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艺术空间展览“秋水共长天”现已开幕!
10月31日-11月23日,
在杭州西溪湿地
邬家湾的一座国宝级清代古宅里
,
近80余件艺术佳作展开古今对话——
包括丁乙、张恩利、余友涵、耿建翌
陈可、徐震、崔洁等艺术家的当代艺术精品;
还有来自明清及当代的
屏风、沉香、壁砚
佛像、紫砂、瓷器等美物,
与法国
艺术家的雕塑作品并置展陈,
部分参展作品已在线上同步呈现。
本期特别专题,
带来
线下展览
亮点作品介绍,
一条艺术中心开幕展“秋水共长天”现场
此次展览,精心遴选了80余件艺术佳作,包括当代艺术家的架上、装置和影像作品,远至明清、近至当代的中国器物艺术品,海外艺术家的雕塑作
品、现代家具……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共处一室,发生有回味的对话。
部分器物
李颜珣
左:《粉斑绿苔梅瓶》,2021
中温三彩,23.5cm × 52cm
右:《围木Ⅱ号》,2024
琉璃彩釉,57cm × 46cm
来自明清及近现代的各类器物:古琴、屏风、佛像、器皿、赏石乃至棋盘……还有当代的瓷器、紫砂与沉香,雅趣十足。
几件重磅展品,包括一代学术名家王蘧常先生的书法转变之作《章草字典序》;明代的“神龙”古石;龙文的《六根清静套组》——一组六把形态各异的小竹根壶;陶瓷艺术家李颜珣新作《围木Ⅱ号》——以木桩为原型设计的琉璃彩釉台几。
丁乙,《十示 2022-7》,2022
亚麻布上绘画,180 x 180 cm
一条艺术基金会借展
当代艺术部分,既有丁乙、张恩利、毛焰、刘韡、
耿建翌
等重量级艺术家作品,也有陈可、孙逊、吴笛、崔洁等青年艺术家的代表佳作。
此次展出了丁乙近年的转变之作《十示 2022-7》,他用“十示”符号演绎流动的星空和海洋。还有陈可在“包豪斯女孩”之后的进阶之
作,《包豪斯德绍校舍No.1》,聚焦于包豪斯建筑和美学。
线下展出的大部分作品,将同步于线上艺博会展出。
长按下方图片,添加一条艺术主理人玉茹微信,获取更多艺博会及参展作品信息。
余友涵,《2018.01-01》,2018
布上丙烯,60(H) × 50 cm,带框:61.5 x 52 x 5 cm
这次展出的作品,是其重要系列“圆”的延展。80年代受道家思想影响,余友涵选择了一个简单的形象——圆作为画面主体,寓意着事物开始和结束。由黑白圆到彩色圆,他以相似的笔触创作造型千变万化的抽象作品。
2008年开始,他把主要精力再一次投入抽象“圆”的主题,形态多变而自由,更大范围地打破曾经的绘画经验和语言限定,此次展出的作品足见其画面的丰富变化。
徐震,《山水-异形(110 cm-107cm)》,2024
水墨绢本,200.2 x 138.6 cm
徐震的水墨新作位于天井处,与四周建筑上的木雕交相辉映。
这次展出的《山水-异形(110 cm-107cm)》中,假山石被拼成了外星人的模样,象征东方传统文化的山水,和来自西方流行文化的“异形”并置,徐震以一种戏谑的方式调侃着全球化,隐喻着文化的挪用和糅合,这也是他创作中一直关注的话题。在他看来,这系列创作中水墨更多是一种文化符号,媒介本身反而没那么重要了。
张晖,《组合2012.5b》,2012
布面丙烯,145 x 200 cm
点击图片,查看作品
张晖在创作中既画日常具体的事物与情感,也画抽象的精神。
2006年从美国回国以后,他的作品更加简化纯净,颜色也更加明亮。与此同时他对于绘画的思考也在不断深入,在《组合》等系列作品中张晖通过颜色、形态等方面的“平面性”实践,试图消弭具体的情节,引领观众进入深层次的思考与冥想当中。
彭斯,《熔裁 NO.1》,2024
布面油画,220 × 180 cm
展厅里非常吸睛的作品,要属彭斯的这张热烈的红色画作。
彭斯,80后艺术家,2004年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毕业,2016年就在中国国家美术馆举办了个展。之后他便搁笔,四处云游,再次开始创作时风格大变,从之前偏古典的风格转向抽象绘画,每张画蕴含着上万笔,而每一笔都是自我的观照。
在近年来的作品中,他大胆地采用了以往绘画中回避的鲜艳色彩。他摒除了柔和的自然光,将理想中应呈现的炫目的光线、茂盛的景象、浓烈的情绪都投射于肖像面孔与意像的风景之中。
吴笛,《喷泉2》,2002
木板油画、金箔,100 x 80 cm
“秋水共长天”展览现场
吴笛在创作中经常以古典绘画中的图像为素材,进行大胆、颠覆的挪用创作。
这件吴笛早期的作品,她从西班牙绘画大师委拉斯开兹的海神喷泉中获取灵感,用金箔贴出人物的轮廓,艺术史的经典图像被她信手拈来的组合、重置,呈现出一种黑色幽默。
作品前的古物是宋代用作货币的金叶,与画中的金箔形成有趣的呼应。
黄亮
《木镜框架,软粘土制头盖形物体,泥土纸制望远镜形状物 ,方轮廓油灯外罩,靠右签筒》,2023
点击图片,查看作品
来自东北的80后艺术家黄亮,近年的作品反复地描绘着一系列物件。平日里他热衷于手作,手作的经验令他敏锐地察觉到物器之灵,平凡的日常物、神圣的法器均在其画作中闪烁着灵的光晕。
其作品中
笔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