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杠杆地产
读懂地产圈的各种隐秘杠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环球物理  ·  【地球物理】回望地球物理勘探一百年 ·  20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杠杆地产

两家闽系巨头在上海遭遇滑铁卢

杠杆地产  · 公众号  ·  · 2024-10-17 17:31

正文

文|地产高富帅 文章来源 | 地产一品塘

大家好,我是地产高富帅。

这一两年来, 每次说起楼市情况,大家估计跟我一样,想到的就是大上海 ,作为一个超级国际化大都市,甭管市场如何下行,上海依然还是行业的唯一希望。

作为一个仍然在增量时代的超级大城市,上海市场的购买力是毋庸置疑的。这一年来改善市场直接爆炸,显示出了城市该有的经济活力与整体价值体现。


从早期高周转时代的房企扎 堆上海,到如今国企央企巨头集体围剿大上海 ,形成了两个完全不同的局面,上海市场的产品与服务内卷也正式打响拉锯战。



就在近期新政过去的一周时间,我们来仔细研究下大上海的销售数据,上海楼市对比深圳广州已经了较大差异化竞争,一二手房成交数据仍然在高位。


毫无悬念!在“9·29新政”的推动下, 上海国庆假期期间新房咨询量、认购量、成交量以及二手房网签量均大幅上涨。



10月14日,上海二手房市场延续了10月8日以来的活跃态势,网签套数在10月13日达到了1334套,创下2023年9月政策宽松以来的单日最高成交量。


上海中原地产的数据显示,自新政实施以来, 上海二手房咨询量显著上升,外环外新增客户数量也有所增加,客群整体来说活跃度已经达到顶峰。


随着新政策的出台,上海的房地产市场迎来了显著的变化, 豪宅和改善型住宅项目的销售速度较之前提升了2至3倍 ,而核心区域的房源更是受到购房者的青睐。



近期3000万体量豪宅成交数据方面,上海完全是碾压其他城市 ,特别是位于城市核心地区的几大标杆项目,都为楼市起到了关键性引导作用。



因此,上海被很多同行形容为楼市的大数据基地, 就是有购买力,有产品力,有内卷的底层逻辑,只要你有好产品,就能找到客户。


因此,上海从2021年开始,早期一批高周转民企铩羽而归之后,一大批国企央企阵营都把投资重点放在了上海 ,特别是新闽系四巨头:建发,象屿,联发,国贸。


从2021-2023年,上海市场对于闽系国企巨头们来说,都是其业绩增长最大的贡献城市之一, 特别是国贸地产与象屿地产几乎都快变成沪系房企。


象屿地产目前已经算是半个上海房企了,其形成了上海+厦门双总部的格局,并且在江浙周边的投资额度已经完全超过了其在厦门的投资,因此豪赌上海也是其业绩的关键点。


过去两年间,象屿地产每年砸下200亿元买地,其中大部分投向长三角核心城市, 2023年上半年,在上海积极布局的象屿地产实现了5盘齐发,一时风头无两。


去年同期,仅上半年,象屿在上海 5盘齐发的情况在上海市场较为罕见,即便是本土“地头蛇”房企都难以做到。


而在4年前,象屿地产还是一家不入百强的小型房企。根据房地产研究机构克而瑞发布的榜单, 2020年时,象屿地产的全口径销售额仅有122.7亿元,全国房企规模排名第157位。


2021年至2022年是房地产行业最跌宕起伏的两年,许多千亿房企债务爆雷、规模掉队,而象屿地产却逆势崛起,也是基于其母公司强大的现金流储备。


另据克而瑞统计,2023年, 象屿地产的销售规模达到425.1亿元,位列百强房企销售榜单第35位,排名上涨了21位。


因此, 2023年可以说是象屿豪赌上海之后,业绩最为辉煌的一年 ,因此不管是挖人也好还是投资也好,象屿地产可以说是在上海直接杀入了行业主流市场。


不过时间到了2024年,已经过去的上半年来看,象屿地产似乎在上海已经熄火, 不管从拿地金额角度还是销售业绩角度,象屿地产已经遭遇了滑铁卢。



从前九月的操盘数据来看,象屿地产跟去年同期对比直接算是腰斩的状况, 去年同期象屿地产业绩高达200亿,今年这业绩确实有点惨淡。



另外拿地方面,象屿地产前九月拿地权益金额已经到30左右排名,但是去年可以看到,象屿地产可以说是拿地超级黑马:


