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龚文祥
中国电商自媒体人@龚文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基金报  ·  超2万亿巨头,最新曝光! ·  12 小时前  
中国基金报  ·  传闻落地!国际巨头,大动作 ·  昨天  
中国基金报  ·  微信最新发布!春节消费数据来了 ·  昨天  
中国基金报  ·  重要名单公布!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龚文祥

龚文祥:悲哀?上海老人逝世,3子女移民美国,拒绝回国送终,我觉得是好事…

龚文祥  · 公众号  ·  · 2024-07-08 20:30

正文

正确尽孝

 

今天,我想和大家谈谈,在经济下滑的背景下,我们如何尽孝。

 

首先,我之所以谈这个话题,第一是因为,我妈现在快90岁了。


前几天,我把她从老家仙桃,接到深圳来尽孝。即使我现在的经济情况,没有以前好,也不意味着,我不尽孝。

 

第二个,我刚好看到了武汉大学校友,新闻系的窦文涛老师,在一个节目中的一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我想,就他的观点延伸一下,在经济下滑的背景下,如何尽孝。

 


我的孝道


其实,杜文涛在节目中,谈到了色的问题,提出了一个观点:“色字论事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

 

意思是说,男人好色是本性,在论心这一点上,我们不应该苛求。

 

我们只是心里想一想,没有问题。如果说看到性感的美女,多看一眼,都觉得是不好的行为,那么按照这个标准,世上就没有好男人了。

 

但如果我们做了什么,就应该受到道德的谴责和法律的惩罚。

 

然后,我引申出孝顺的问题,但我的观点是反过来。

 

我认为,孝字论心不论事,论事千古无孝子。尤其是在经济下滑的背景下。

 

孝顺父母,主要是要有孝心。我们不能,在每一件事情上,苛求子女,对父母都做到孝顺,有孝心就足够了。

 

因为,我们每个人,每一个子女,都有自己的工作、时间,还有自己的子女和伴侣,甚至经济能力变得大不如前。

 

如果每件事都要求孝顺,那么千古以来,就没有一个孝子

 


上海教授夫妇

 

现在有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上了热搜。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例。

 

有一对上海著名大学的教授夫妇,他们培养了三个子女,这些子女都去美国留学,并都留在美国,成家立业。

 

然而,这对夫妇七八十岁以后,老太太先去世了,三个子女都没有回来。


老教授也在养老院,三年五年了,这期间,在美国的子女们,也没有回来。

 

甚至这个教授去世的时候,养老院打电话给三个子女,至少要回来一个。


结果也是非常冷漠,他们只是汇一些钱,委托养老院处理后事,包括骨灰和找墓地和殡葬的安排。

 

当然,按照中国的传统文化,肯定是99%的人,都来骂这三个子女,不孝顺,白养活了。

 

父母把他们培养得这么好,在美国拿着百万千万年薪,有个屁用,父母去世都不看最后一眼。

 

也有人说:这是文化差异,因为西方社会强调个人主义,我们东方文化则更重视家庭和孝道。

 

其实,大家有没有考虑过,从父母的角度来看,这对教授夫妇是心甘情愿的。

 

他们可能不想打扰子女,人生走到终老,都不愿意去打扰子女了,更愿意一个人走,一个人面对疾病,没有子女的照顾。

 

其实,在八九十年代,送子女出国的太多了,都是中高层的人,家里都是有钱有身份的。

 

所以,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谴责这三个子女,可能并不完全公平,有失偏颇。

 


有些争议


我现在也有小孩,我们做了父母后,才知道,只有子女过得幸福,我们才会感到幸福。

 

我们并不是要求子女,必须在身边陪伴,或者给我们很多钱。


我们真正希望的是,子女能够平平安安,能够追求自己的事业,这个才是排在第一的,我认为这才是真正的孝顺。

 

我这个观点,可能会引起一些争议,但至少作为父母,作为一个父亲,我是这样认为的:

 

子女生活的幸福,是对父母最大的孝顺。


特别是在当前经济下滑的背景下,如果子女陪在你身边,却赚不到钱,甚至有抑郁症,家庭生活也很糟糕。

 

那么,即使他每天陪在你身边,作为父母,天天看到子女不幸福,你觉得你会幸福吗?

