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来源: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微信号Sirshikai,删除
对于考研来说,努力是必须的,但在付出努力之前,我们一定要清楚自己的方向,选择正确的专业与院校。
我的本科就读一所普通大学的税务专业,16年考上了上海财经大学的税务专硕,初试分数404分,录取分数370分,我考的科目分别是政治、396经济类联考、英语二以及433专业课。
我是大三上半学期决定考研的,那个时候还什么都不懂,于是打算报个培训班,顺便解决一下我们学校暑假留校没有热水的问题。我现在觉得当时的决定还是正确的,因为初期的咨询和专业老师无论在择校还是科目的复习规划方面都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我在一阶的课中掌握了各种科目的学习方法,于是很顺利地开始了自己的考研生涯。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对于报班的孩子千万不要觉得报了班自己就可以全部靠老师了,其实考研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努力,但选对老师绝对会事半功倍。
对于考研这件事,我想说几点自己的感受。
首先,考研的学习效率必须提高。
我不是那种一天到晚都在学习的人,夏天我都是六点起,晚上十点休息,中午还会有两个小时的休息时间。秋冬时候我一般七八点自然醒,晚上也是十点就不学习了。但我的效率比较高,每天都有计划地学习,比如说,我今天每个科目都有计划,英语要做一套真题并且精翻它们的阅读部分,数学要复习哪一块,专业课要看哪些,我都会将它们罗列起来,然后专注地去完成它们,总结分析自己今天学习到的点。及时地整理和记忆。
其次,学习方法很重要。
每个人的学习方法不同可能也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在考研的途中,每个人的努力都是可见的,但是最后考上的人和没考上的人也很多,难道那些没考上的人就不努力了吗?我的学习方法大多来自老师。比如英语方面的精翻方法、断句方法、判断干扰项的方法;数学方面补充的泰罗公式做极限的方法(396考点较少,泰罗公式不要求掌握)、一些常用的积分公式和题型分析等等;政治上还有速记法、口诀法,这些都是带给我比较大帮助并且节省我做题时间的方法。还有的就是我自己在自学里感悟到的一些整理方法,我比较喜欢用活页本,这样可以随时补充我之前遗漏的知识点,我会每天整理不同科目的易错点和陷阱题目。
最后,心态一定要平稳。
在我考研成绩出来之前,我有三个时间段最紧张,一个是报名的时候,那个时候要确定自己的最终目标;一个是我考试的前几天,那个时候会觉得自己什么都没有复习好,还要很多的知识点没有掌握,产生一种自我否定的情绪;一个是我考完之后等成绩的那段时间,当然考完之后的紧张就没必要说了,我想告诉大家的是:考研成功的人都说考研不累,没成功的人都说考研很难,这是大家用一种结果论的角度来看待考研这件事。说实话,我没出成绩的时候也觉得自己可能考不上,包括我们班一些考复旦、央财最后考上了的同学,你报考的学校越有名气,竞争力越大,你所产生的自我否定在最后阶段最浓烈。但这并不意味着真相如此,不坚持到最后一刻你什么都不知道。
因为我考的学校比较特殊的部分是396经济类联考,所以我打算详细说明一下这个科目。逻辑是396最简单也是最容易错的部分,我在暑假前过完一遍逻辑要点,因为我是报班的。建议逻辑多做点题目,但不要一味地做,记得要分析,也不要做太多了,会形成逻辑的思维定式的,9月以后每天做个30题就够了。数学部分并不是很难,远低于数三,我觉得是那些包括我在内的数学不好孩子的福音,当时选择396就和自己数学基础薄弱有关系。开始复习时,先把大纲范围内的东西对照课本复习,做课后题,把基础打牢。 至于用哪个版本的课本我觉得无所谓,用自己本科的就行。暑假前看完一遍考点。总之,不要因为数学简单就把它丢掉,每天都做做,不要让手生,因为麻痹大意而丢分还是很可惜的。写作部分的有效性论证参照管理类联考,基本一样,没什么区别,都有模板的,失分不大,和逻辑差不多。至于论说文,它的题材和管理类的有点差别,看真题就知道一年是说蚁族,一年是说我国茅台酒,LEVIS牛仔裤的外贱内贵问题。所以我觉得在备考期间需 要平时多关注一些经济和民生热点,比如两会,国务院常务会议,经济头条什么的,当年的公务员申论热点也可以拿来做准备。今年考了退休年龄延期之我见,感觉真的很社会化。写作的时候举例子是必不可少的,光是理论说教文章的说服力也不够,个人认为多看看新闻积累一些例子就好了。写作部分千万别偷懒光在脑子里想想就完事,一定要亲笔写出来,每个星期抽时间写两篇找找感觉,并和同学相互批改批改。买个作文方格纸练练,两页800字,控制字数和段落的平衡。而且后期练习的时候尽量将两篇作文一起在一个小时之内写完,提高速度,毕竟考试的时候时间挺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