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二级巡视员马文、北京市委教工委副书记、市教委主任刘宇辉,中国戏曲学院党委书记龚裕、北京市文联二级巡视员苏社钦、北京市西城区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徐晓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处长张迁、上海音乐出版社社长费维耀、京报传媒总经理曹芳、中国戏曲表演学会副秘书长高扬等领导及嘉宾莅临发布会。北京京剧院党委书记杨洪义、院长刘侗、党委副书记王桂生、副院长李师友出席发布会。
见证发布会的老艺术家代表有:尚小云先生长孙女、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惠敏,著名京剧教育家李文敏,谭富英先生亲传弟子、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崇善,赵燕侠先生之女、著名赵派传人张雏燕,李金泉先生亲传弟子、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赵葆秀,杨盛春先生之子、王金璐先生亲传弟子、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杨少春,王金璐先生亲传弟子、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叶金援,袁世海先生亲传弟子、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罗长德,北京京剧院艺术指导刘耀春、张学治、李月山等。北京京剧院领衔主演李宏图、迟小秋、朱强、张慧芳和各流派优秀演员亦参加了此次发布会。
刘侗院长在致辞中表示:“北京京剧院肩负历史使命,一是传承,二是创新,三是推广普及。在北京京剧院40年发展历程中,常演剧目约400出,其中,流派经典剧目约340出。北京京剧院在流派传承、流派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2020年,我们把流派剧目汇聚成全年的演出版块,动用了北京京剧院一百多位优秀的主演和青年演员,还将邀请众多社会名家、艺术家帮助我们把关、指导。流派展演是对传统的继承,对历史的致敬。”关于京剧考级教材出版工作,他表示:“京剧的未来需要良好的社会生态和艺术土壤,这个生态的基础是我们拥有多少京剧爱好者和京剧戏迷,这些爱好者不会从天而降,应该靠我们广大艺术家努力推广、普及和传承。”
江河万里总有源,树高千尺也有根。1790年,四大徽班进京,开启了“京剧”轰轰烈烈的艺术旅程,北京京剧院作为汇集诸多前辈大师丰厚艺术资源的国家级重点文艺院团,在隆重纪念徽班进京230周年的年份推出纪念展演责无旁贷。因此,剧院精选梅、尚、程、荀、马、谭、张、裘、赵九大奠基人最具代表性的流派经典剧目,以及在长期舞台实践中传承发展的多个流派代表性剧目;以各流派传承人或领军人带领学演流派剧目特色鲜明、业务能力突出的中青年演员为演出阵容,策划推出了覆盖全年的“流派经典剧目展演”活动,在2020年2月、4月、6月至12月于长安大戏院分别演出梅、尚、程、荀、马、谭、张、裘、赵、余、奚、杨、叶、姜、李、王、宋、黄、阎、郝等20多种流派的经典剧目,演出场次约60余场。
北京京剧院副院长李师友
介绍“流派经典剧目展演”演出安排
为做好“流派剧目展演”剧目和演员的遴选工作,剧院邀请业内老艺术家代表李玉芙、尚惠敏、李文敏、孙毓敏、李崇善、谭孝曾、阎桂祥、张雏燕、宋丹菊、赵葆秀、杨少春、叶金援、罗长德、刘耀春、张学治、李月山等组成“专家论证团”,对备选方案进行多次推敲、反复论证。发布会上,主持人代表北京京剧院,也再次向诸位老艺术家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随后,北京京剧院领衔主演代表李宏图、迟小秋、朱强、张慧芳也登台发言,表达对此次展演的期待和祝愿。
“此次展演包含了60多部经典剧目,上百位演职人员参加演出,这对北京京剧院既是机遇也是考验。一方面,此次展演彰显了北京京剧院在人才培养和剧目传承上的成就;另一方面,我们也要通过此次汇报演出,不断自省,找出人才建设水平和剧目传承质量上的差距,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为今后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京剧艺术砥砺前行”,刘侗在发布会后的采访中表示。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为了更好地普及京剧艺术,培养京剧人才和市场,北京京剧院积极推进京剧艺术等级考试教材出版的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