的城市女性。 在城市里,一群年轻、骄傲、有见识、有胆量的女孩们,以亦舒为武器,活了下来。


今天,十点君就来和大家聊一聊大才女、师太——亦舒。



亦舒亦师太


亦舒生于上海,5岁定居香港,14岁发表第一篇小说。15岁便被报刊编辑追到学校来要稿,成为编辑们不敢得罪的“小姐”。


此后,当记者、开专栏、写书……纵横华语文坛 ,收获粉丝千万,还与哥哥倪匡、金庸一起,并称 香港文坛三大奇迹


金庸、倪匡、亦 舒(从左至右


还有很多人拿她和张爱玲比较。大概因两人都太懂女人,又都心高手辣。事实上,亦舒正是张爱玲的粉丝。 她的文字里,有太多师承张爱玲的地方。


亦舒小说把香港和海外的亦舒迷看得如痴如醉。在大陆,还有一大群奉她为女神的崇拜者。这些人, 叫她亦师太 。其中, 不乏很多男生 也极爱亦舒 ,比如:


林夕: 亦舒曾是夕爷的枕边书,病榻之时,每晚一本。虽很晚才开始读,却从中学会了许多人情世故的简易写法,应用到歌词上。难怪夕爷的很多歌词歌名,都非常“亦舒”,一首《亦舒说》更是最直接的致敬。


张国荣: 1988年《ELLE》杂志采访他时,问“平时喜欢看什么类型的书籍?”哥哥答:“时装杂志、大明星自传,间中亦会看小说,曾有一段时间百无聊赖,我特别钟情于亦舒的小说……”


黄伟文: 同夕爷齐名的黄伟文也深爱亦舒,不但写词上受亦舒影响颇深,甚至亲自写信给亦舒,恳请她赐几句随笔作序,圆一个多年心愿。


蔡澜: 作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蔡澜对于亦舒的书,常常「拿到手里就放不下来,非一口气读完不可」 。他与亦舒的通信集《给亦舒的信》,亦曾被众人津津乐道。


亦舒小说同名改编电视剧《玫瑰的故事》里的张曼玉、周润发


今天,谈论亦舒的人不多了,但 亦舒却用300个现代感极强的故事,深刻而长远地影响到我们今天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对于十点君这样的普通人,犹记得亦舒曾给我的震撼:


她让我知道了白葡萄酒可以配白面包加芝士,知道了莎士比亚拜伦济慈雪莱,知道了白衬衫穿得好看才是穿衣的最高境界, 知道了做学生 就该苦读,工作就该勤力,知道了恋爱与婚姻完全是两码事,要想得到尊重,便不能依赖他人……


读亦舒,性比价最高


去年1月,70岁的亦舒发表了第 300 本作品《衷心笑》。算下来,平均每年要出5、6本!惹得蔡澜惊呼:难得。 然而,比高产更难得的是亦舒作品一如既往的含金量。


金庸曾对白岩松说,倪匡、亦舒皆为 “编故事”的天才 。倪匡的想象力,似高于亦舒。但语言文字的运用,则不得不让乃妹出一头地。


倪匡也大方承认 ,“她每一本书我都看,亦舒的书很好,随便拿起一本翻开看就吸引你。她的读者比我多,文字也比我好。”


作家上杂志接受专访,明星级待遇


好在哪里? 林夕一语道破—— 读张爱玲和亦舒,性价比最高,一翻一字金句。


是的,读过亦舒的人必得承认,亦舒简直是最高级别的金句狂魔。她最厉害之处,在于总能一语戳中人性、世情与名利场的七寸,简单痛快、狠辣漂亮又不失智慧:


