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35次会议正在瑞士日内瓦召开。据报道,6月12日,有台湾师生欲持“中华民国护照”进入会场旁听,但遭到工作人员拒绝,并表示“台湾不是国家”,需要提供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简称“台胞证”)才可以进入。
这一招简直太漂亮了!
为什么?因为这会产生三个效果:
一、以后那些想在国际上参加活动的台湾精英,为了便于行动都得去申领“台胞证”。申领台胞证本身,不管是真心还是表面,你都得首先认同一个中国,否则大陆拒绝申领证件或将证件作废,以后国际活动就别想参加了。
这么一搞,台湾老百姓肯定会认为,你看你蔡英文干得好事,承认一个中国还会有这些麻烦事吗?所以,这事干下来,一定给蔡英文当局增加压力,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台湾人的国家认同。这次台湾连联合国的旁听资格都没捞到,台湾师生对此表示不满,有同学称自己不禁想质问蔡英文,台民众遇到这种事时,“你可以做什么?”
二、持有“台胞证”,在大陆除了可以享受教育、就业、创业等国民待遇外,还会有一些优惠政策,这对增加两岸民间文化交流和投资有很大好处。
三、再往后,台胞证可以变成台湾省的身份证,台湾人持有这一身份证可以随意到大陆定居,享受一切国民待遇,这必然会对引发新的两岸人员流动,对未来和平统一或武装统一都有很大好处。随着更多的人到大陆定居,两岸不但会越来越了解,“台独”分子搞“台独”也就越来越没戏了。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未来在“外交上”台湾所谓的“邦交国”会更快与台湾断交;与此同时,台湾人要想参加国际活动,只能打着中国大陆的名义,那么接下来不知不觉台湾在国际上的存在就越来越弱了。管辖权上虽然没有实现统一,但国际活动空间上已经实现了统一。
反制大陆还是反伤自己?
台湾《中国时报》17日社论指出,巴拿马和台湾“断交”,和大陆建交,台当局领导人蔡英文强硬响应,表示绝对不会在对岸威胁下屈服让步。游锡堃、段宜康主张弃“中华民国”改用“台湾”,台湾证交所董事长施俊吉退出原定出席的6月18日“海峡金融论坛”,民进党宣称将停止对大陆释放善意。
从蔡英文与民进党的强硬反应看出,民进党两岸政策已走向关键的分叉路,是要继续原先的克制怀柔路线?还是走向陈水扁与大陆对抗的老路?
以目前情况来看,显然独派占上风。
民进党“党政人士”曾透过媒体放话,要“严审”中国大陆官员赴台;民进党秘书长洪耀福接着要对陆生纳保开刀,放话“要让对方有感”。除游锡堃等“放弃中华民国论”之外,其他诸如“正名制宪”、“公投自决”、甚至9月大战联合国大会,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等“决战“主张,更是高唱入云。
但在绿营众声喊杀喊打的同时,不得不给蔡英文当局一盆冷水:“情势改变,民进党当局首先应重新评估局势,做出因应决策。最重要的是得考虑,台湾手上还剩多少实力与筹码。”
“实力“才是台湾说话的力道。从蔡英文和民进党高官们的发言可以看出,独派主张渐成为蔡当局的共识,但我们还是要为台湾的前途与存续发展,给蔡英文一个诚恳的提醒:宣泄情绪、鼓动对抗,或许是对应危机最廉价的方式,但对抗之路,台湾能走多久?蔡英文又能走多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