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龙精选自
古典古少侠
(ID:
gudian515
)
文|古典 ,
著名生涯规划师,新精英生涯创始人,橙子学院创始人。著有百万级畅销书《拆掉思维里的墙》《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
微信公众号:古典古少侠(ID:gudian515)
你有什么梦想?
当一名自由职业者啊。
为什么?
有能力又有闲,和客户一言不合,我就去洱海边呆三个月回来再说啊!(天真脸)
▼
听了太多的类似对话,我决定和这个名词死磕一次。
综合了全网和朋友圈里的YY,聚类出上班狗对于自由职业的普遍想象——
开一个面朝大海的小店,早起就坐在店门口和自己煮的咖啡,看着城市慢慢苏醒过来;
坐在洱海边对着朝霞敲代码,然后喝茶、 聊天、晒太阳,面对晚霞继续敲代码;
每天做4个小时的工作,收入比以前还要多一倍……
但是如果你真的接近身边的自由职业者,情况又完全是另一个样子——
每个人自由职业者都有一堆告诉你连续熬几夜做方案被拒、连续好几个月接不到活、坐在家里觉得自己特别孤独都憋傻了、或者是特别特别辛苦的干活的故事。
大部分网络写手每天工作超过12个小时,每天平均更新6千字,全年只有5天假。
我综合一下知乎、微信上大概30多个自由职业者的论述,总结下自由职业者的好坏分别是这样的。
《2014年O2O中国自由职业者现状报告》总结的
三大好坏分别是:
时间自由、地点自由、不用看老板脸色;但是三大缺点是:收入不稳、社交范围窄和心理负担大。
不知道为什么,他们木有出最新的数据了。
自由这杯酒,不好喝啊。
▼
自由职业怎么才能自由?
其实当你越深入研究自由职业者,越让你困惑的是其实是基础概念——到底什么叫做自由职业?
大部分人深入思考深度的尽头就是个新名词
——比如你对一个人说,这把菜刀特别锋利特别好!他会问为什么啊?然后你说:纳米的啊!他就“哦”了。其实,纳米的又怎么样呢?哪里是纳米的呢? 什么叫做纳米呢?
大部分人的思考深度就是个新名词。比如纳米技术、量子力学、哈佛商学院、爱国……
当然,包括自由职业者。
什么叫做自由职业?英文其实更接近本质(self-employed)自雇者:不属于任何组织的人——按照这个定义,外包、临时工、个体户、都是自由职业者——替自己打工的人。
中文翻译加进了“自由”两个字,一下子就性感起来了。
那么。最吸引人的“自由”在哪?
不是,出租车司机能自由上班,但要拉够份钱才回,工作多久不是自己说了算;反过来说,很多企业的高管、销售和BD都不需要每天打卡上下班——因为大家相信做到这个位置的人,已经有管理好自己的能力。
也不是,很多自由职业者在没有个人品牌的时候,天天被人挑挑拣拣。我就认识一个作品被要求改了7次然后说还是下次再说吧哈哈哈的插图师。反过来,公司里真正专业能力牛逼的设计师、有实力的经理,老板也是笑眯眯商量着来,因为他知道,这是爷——自己不伺候总能找到愿意伺候的人。
还不是。我认识一个哥们老A,他有一项超强的能力是梳理结构与框架——不管什么问题,半天都能给你搞出来一个框架,然后找一群程序员就能干出来。就凭这个本事,兼职能一万一天,一个月干2天下来和他月工资差不多。那要不要出去单干?——老A不愿意,因为他自己很清楚,这些单并不是天天有的,
怎么才算自由呢?
除非有一天,老A开始持续在他的潜在客户圈子里发声、写作、培训,越来越多人知道了他的能力,他开始给自己的梳理结构与架构的能力设计出一套业务价格,他就距离自由职业越来越近了。
但是他是不是一定要离开企业?也不一定,但是他可以选择在这家或那家企业,可以选择是不是离开企业自己单干。
这个时候,他就彻底自由了。
自由职业的核心是职业,而不是自由。
如果自由职业本身做为一种职业。这种职业最大的特征是:你一个人走通了专业能力出售的全产品链——专业能力封装、定价、宣传、销售、升级、财务保障……自由职业是一个人的创业。
因为说到底,让你不自由的,也不是打卡,不是老板,不是不够专业,而是你缺能力。否则,即使你辞职去了珠峰顶洱海边,你也不自由。
自由职业的自由,不是辞职的自由,而是选择的自由,这个选择背后,是能力的自由。
有了这些能力的人,你成为某种超级个体,在公司里公司外都还挺自由的。
自由职业不是一份职业,而是一种能力状态。
与其叫做自由职业者,不如称之为“
自由职业态
”。
自由职业态,意味着你自己能够以自身能力为产品,自己构成一个完整的商业闭环。
自由职业是一个人的创业。
▼
职业自由的能力结构
自由职业态包括哪些能力?
