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在早期投资领域,朱啸虎被业内人叫做“独角兽猎手”。从投资拉手网、兰亭集势、梦芭莎,到饿了么、滴滴、小红书、映客、 ofo……朱啸虎似乎总能踩对风口上的猪,近两年的投资回报率基本都超过100倍。
也难怪创投圈捧他,声称“接下来的风口会是什么?也许跟着金沙江创投董事总经理朱啸虎就行了。”这家伙确实牛哄哄。
不久前,《福布斯》杂志发布2017全球最佳创投百人榜,43岁的金沙江创投董事总经理朱啸虎名列84,是榜单上中国区最年轻投资人。越来越多的人将其放于沈南鹏、熊晓鸽、徐小平等这些顶级投资人之列。
然而,比起热爱帮助年轻人的徐小平、情义为上的熊晓鸽,朱啸虎这个精明敢言、套路深厚的“独角兽捕手”更深谙投资的游戏规则,也更加崇拜资本的力量。
创业失败没关系,还能当投资人啊
生于书香门第的朱啸虎,在数学和物理方面尤为擅长,在上海、全国各种比赛中都拿过优异的名次,并保送进入上海交大通信工程专业。在上海交通大学,他用了四年,就修了四个相当于本科的学位,分别涉及通信、计算机、日语和工业外贸,后被保送复旦大学读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到麦肯锡工作。他曾经想成为父亲兼数学家朱德明一样的大学者,做基础物理研究,没成想却带着自己感兴趣的“算法”“误入歧途”了。
2007年7月,第三波互联网创富浪潮跟着炎热的天气一起来临,狂欢和哀叹也正在中国互联网创业者中间弥散开来。先后有五家互联网公司上市,年底,百度进入了纳斯达克100指数。
然而,事不过三,关于互联网创业机会的声音就像天线接触不良的收音机,不时发出刺啦刺啦的响声。“他们看起来什么都做,中国的互联网创业好像已经没有机会了。”当时还在任金山CEO的雷军也一遍一遍的质疑着。
这已经是朱啸虎创业的第八年了,接连错过了三次互联网造富浪潮,日常、枯燥的工作还使他陷入一段人生的低谷期。33岁的朱啸虎觉得此时并非是互联网的落幕,而是一个憋到哑火就缺那么一丢丢火种的爆点。朱啸虎当即决定结束这段艰辛而又漫长的创业历程,离开和原来在麦肯锡的同事一起创办的易保网络,加入金沙江创投。
初入行的前两年,为了解行业特点,认识更多的人,朱啸虎每天都在参加各种会议,每周都跟各种人吃饭,但他的投资表现却并不尽人意,完全没有如今网红捕手的风范。
入行第一年,朱啸虎察觉到分类信息的创业浪潮,投资了百姓网,但创始人王健硕保守谨慎,不敢烧钱,最终被落下,2016年挂牌新三板;两年后,他又盯上了电商的创业机会,投资了兰亭集势,然而,由于过于看重利润,限制了兰亭集势的发展;而后,看中了团购的赛道,投资了拉手网。但拉手网在市场格局没有稳定的情况下,就急于筹备上市,给野蛮生长中的竞争对手可乘之机。
然而,这一切都在2011年发生了逆转,朱啸虎好像突然开了窍。投资饿了么,500多万美元获得了几十倍的回报,“独角兽猎手”开始显露峥嵘。2012年,投资A轮滴滴出行,占股20%,700万美元获得了1000多倍的回报;2015年,朱啸虎和罗斌投资映客,获得了几十倍的回报。
与此同时,朱啸虎也遇上了他的宿敌,王兴。短短不到8年时间,两人在团购、外卖、酒店、单车、专车等领域频频相遇,上演肉搏战。每一次的超级对决都是为下一次超级对决在做铺垫。
但也正是两人的争夺,才有了这8年移动互联网在中国的遍地开花。“如果没有朱啸虎和王兴,中国互联网创业公司的总体估值可能会掉一半。”这话确实有一定道理。
没我聪明,为什么不听我的?
经过多年奋战,而今的朱啸虎在投资界也算是混出了名堂,越来越如鱼得水。几个出彩的大案子更是让朱啸虎成为了创投界的网红,而且还是自带爆点的那种。
《经济观察报》的记者曾在文中写到:“如果是一位准备充足的记者,采访朱啸虎是很难空手而归的,朱啸虎总是有能力抛出一些有可能颇受争议的金句。”
当然,这位时不时就口吐金句的网红大咖也没少得罪人。去年年底,朱啸虎的一句“不投60后创业者”,就成功挑战了60后创业者王学宗的敏感神经,也再次让我们见识到了清华人的“死磕精神”。
王学宗出生于1966年,名校毕业,当过官,创过业,现为联友电讯董事长。这份履历拿出去也是足够耀眼的了,怎么就成了朱啸虎鄙视链底端的人?
