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 | 文
9月19日,微软股价再创新高,达1.08万亿美元,成为唯一站稳万亿美元市值的公司。
如果时空穿越,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微软与今天的微软PK,会是什么结果?恐怕和鸦片战争时清军与英军PK的结果差不多。
二三十年前最牛企业的标配是ERP、CRM、MES、PC、机房这些本地部署、封闭运行的IT软硬件,如今最牛企业的标配是云计算、大数据、AI算法、智能移动终端、传感器、云服务器这些基于云架构的、在开放生态中运行的DT软硬件。
用大刀长矛和洋枪洋炮来形容二者夸张了,IT和DT虽是两个代际的技术,但是传承进化的关系,IT基础好的企业,更容易实现数字化升级。数字化企业并不专指BAT或FAMGA这些狭义科技公司,任何一个行业的企业都可能完成向数字企业的进化。
埃森哲于9月10发布的“2019中国企业数字转型指数研究”报告显示,来自9个行业的数字转型领军企业,商业创新能力比均值高出5.5倍,主营业务增长比均值高出2.2倍,运营效率比均值高出2.4倍。
不仅中国,全世界的企业都是如此。当今世界正处于从工业经济向数字经济过渡的大变革时代,这场革命将再次改变世界格局,如同之前蒸汽革命、电气革命、信息革命改变了世界格局一样。幸运的是,当数字革命来临时,中国不再是沉睡者、旁观者、落伍者和追赶者,而是第一次有了引领世界的机会。
这正是阿里云研究中心和《财经》合作出版数字经济系列刊物的着眼点——
我们想深入探究数字经济的实现形式,以及数字技术创造的可能性。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计算,中国数字经济占GDP的比例只有30.52%,和日韩法加等国同处第二梯队,远逊于德国的61.36%、英国的60.29%、美国的59.28%。中国深化数字经济的空间仍然广阔、任务仍然紧迫。
系列刊物的首期聚焦数字政府。无论DT时代、IT时代、工业时代还是农业时代,政府都是经济体中最重要的一环,作为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规则的提供者,政府效率的高低、成本的高低,直接决定整个经济体效率和成本的高低。中国之所以能在15世纪之前长期领先世界,就是因为中国的政府组织模式领先世界,无论是划分行政职能的三省六部制、行政区划的郡县制,还是选拨人才的科举制,都是当时最先进的行政体制。而中国在15世纪之后的衰落,亦与政府组织模式的落后息息相关。当欧美的政府组织理念和行政理念突飞猛进之时,中国的王朝政府却不进反退,导致国家沦为“东亚病夫”。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政府经历了从全能型政府管制型政府向建设型政府服务型政府的转变,施政理念的转变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回报,由一个民生凋敝物质匮乏的赤贫国家蝶变为经济总量世界第二,人均GDP达1万美元的中等收入国家。
2017年10月,中共十九大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目标。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大数据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建立健全大数据辅助科学决策和社会治理的机制,推进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
最高决策者对数据技术与政府目标的深刻理解,对相关工作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可以说,十九大以来中国数字政府的建设突飞猛进,对提高经济社会运行效率推动作用巨大,这一点在与老百姓工作生活直接相关的政务服务方面表现得尤其明显。
但总体而言,中国的数字政府还处于从1.0向2.0过渡的阶段。1.0主要是在政务在线、透明公开、服务便捷层面发挥作用,2.0则将进化到数据开放、用户思维和平台化、生态化的新阶段。机遇无限,实现愿景的困难也巨大,希望这本特刊能帮助您管中窥豹,加深对数字政府、数字经济和数字中国的了解。
作者为《财经》执行主编,
原载2019年10月《财经》-阿里云数字政府专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