 

相反,即使子女不在我们身边,但如果他们在大城市闯荡事业,甚至在国外看世界,即使我们在农村,也会感到幸福。

 

比如,我的亲侄女,在北京做教授,即使她没有时间,回来陪我们,我们也为她感到骄傲和幸福。

 


老年人生龙活虎



因为,在当前经济下滑的背景下,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


老年人生龙活虎,中年人鸡飞狗跳,青年人了无希望。

 

这三句话,非常准确地概括了14亿人的现状。

 

现在,你看那些跳广场舞的老年人,他们身体又好,又有退休金。


而且,他们又完美错过了,未来20-30年的经济下滑期,都享受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红利50年。

 

实际上,很多老年人现在的经济条件,甚至比中年人和年轻人还要好,因为他们的消费欲望低,花钱少。

 

他们现在追求的,只有两件事:


一是身体健康,不受病痛折磨;二是希望子女生活幸福,这样,他们在精神上,就能得到愉悦。

 

所以,在当前经济下滑的大环境下,大家都没有钱的情况下,孝顺就需要一种新的观念——"论心不论事"。

 

即强调孝心的重要性,而不是物质上的付出。

 

千万不要在现在赚不到钱的情况下,还为了追求传统意义上的孝顺,花钱带父母去到处国外旅游,或者说买更好的东西,或者看最好的医生。

 

如果这些超出了我们的经济能力,就算了。

 


 反面例子


我举一个反面的例子。

 

一个是我的触电会会员里面的例子,很多人碰到了这个问题。


因为他们自己都已经四五十岁了,父母都已经七八十岁了。

 

其中就有个女触电会会员,是我武大小师妹,特别孝顺父母,她大学毕业后到世界500强,已经做到总监位置,年薪百万的那种。

 

她来我的会所,私下跟我说,他父亲得了癌症,她一得到这个消息,第一时间就辞了工作,回武汉老家照顾父亲。

 

然后卖房卖车,到处借钱,离了婚,小孩也不要了,判给他的前夫。


三年时间,倾尽自己所有钱财,不惜一切代价治疗,带着父亲全球美国新加坡看病。

 

其实这个病,目前的科学技术是治不好的。

 

最终结果,三年后,她的父亲还是走了。

 

她自己呢,欠了300万债,也得了抑郁症,30几岁的人,看起来像60岁,再出来找工作,只能找几千块的了。

 

自己的人生彻底毁了,而且一辈子不可能有任何翻盘的机会。

 

我相信,这个绝对不是她的父母想看到的。

 

你用最极端的方式去尽孝,事事尽孝,实际上,不仅害了自己,父母走的也不安心。

 

孝的冲突


 

所以,孝顺并不是通过物质或金钱,来衡量的,而是通过心。

 

比如,大家最常碰到,孝的冲突是什么?

 

在你人生的关键阶段,比如事业发展的机会,或者在拓展国外,然后你父母,这个时候,也需要你照顾,你怎么选择?

 

你是回来尽孝呢?但是事业没有了,钱也没有了,得到大家对你孝顺的名声

 

你还是不回来,把握机会,背负亲戚朋友不孝的骂名,但是自己家庭的生活过得更好。

 

我的建议是,我们有孝心就够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来尽孝心。

 

我们不应该把孝顺做到愚孝,或者走向极端。

 

这不仅不可取,对父母来说,也是不公平的。


如果父母看到子女,因为过度孝顺,从一个年收入百万千万的人,变得身无分文,我相信,他们看着也痛心,过得也不幸福。


 


我是怎么做的 


比如说我是怎么做的?

 

我妈,过去和我在深圳,生活了10年。在孝和顺这方面,我主要是讲究顺。

 

很多人在这方面,没有想通,因为老年人的认知,是有限的。


他们没有经历过互联网时代,也没有经历过移动互联网时代,更不了解现在的AI时代。

 

我原来说过一句话,父母对子女的建议,100%都是错误的。99%的父母,对子女的决策或建议,基本上都是错误的。


所以,同样的,我们第一个,不要去说教,或者试图改变自己的父母。

 

1、看父母的犯错


我是这样做的,在顺方面,做到了极致:宁可看着父母犯错,也不指出来,随便他。

 

比如说,我看着我的父母,被那些资金盘,还有保健品骗,被骗个几千几万,我都不指出来。

 

就让他们被骗吧,只要他们高兴。

 

你想想,那些保健品业务员,为了骗这几千几万,要花一年的时间,每天陪伴两三个小时,这其实也是好事。

 

所以,我们看着父母犯错,绝不指出,让他们犯,顺他们的意,这才是对的。

 

2、顺父母的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中国基金报  ·  超2万亿巨头,最新曝光!
12 小时前
中国基金报  ·  传闻落地!国际巨头,大动作
昨天
中国基金报  ·  微信最新发布!春节消费数据来了
昨天
中国基金报  ·  重要名单公布!
2 天前
治愈系心理学  ·  你的房间就是你的生命状态
7 年前
文玩汇  ·  玩金刚,总有情怀相伴
7 年前
金乡大蒜辣椒国际交易市场  ·  2017国际大蒜网络经济峰会第一次筹备会议召开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