写男人: 最下流的男人,才说女人是非。


写淑女: 真正有气质的淑女,从不玄耀她所拥有的一切,她不告诉人她读过什么书,去过什么地方,有多少件衣裳,买过什么珠宝,因她没有自卑感。


写情爱: 如此情深,却难以启齿。原来你若真爱一个人,内心酸涩,反而会说不出话来,甜言蜜语,多数说给不相干的人听。


亦舒小说同名改编电视剧《流金岁月》里的张曼玉、钟楚红


写朋友: 朋友总是有的,直到一个人完全失去利用价值。


写做人: 做人凡事要静;静静地来,静静地去,静静努力,静静收获,切忌喧哗。


写生活: 做不到是你自己的事,午夜梦回,你爱怎么回味就怎么回味,但人前人后,我要你装出什么都没有发生过的样子。你可以的,我们都可以,人都是这般活下来的。


平凡的字眼到了亦舒手里便成了奇句。更难得的是,她惜字如金, 生活中你难以放下的人,难以放下的事,在她笔下寥寥数语间世事洞明,看破也说破,烟消又云散。


当然,也有很多人最爱她写女明星,三言两语便描摹出美人之精魂。比如写 林青霞: 「这个女子最美的地方,乃是对自己的美,一点 信心都没有……」后来烂大街的 “美而不自知” 就是发源于此吧。



而流传最广的,是对刘印子的评价 “美则美矣,毫无灵魂” ,额,被滥用得都不好意思引用了。


亦舒纵横江湖数十载,靠的不是300个故事,也不是脍炙人口的无数毒舌金句。就像 黄伟文所说, 我爱亦舒是因为里面具有一种看透世情而产生的大智慧。 隐在曲折情节后饱含智慧的只言片语,才是亦舒宝刀不老的真经。


读亦舒,学世俗人情


所以,有人将亦舒小说视为“言情小说”,实在有失偏颇。准确地说,亦舒写的是“世情小说”, 字里行间皆是人情 世故。


读者 i ron评价的漂亮: 亦舒并不提供琼瑶型的梦幻和安慰,而是一直在传达一种信息:别做梦、别胡闹,了解世界运行的规律,克服它,并承担后果。


因此,比起那些充满低等谎言的言情玛丽苏, 亦舒真正的杀手锏是价值观,如何面对生活,面对男人的价值观。


说白了,现代女性所颂扬的诸多生活观和婚恋观, 最初都由亦舒在小说中以“反叛”的姿态提出,并一度引发巨大争议,而后又逐渐 被人们接受、称赞,甚至推崇备至。



比如,你的 朋友圈、微博里刷屏的那些关于“ 女性 经济独立、自强自爱、工作拼命、情感自私……”等等带着强烈女性意识的文章和观点,实际上,早就被亦舒说烂了;


而像闪婚这种流行不久的现象,亦舒的《圆舞》也早就写过:“如果一男一女在长途飞机中相遇,待下飞机的时候,已经可以结婚。婚姻根本就是这么一回事。”


是的,亦舒就是这么一个顽固的实用主义者。每个成长中的女子都应该读一读。 在她的书里,你能读到冷酷女孩的恋爱哲学,看到见识与格局,学到人生是一场体面,明白要做就做一棵树。


现在,十点君想把这套亦舒“喜宝精装”系列,推荐给每个还在成长中的女子。

“喜宝”系列丛书共5本, 精装插画版,也是大陆首次出版的精装版本,值得珍藏。 精选亦舒最受欢迎的代表作,分别为《喜宝》《我的前半生》《阿修罗》《迷藏》《一个复杂的故事》。



长按识别二维码,购买亦舒精装套装

原价223元,十点读书会特惠167元


《喜宝》


《喜宝》,亦舒知名度最高最好的一本小说。 讲的是 贫家女拿青春美貌换取财富地位的故事,却并不觉心机下作,反而清醒聪明,敞亮痛快。 我不介意出卖我的青春,青春不卖也是会过的。 」据说,主角喜宝的原型正是梁洛施……


《我的前半生》


一本值得每隔几年就重读一遍的书。 女主子君,你大概也想要她的前半生——一切都来的那么顺利,恋爱结婚,孩子生了一个又一个。突然有一天,老公要离婚,连女儿都批评她——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