当你一项项修炼这些能力,等于你开始以自己的专业为核心,开始在自己身上一个个的建立新的部门,创办一家一个人的企业——
在一步步脱离保护的同时,同时也一步步的丢掉拐杖,获得自由。
自由职业就是这样一种勇敢而艰难的选择。是在组织和个人之间,选择把赌注压在自己专业上,向前多走一步。这是一种专业人士的进化形态。
就好像第一个人放弃了保护自己的树林,决定双足行走,从此选择了某条进化的道路。
▼
自由职业者能一直做下去吗?
原来这么难啊,那自由职业是一个能做一辈子的职业吗?
随机调查了12个自由职业者,有6位说:“先尝试一段,不行再回去(上班)”;3名认为:“只是一个阶段,未来要创业”; 还有3位坚决说,“再也不想回去了,我要干到死”。哦,还有1名说干到死的人但是实在干不下去,加入其他团队了。
自由职业者分三拨人:尝鲜者、创业者、永远的自由职业者。
有一部分出来修炼一段觉得能力不足、一个人太孤单,或者新鲜感消失,他们会重新找个地方回去上班。
一部分做得好的,在竞争之下,会进一步进化成创业者。
像淘宝一样,大家一开始兼职开店,开得好的就全职,成为了自由职业者。随着越来越多人涌入这个领域,竞争越来越大,你肯定找几个助理或外包帮你干——干着干着你成了创业者。咪蒙当年是辞职下海的自由职业者,现在做好了,也组建了自己的7人团队,各自负责选题、策划……这些新的小公司会在保持个性和提高效率之间找到平衡,形成新一轮的格局。
我从不认为未来是一个“平台+个体”的世界,那只是过度,终局是应该是一个“大平台+小团队”的世界。
最后一群人会永远做自由职业者,一种是业务单元小到无法外包的领域,比如表演、设计、艺术、文学这些领域,他们属于天生自由职业者。另一种是那种达到了自由职业态,却珍视自己的空闲时间多于职业成就感的人,他们能这么做,而且愿意这么做。这是超越了职业的高境界。
怎么说的来着?
——“世界上有一种鸟是关不住的,他的每一片羽毛都散发着自由的光辉! ”
▼
30岁前成为自由职业者
我要干什么?
正如我特别反对大学生创业(万分之三存活率啊亲),但是支持大学生创业教育一样——
带着创业的心态工作,也许最后只有10%的人会创业,2%的人能成功,但是100%都会让自己更好。
冲着自由职业态去工作,肯定会让你眼界更宽,选择更多,成长更快。
下面这7步也许对你有帮助:
前面说过,自由职业是一条决心以自己专业能力为赌注的勇敢、艰辛之路,所以你首先要思考的是,这个领域是不是你真的希望专注?有机会胜出的?
另外,自由职业的形态真的是你喜欢的吗?别光看朋友圈,找几个身边的真实自由职业者聊聊,让自己做不悔的选择。
自由职业必须要求个人能够独立产出独立封装的产品或者服务。所以艺术界、手艺人、服务者天生是自由职业者,而产业工人则很难做自由职业,因为如今的工业年代里,一个人的力量真的什么也做不出来。
同样是文字工作者,写小说的可以自由职业,编辑就不行,除非一直包到出版。设计能力可以封装,但是美工就比较难,任何工作牵涉到量产一环,谁都没法由着性子来。
我有个朋友特别擅长梳理传统企业转型互联网案例,于是总有大佬首富都找他喝茶,请教,为了感谢,请他吃20万的饭局,就是不给他钱。他自己特郁闷,每夹一口就想,这一口五千块啊,这钱给我多好啊!
他的问题在于,他能力很强,却一直没能封装。
有人把这个能力封装成“课程”,卖的是讲师费;有人封装成“方案”,卖的是“策划书”;有人封装成“顾问”,卖的是“顾问年费”。你这种大仙一样一呼就来,然后安静的听完给个答案也不盯着做,不知道有没有效果,别人只好请你吃20万的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