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AR技术比VR技术更难操作实现,因此,AR技术的出现时间相对落后。但是,在近期的大幅度宣传下,AR技术的发展势头更猛。
首先,相较于VR,AR技术所需的带宽密集度较低,虽然仅仅画几个像素比创造整个虚拟世界面临的问题可能更多,但是毕竟AR技术不需要大量的原始数据。
其次,假设你把手机上的摄像头也看作是一个对外世界的窗口,那么我相信,已经有数亿人拥有了能体验增强现实的硬件。
迄今为止,使用案例大多都是傻傻的帽子等等(VRZINC注释:类似美图AppPS图片时,加个帽子或其他佩饰的贴图)。有时《Pekemon Go》被争论为是否是一种比较大的突破(VRZINC释:泛指AR游戏)。(那些不知道的,把摄像头关掉,游戏更容易些……)
打造VR/AR生态系统中一定要探寻的问题:有哪些建立在目前技术上的经验可以参考?
我认为,AR在短期内的真正价值是增加地理定位的可访问性层,从而使用户体验更加吸引人。从本质上讲,我认为AR相机平台的真正作用将是使Foursquare在十年前开始构建的体验现在更加吸引人。其中典型的例子就是个人相册的使用。
当一家公司把含有某地理定位的照片在地图上放置了一段时间,接着用户走进这样一个地理空间,打开相机,随之而来可以看到所有用户在这个空间拍的所有照片,这种体验将会是美妙绝伦的,同样的,当人们这样浏览老照片也会爽得多。
对我而言,谷歌和脸谱网到现在都没有发布类似这样的应用,这是有点令人惊讶的。另一个相关领域可能是超级导游。昨天我去了旧金山当代艺术博物馆,里面有一种精美的语音导览设备,它可以凭借精准的地理定位准确地讲解馆内艺术品。
这种设备主要是用来提供语音导览服务,但如果有人告诉我在不久的将来,只要把摄像头对向任何一件艺术作品,就能获得比语音导览设备更详尽的讲解服务,我绝对不会惊讶,因为这不是一个新想法,而是与我们现有的技术发展势头相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