据了解,事情起源于一场昂贵的饭局,王学宗做东,宴请他此前花十万块参加某培训营认识的“导师”朱啸虎。席间,王学宗向众人讲述自己的云通讯项目,希望由朱啸虎评判是否值得投资。
结果,刚开口讲了一分钟,朱啸虎就毫不留情的打断了,并淡定宣布:“我不投六零后,我投资八零后和九零后。”话音刚落,饭桌上一些看上去青涩未退的年轻创业者们嗤笑不已,年长一些的面露尴尬。王学宗闭着眼都知道这些年轻人有多得意洋洋。
此时的王学宗除了尴尬还多了点难堪,花钱还不落好?吃我的喝我的还损我?他15岁读清华,34岁辞官下海,39岁创业,从没当过落后者,参加过无数场觥筹交错的饭局,也从未被人如此奚落过,而今,却因年龄遭到了鄙视,王学宗虽然没当场掀桌子,但也不愿忍气吞声,便把这股窝囊气发泄在了朋友圈里,吐槽朱啸虎这种歧视年龄的行为“是病,得治”。
其实,朱啸虎对于年轻创业者的偏好从这几年他投资的公司上就早有体现,比如程维、张旭豪、戴维等等。再者,想想朱啸虎20分钟就能决定一个项目是否要投的传言,可能存在夸张成分,但也不难看出,快速做出决定是他的一种“工作习惯”。
并且作为局外人来看,王学宗的项目是否靠谱也很难说。只是这个故事听起来,让人心里有些不舒服,甚至有些悲凉。
曾几何时,中老年创业者成为了令人不齿的存在?褚时健当初火起来的时候,大家惊呼老骥伏枥,被他的创业精神所感动;53岁白手起家创业的传奇人物贞末良雄创立了日本第一衬衫品牌镰仓,被评为纽约男装店第一名,78岁获得日本天皇勋章,他一个门店销量等于一栋百货楼,这样的人因为年龄不值得投?
“年龄”这个理由未免太过轻率可笑。不知朱啸虎扪心自问,到底是怕自己投资了这些中老年人面临的寿命风险太大,还是怕这些人跟不上时代,亦或是怕自己控制不住这些人?
要知道,人到中年,还没有认命,仍在继续创业的,大都是已经想明白,活明白的人。他们更加务实和意志坚定,很清楚自己还在追求什么。没了少年时的刚愎,牛鬼蛇神也见的多了,怎么会轻易任人摆布?
所以,朱晓虎这个只投年轻人的观念里,有没有宣泄自己控制欲的部分?
我的聪明,限制了我的大脑!
“5000万美元!”
2013年初,在金沙江国贸三期的办公室里,张一鸣对朱啸虎说出了自己对今日头条B轮估值的期望。
今日头条A轮的投资人SIG董事总经理王琼和朱啸虎是上海交大的校友,在王琼的鼓动下,B轮的时候,张一鸣第一个就找上了朱啸虎。
但朱啸虎却毫不客气的拒绝了张一鸣。“那时候,新浪的市值不过30亿美元,5000万美元的估值投一个移动端的新浪,你让我怎么赚钱?”朱啸虎如此说道。
然而,另朱啸虎没想到的是,有这么一天,在张一鸣这个看似木讷的理科男蕴含着如此大的战斗力,移动端新闻聚合以一种完全不同的姿态出现在大众面前。截止至2017年年底,今日头条已完成略低于10亿美元的D轮融资,投后估值近110亿美元。
而今,每每提起今日头条,朱啸虎总是遗憾不已。而张一鸣却庆幸无比,感谢朱啸虎当年的不投之恩,否则,今日头条恐怕已然成为阿里或腾讯的囊下之物了。
投资——奋力站台——忽悠其他人接盘,然后迅猛速决、急流勇退,用最快的方式促成两家竞争对手合并。这是朱啸虎惯有的打法,被投的企业也不得不保持同样的节奏。
在他投的案例中,无一不是那种和对手打得头破血流,然后又握手言和的。比如滴滴与快的、携程与去哪儿、饿了么和百度外卖这些曾经的怨家们。朱啸虎操控着这些独角兽们一个接一个的进入斗罗场。
大多数投资者谈论他们对于被投企业的价值,大多都是投后服务,无非就是经营管理决策等方面的建议。而朱啸虎不同,他更多的介入了被投公司的生死,对于被投企业而言,朱啸虎如同上帝。
天使投资人龚虹嘉谈到朱啸虎,曾说他投资风格如同其名,“就是呼啸而来凶恶的老虎。只要他看重哪个项目他就砸大钱,往往他一砸大钱长则一年结束战斗,短则几个月结束战斗,我们都得花十几二十年才能结个果,你就整两三年。”
为了能够让被投企业跟上他速战速决的节奏,他不断地对这些企业进行催熟,为其站台,帮助他们迅速出名、长大。比如他和周亚辉投了映客,就开始在各大峰会,直指直播风口,恨不得讲出一个直播上下五千年,第三次世界大战就是万播大战。
投了ofo后,和投了摩拜的马化腾在朋友圈三番两次的吵架。