另外一个重点,近期上海新政过后,房企几乎都迎来了一系列的业绩大丰收, 不过象屿在上海开发的最新项目:中环云悦府似乎动静不大,居然取消了公开摇号的销售方式。



其实大家应该知道,公开摇号方式销售目前在上海主流项目销售端口已经比较常见了, 取消这种方式背后的逻辑只有一个:就是认筹人数实在是太少了。


中环云悦府作为象屿少数内环的项目,10月13日开盘,是象屿跟浙江交控的合作项目,目前销售数据官方还没发布,按照前面三次开盘数据来看,似乎不是太理想。



其实 中环云悦府区位来看还是不错的, 目前遇到销售困难的核心原因估计是周边的竞品实在是太强大 ,不管是中环金茂府还是其他头部房企,在这个区位稍显强势一些。


另外一个方面,象屿作为新手布局上海也就4年时间,还没拿出手一个独立操盘的标杆口碑项目, 对于其他已经深耕上海数十年的竞争对手来说,象屿的自身操盘实力也是有限的。


另外一个项目,象屿江湾悦府属于郊区项目,这几年不管是象屿也好还是其他开发商也好,外围项目去化一直还是艰难。



不管是奉贤也好还是嘉定也好,如今去化能达到40%都算不错了,因此象屿如今在上海市场的压力可想而知, 不过也有例外:万科的嘉定神盘:理想之地。


象屿布局上海的前两年,属于高举高打的局面 ,大面积的合作项目,冲击销售前期凶猛,不过单打独斗的实力还是有一定差距。


加上今年土拍市场,象屿地产在前十个月仅仅获取两个项目, 因此如果后期项目持续滞销,象屿未来在上海的日子一定非常不好过了。


另外一个方面更加值得关注,象屿在这几年布局上海以来, 基本上把上海的一些知名经理人都挖了一个遍,刚来的新区域总鲍轶群或许是后期压力最大的人。


说到布局上海的闽系巨头,肯定不可能不说建发地产了, 作为如今已经杀入前十的国企代表,这几年可谓是风生水起。


不过与其说建发地产是超级黑马,不如说是市场的搅局者,建发地产的成名之作就是其超级豪华的中式建筑风格, 全国各地建发造大门已经成为行业佳话。


但是也不知道为什么, 近期在上海开盘的新项目一上市就开始降价 ,这或许是建发的不自信还是确实对业绩回款压力太大, 总之而言建发地产在上海的布局也不容乐观。


10.13日,新政开始的第二周,建发在上海新盘市场抛出一颗“炸弹”, 旗下建发海阅首府项目进行一批次开盘认购优惠活动,开盘开始直接优惠2-4%。


其实可以算算时间,建发地产在上海深耕已经超过20年 ,不过也还是近两年才在上海逐渐引起关注,这也跟闽系国企整体战略调整有很大关系。


建发地产与象屿地产发展非常类似, 前几年在上海都是猛虎下山的疯狂,2023年也是建发地产在上海最辉煌的时刻。



对于上海人来说, 建发的新中式产品做的相当大气,特别是超豪华的示范区呈现,很多客户也容易上头 ,不过建发对于后期操盘的效果来说,确实让大家大跌眼镜。


去年建发上海闹的很大的集体维权事件来说 ,可谓是建发品牌在上海的彻底沦陷,可以说也是建发地产在上海口碑的彻底崩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