四处宣扬被投企业成功的经验,告诉别人滴滴、映客、ofo、饿了么是如何成为独角兽的。然后,他投的项目总会有人接盘,比如投了滴滴,腾讯接盘,投了ofo,让滴滴入股。
老道消息曾表示,如果沈南鹏是一个敢在姚明5岁的时候就投资的人;而如今的朱啸虎是,投资一个3岁的小孩,然后告诉全世界这是姚明。
至于这个人什么时候能真的成为姚明,根本不重要,也不是朱啸虎需要关心的,反正长到5岁,就会被沈南鹏买走。
朱啸虎不止一次面带得色的说:“投资人不看那么远,我只看六个月。”言下之意就是六个月之后,我赚够了钱,他人的死活与我无关。
《红楼梦》中,曹雪芹对迎春的判词是:“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到了朱啸虎这儿,甭管你是啥金刚铁骨都得变成花柳质,半载就得赴黄粱,跟别人合二为一。
然而,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不是每个创始人都甘愿受摆布,夜路走多了,总会碰上一个金刚不坏的。朱啸虎就在他更偏爱的年轻人身上栽了跟头。年轻的80后90后确实没有中年人的油腻,但也有着未经打磨的逆反和锋芒。
“从拿到金沙江的钱后,我们的扩张就开始了” ofo的创始人戴威不止一次公开提及,朱啸虎的1000万投资确实是ofo最重要的一个命运转折点,最开始,戴威对朱啸虎也确实是感恩戴德。
然而,朱啸虎这个霸道的操控主义者,却把这份感恩戴德亲手抹去了。朱啸虎的风格永远是两家合并,迅速结束战争。早在去年9月份,朱啸虎就曾放出豪言:“ofo和摩拜的战争将在90天内结束”。但事实并未像他想象的那么乐观,摩拜在一轮轮融资中并没有落后,甚至有时占据了上风,ofo根本无从下口。
为了尽早打赢这场战争,朱啸虎和马化腾在微信朋友圈开始互怼。朱啸虎当时转发艾瑞数据文章,文章说ofo活跃用户、用户增速远远超过摩拜,称“和街头实际数数的感觉基本一致”。投资了摩拜的pony马,在朱啸虎朋友圈下反驳“从微信支付来看,摩拜高一倍”。
但吵归吵,在朱啸虎心里,合并才是最好最合理的结局,不止一次在媒体面前表示“目前两家投资人在认知上有比较大的差距,我觉得目前来看是没有这种可能的。合并将是一个水到渠成的事。”、“共享单车整个行业的格局已定,摩拜和ofo两家公司占据了整个市场95%的份额,但每个月仍然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运营,唯有两家合并才有可能盈利。”
但戴威却一直不松口。对老牌企业家都敢下面子的朱啸虎不高兴了,不听话的年轻人就得敲打敲打,朱啸虎公开说,“好的需求,完全是靠自发、靠口碑产生出病毒式的传播。靠烧钱起来的,基本都是伪需求,我以后不再投烧钱的项目。”明显指的就是ofo。
此时的朱啸虎并不认为戴威能泛起什么浪花,故我的开始四处活动,连互联网大会上,以马化腾为核心的东兴局都去凑了个热闹。
直至2017年12月4日,戴威首次表明自己的态度,“非常感谢资本,因为资本助力了企业的快速发展,但是资本也要理解创业者的理想和决心。”被直接打脸的朱啸虎怒了,在峰会的演讲中,开怼,“最讨厌认为自己什么都是对的创业者。”
那时候的朱啸虎肯定不知道,在年青一代身上栽跟头这事儿可不止一起。映客的烂摊子还摆在那呢,目前,朱啸虎也没能从映客退出来。映客如今只有单独上市,但审查这一大拦路虎让映客的IPO之路并不好走,再加上,直播行业本身,风口正在消失。而今,不知道当初朱啸虎说,不投60后的时候,有没有考虑过90后的ofo以及80后的映客该如何收场?
在钛媒体的采访中,朱啸虎曾感叹“创业太苦了。”,是啊,创业不易,谁的创业历程不苦?到如今,朱啸虎做风投也有十年了,从当年的门外汉、小人物,成为中国最著名的早期投资人之一,投资回报越来越高,朱晓虎这三个字本身就代表了一定的规则:我出钱,听我的。
天道有轮回,苍天饶过谁?不投60后,只投80后90后的朱啸虎,被年轻一代摆了一道,相信后续的轮回圈也不会少。捕猎者终将被猎杀,操控者也将有一天被其他人玩弄于股掌间,从现在ofo和映客一直未果,还在胶着来看,这一天恐怕也不会太远了。